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817014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7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版历史必修 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专题测试 (三 )一、选择题1 1953 年,中共提出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是 ( ) A同时并举 B先工业化后改造C有主有次 D先改造后工业化解析 1953 年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五年计划,在同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以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是同时并举, 用毛泽东的话是 “ 用两只脚走路 ” 。答案 A 2中共八大的路线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八大 ( ) 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强调正确处理国内主要矛盾 明确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2、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A BC D解析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1953 年提出来的,而八大是 1956年召开的,故排除 即可。答案 A 3 1949 195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由 209千克增长到 400 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田水利的兴修人民版历史必修 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C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解析 1950 年实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3 1956 年,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党和政府领导农民实施农业合作化,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选 C。答案 C 4某电视剧有一庆典场景:市领导宣布“我国资本主

3、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所说的“伟大胜利”指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C对手工业改造的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 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是上海, 它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了 ” 表明上海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答案 B 5 1949 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 ( )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

4、包责任制C 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人民版历史必修 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解析 本题考查了建国后, 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把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成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改革开放后, 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 A 项正确。答案 A 6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 ( ) A 1952 年 B 1953 年C 1954 年 D 1956 年解析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故选 C。答案 C 7有人说:“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 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 那 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第一扇“窗”是指( )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 对外开放首先设立的是经济特区,而第一个经济特区是 1979 年开放的深圳市,故选 A。答案 A 8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 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6、”这份契约签订反映了 ( ) 人民版历史必修 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势在必行 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农民分田到户违背了当时政府的土地政策A BC D解析 材料所描述的时间内还没有确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故 正确, 从本制度的性质上看 也是正确的, 但这种制度并没有改变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性质,故排除 ,故选 B。答案 B 9口号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鼓动方式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下列口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革命无罪, 造反有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 保证国家的、 留够集体

7、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三年超英、五年赶美A BC D解析 是 “ 文化大革命 ” 时期的口号, 是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提出的, 是 1978 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流行的口号, 是 1958 年大跃进时期吹牛的 “ 产品 ” ,故正确排列为 。答案 B 10 下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 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可能是 ( ) 人民版历史必修 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A 1978 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B 1956 1966 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 1966 1976 年文化大革命时期D 1953 1956 年过渡时期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理解能力。 图表反映的经济结

8、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存在,这是 1978 年后我国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答案 A 11 某校举行历史知识竞赛, 节目主持人给出了某道题答案的提示语: “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依据提示,可知答案是 ( ) A广州 B上海C深圳 D厦门解析 中国近代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 改革开放后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 珠海、 汕头和厦门。故只有厦门符合题干中的两个条件,故选 D。答案 D 12“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歌谣创作的背景是

9、( ) 人民版历史必修 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A大生产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解析 “ 决心苦战十五年, 赶上英国不发愁 ” 从中可知这首歌谣反映的就是 “ 赶超英美 ” 的浮夸风, 本质是 “ 左 ” 倾错误, 正确答案是 C 项。答案 C 13 1979 年,邓小平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说,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其中的“血路”是指 ( ) A率先建立经济特区B率先实行改革开放C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D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1979 年杀出的 “ 血路 ”是指率先建立经济特区。 对内改革率先在安徽

10、实行, 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 年的中共十四大上确立的。故 B、 C、 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 A 14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开放上海、南京、苏州、重庆等城市相比较,最大的不同是 ( ) A前者仅限于沿海,后者深入内陆B前者是主动开放,后者是被动开放C前者符合经济特区政策,后者则不符D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后者是封建主义性质人民版历史必修 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相比, 最大的不同就是新中国是主动开放来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而近代中国是在列强的侵略下,

11、被迫开放的。 A、 C、 D 不是主要区别,不符合题意。答案 B 15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准应当是 ( )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 BC 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的识记能力, 邓小平所说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 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故选 C。答案 C 16 20 世纪 70 年代末, 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大转变。 下列各项中,反映这次巨变的历史事件是 ( ) A全国土地

12、改革基本完成B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C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 A 项指 1952 年完成土地改革; B 项指 1978 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项指 1953 年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 D 项指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版历史必修 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答案 B 17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 “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开放半个中国”,它是 36 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 A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解析 题干中所限定的条件是 “ 开放整个

13、海岸 ” , 而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 A, 中国开放的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分别是: 大连、 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遍及中国整个海岸。故选 A。答案 A 18 1992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 南方周末 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解析 三大改造完成后照搬苏联的经验建立了高度集

14、中的计划经济,之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 但由于一再犯 “ 左 ” 倾错误, 一直没有找到明确的目标, 直到中共十四大才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而十四大正是人民版历史必修 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1992 年 9 月召开的。故选 B。答案 B 19 1984 年 5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出的 67 号文件中规定: 国有企业在完成指令性计划以后, 超产部分的价格允许在不高于计划价格 20%的范围内浮动。对于这种价格“双轨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B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产物C不利于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D使非公有制

15、经济获得了一定生存空间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从题干的时间信息 “ 1984 年 ” ,可知当时社会背景, “ 指令性计划 ” 应是一种计划经济, 因此, 双轨制是以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经济为辅, 这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象, 它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增加了企业的活力, 有利于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答案 C 20某诗:“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如果杀一口,全社吃半年。”这 ( ) 人民版历史必修 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A是典型的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的产物B发生在 1992 年十四大召开前后C表明诗人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满D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解析 图片中猪比人大得多, 这是典型的浮夸风的产物, 是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故选 A。答案 A 二、非选择题2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0 月 4 日至 11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 , 要求到 1958 年春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基本上普及初级农业生产合作, 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 会后,农业合作化运动急速发展, 仅 3 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在全国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到 1956 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 96.3%,参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