龙岩新罗区生态功能区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823677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岩新罗区生态功能区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龙岩新罗区生态功能区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龙岩新罗区生态功能区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龙岩新罗区生态功能区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龙岩新罗区生态功能区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岩新罗区生态功能区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岩新罗区生态功能区划(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前言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 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及资源合理利用和工农业生产布局、 区域生态环境保育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新罗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上游,北纬 24 4702 25 3522 ,东经116 4029 117 4700 之间,东接漳平市,西连上杭县,北邻连城县、永安市,东南与南靖县交界,西南与永定县毗连。全区面积 2677 平方公里,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既是闽粤赣交通枢纽和物质集散地,

2、又是距东南沿海口岸最近的矿区、 林区、老区、侨区和新兴的工业区,素有“金山银水”之称。区辖 9 个街道办事处(其中 1995年 3 月 5 日,经省民政厅批准曹溪、西陂、东肖、龙门、铁山 5 个镇改设街道办事处,但至今尚未挂牌,现实有东城、南城、西城、中城 4 个街道办事处) , 7 个镇、 3 个乡。下辖 44 个居民委员会 ( 738 个居民小组) 、 282 个村民委员会 ( 1970 个村民小组) 。 2001年全区总人口 458928 人,人口密度 172 人 / 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新罗区经济发展极为迅速,乡镇企业迅速崛起。近年来,以生猪养殖业为龙头的农业经济也快速发展,工、农

3、业产业结构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2 生活条件、 生活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对环境影响的方式及对环境的要求也随着不断发生变化。在全省的生态功能区划中,新罗区划为闽北闽西山地盆谷生态区韩江流域亚区的韩江流域中北部山地自然生态恢复与保护生态功能区和闽东闽中中低山山原生态区九龙江上游亚区的玳瑁山河源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九龙江北溪上游山地生态恢复、 水源保护与可持续林产业建设型生态功能区、 雁石漳平盆谷地生态农业与城乡协调建设型生态功能区及龙岩市区生态城市建设型生态功能区。 功能分区较为复杂,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还要为下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支持。为此,我们根据新

4、罗区内部不同地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要求, 根据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服务功能,同时考虑新罗区生态环境在国家、省和韩江流域、九龙江流域北溪上游的生态保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根据全国生态保护纲要提出的划分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良好区和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恢复区的要求,基本按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以及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分类方案与编码系统(暂行) 的要求,对全区进行生态功能小区的划分, 以便为生态环境的保育、 管理及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和空间定位目标。2、工作范围3 区划工作范围包括新罗区行政界内的全部区域。3、区划依据( 1) 福建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 2) 全国

5、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 国务院, 2000.11.26 日印发, 国发 200038 号;( 3) 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编制大纲 (试行) ,国家环保局,环办 20028 号;( 4) 生态功能区划技术规范 (建议稿) ,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文件,2002.3 ;( 5) 中国 21 世纪议程 , 1994.3.25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6) 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 , 国家环保局, 1995.7.19 , 环然 1995444号;( 7)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 2000.3.18, 闽政 2000 文 81 号;( 8) 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 ;( 9) 龙岩市新罗区“十五”

6、中长期发展规划 ;( 10) 龙岩市新罗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 11) 关于县城生态功能区划的若干意见 。4 4、目标( 1)明确新罗区生态系统类型的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2)明确新罗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评价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4)明确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分布特征与生态环境高敏感区;( 5) 提出生态功能区划, 明确各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功能、 生态保育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5、区划原则根据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制与区域分异规律,生态功能区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可持

7、续发展原则: 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避免盲目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 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发生学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的关系,确定区划中的主导因子及区划依据。5 ( 3)区域相关原则:在空间尺度上,任一类生态服务功能都与该区域、甚至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在评价与区划中,要从全省、流域、全国甚至全球尺度考虑。( 4) 相似性原则: 自然环境是生态系统形成和分异的物质基础, 虽然在特定区域内生态环境状况趋于一致, 但由于自然因素的差别和人类活动

8、影响, 使得该区域内生态系统结构、 过程和服务功能存在某些相似性和差异性。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划指标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进行分区的。 但必须注意这种特征的一致性是相对一致性。 不同等级的区划单位各有一致性标准。( 5) 区域共轭性原则: 区域所划分对象必须是具有独特性, 空间上完整的自然区域。即任何一个生态功能区是完整的个体,不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6、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6.1 自然环境新罗区全区东西窄,南北长,呈棱形。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面环山。境内丘陵起伏,重峦叠障,属戴云山支脉的博平岭山脉。北有岩顶山,海拔 1807 米,左出为采眉山,中伸为黄连盂山,海拔 1747.9 米;东北有廖

9、天山,海拔 1660米;双髻山独立于西,为新罗、上杭的交界山;上方山偏于南,南北走向;郎车仑山脉偏出于东,为6 新罗、 漳平的界山, 其西有凉伞峰, 北有龙宫山。 全区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 140 余座。山区面积占全区的大部。新罗区地处闽西丘陵地带,属低纬亚热带地区,有海洋气候调节,气候温和,光照充足, 雨量丰富,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多年年平均气温 19.9 , 极端最高气温 38.1 ,最热月 (七月) 平均气温 27.1 , 极端最低气温 -5.6 , 最冷月 (一月) 平均气温 11.2 ,低温期短,无霜期长,无霜期约十一个月。多年年平均降水量 1692.3mm。新罗区地质构造处在

10、南岭东西构造与华夏系的复合地区,从远古生代到新生代第四系的各个地质年代层均有出露,中生代燕山运动而侵入的岩浆岩地层有较大面积分布。成土母岩主要有: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泥质岩、砂质岩、灰岩等六大类,其中以酸性岩分布面积最大。山地土壤有四大类:红壤分布最大,占山地面积的 77.96%;黄壤分布面积其次,占山地土壤总面积的 17.32%;紫色土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是一个典型的岩性土土壤类型,占山地土壤总面积的 4.54%;山地草甸土,多见于海拔1200 米以上的平缓、潮湿地带,分布面积最小,仅占 0.18%。共有九个亚类:红壤、水化红壤、暗红壤、粗骨性红壤、黄红壤、黄壤、粗骨性黄壤、紫色土

11、、山地草甸,共有二十七个土属。土壤类型垂直分布明显, 一般海拔 750 900 米之间, 有红壤、 暗红壤、 水化红壤、7 粗骨性红壤、黄红壤等,在海拔 900 1400 米的地段上,分布着黄壤、粗骨性黄壤等。山地草甸土是我区垂直方向分布海拔最高的一个地带性土壤类型, 见于海拔 1400 1800米之间的平缓地带。新罗区植被属常年温暖照叶林地带,南岭东部山地常绿槠类照叶林区。据调查有七个植被型,十个群系纲,九十个群系,一百七十四个群丛。现有森林植被,大多以槠类为主的常绿阔叶次生林、马尾松次生林以及杉木、毛竹等各种人工林组成。森林分子多为壳斗科,其次为樟科、木兰科、山茶科、禾木科的竹亚科属所组成

12、。主要乔木树种有米槠、甜槠、青岗栎、格氏栲、南岭栲、丝粟栲、木荷、闽粤栲以及石栎、枫香等。竹亚科主要种类为毛竹,杂竹也有零星分布。常绿针叶林树种主要是:马尾松、杉木、柳杉、建柏、三尖杉、竹柏等,尤其以马尾松、杉木等为多,为本区目前用材林的主林成份。 森林下木及灌木种类组成主要有: 柃木、 冬青、 乌药、 黄桅子、 桃金娘、 杜茎山、小叶赤楠、水团花、杜鹃、小果南烛、黄瑞木以及胡枝子等。草木植物的种类主要是狗脊、中华里白、芒萁、白茅、野枯草等。藤本植物不多,常见的有藤黄檀、血藤等。附生植物主要是一些滕类植物。此外,擦树、拟赤杨、泡桐等落叶树种也零星可见。栽培果树大多为温带果树品种。植被在不同海拔

13、高度与不同的生境条件,地带性和垂直分布都较明显。8 新罗区境内河流有龙川(雁石溪)与藿溪(万安溪) 。在黄连盂与郎车仑两山系之间的为龙川,其主要水源有小池溪、小溪、丰溪(蒋邦溪、白土溪)等。龙川干流全长70 余公里,大小支流 22 条,流经 11 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沿岸河谷盆地,土地肥沃,灌溉方便,人口稠密,为本区主要农业区。在廖天山与黄连盂两山系之间的为藿溪,其主要支流有满竹溪、麻林溪、小溪、樟坑涧等。藿溪干流全长 35 公里,沿岸山多林茂,为我区主要林业区。龙川、藿溪到苏坂乡的合溪汇合,称为九龙江,流入漳平市。此外,大池镇有九曲溪,适中镇有适中溪、象山溪,但都流出境外,不与龙川或藿溪汇合

14、。新罗区处于九龙江北溪水系源头, 径流深 900 1200mm, 多年平均径流深 1044.5m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27.33 亿 m3,人均水资源量为 6085.5m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下水以碳酸盐类裂隙溶洞水为主, 富水性佳, 水质较好, 现日开采量约 19 万吨,占地下水资源的 70%,主要用于城市、乡镇生活用水及工矿企业生产用水。6.2 社会经济新罗区经济平稳发展, 2001 年, 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49.12 亿元 (按 2000 年不变价计算) ,比增 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8.73 亿元,比增 3.6%;第二产业 19.58 亿元,比增 12.45%;第三产业 20.

15、81 亿元,比增 15.4%。9 新罗区 2001 年农业总产值完成 9.08 亿元, 比增 3.53%。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以生猪、花生、林果、竹业“四大产业”为龙头,发展特色产业。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由上年的 61.6:38.4 调整为 59.4:40.6 。重点发展高产、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进一步调整林业结构,划定生态公益林区域,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6000 亩,笋、竹产品加工迅速发展。 畜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002 年, 生猪存栏 65.6 万头, 出栏 101.2万头。家禽存栏 237 万羽,出栏 671 万羽。全年完成全部工业产值 56.27 亿元(现价) ,比增

16、 1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99 亿元,比增 36.5%。乡镇工业总产值 49.53 亿元(现价) ,比增 14.8%,工业产品销售率 95.6%。2001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808 元 / 年,比增 10.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10 元 / 年,比增 4.5%。全年区属消费品零售总额 13.5 亿元,比增 9.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98.9%,同比下降 1.1 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6.9%,比增 6.9 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 96.8%,同比下降 3.2 个百分点。2001年 , 全 区总人 口 458224人 (年 末总人 口 458928人) , 比 上年增 加 7048人 , 增 长 0.15%。人 口出生率 8.28 ,死亡率 4.94 ,自然 增长率 3.34。分别比上年下降 2.22 、 0.15 和2.07 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