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奥中级财管-田明中级财管基础班讲义5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296576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奥中级财管-田明中级财管基础班讲义5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奥中级财管-田明中级财管基础班讲义5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奥中级财管-田明中级财管基础班讲义5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奥中级财管-田明中级财管基础班讲义5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奥中级财管-田明中级财管基础班讲义5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奥中级财管-田明中级财管基础班讲义5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奥中级财管-田明中级财管基础班讲义5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分析各因素敏感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规律性的结论: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负号,表明该因素的变动与利润的变动为反向关系;反之亦然。价的敏感系数一定大于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在不亏损状态下,单价的敏感系数一般应该是最大的。售量的敏感系数一定大于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所以,敏感系数最小的因素,不是单位变动成本就是固定成本。教材【例 8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计划年度内有关数据预测如下:销售量100000 件,单价 30 元,单位变动成本 20 元,固定成本为 200000 元。假设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别增长了 10%。要求: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答案】预计的目标利

2、润=(3010000000000(元)(1)销售量的敏感程度销售量=100000(1+10%)=110000(件)利润=(3011000000000(元)利润变动百分比=(900000800000=售量的敏感系数=10%=示】对销售量进行敏感分析,实质上就是分析经营杠杆现象,利润对销售量的敏感系数其实就是经营杠杆系数。(2)销售单价的敏感程度单价=30(1+10%)=33(元)利润=(33100000100000(元)利润变化的百分比=(1100000800000=价的敏感系数=10%=)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程度单位变动成本=20(1+10%)=22(元)利润=(3010000000000(元)

3、利润变化百分比=(600000800000=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10%=)固定成本的敏感程度固定成本=200000(1+10%)=220000(元)利润=(3010000080000(元)利润变化的百分比=(780000800000=定成本的敏感系数=10%=%,利润将减少 (二)目标利润要求变化时允许各因素的升降幅度当目标利润有所变化时,只有通过调整各因素现有水平才能达到目标利润变动的要求。因此,对各因素允许升降幅度的分析,实质上是各因素对利润影响程度分析的反向推算,在计算上表现为敏感系数的倒数。【提示】当企业的经营活动由盈利转为亏损或为了确保企业经营不亏损,意即告诉利润的变动率为(0再告

4、诉敏感系数,即可计算出因素的变动率,进而计算出有关因素变动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经典例题【例题 4单选题】C 公司的固定成本(包括利息费用)为 600 万元,资产总额为10000 万元,资产负债率为 50%,负债平均利息率为 8%,净利润为 800 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0%,则税前经营利润对销量的敏感系数是( ) 。答案】C【解析】税前经营利润(息税前利润)对销量的敏感系数即经营杠杆系数,因此计算税前经营利润对销量的敏感系数即计算经营杠杆系数。税前经营利润=净利润/(1利息=800/(1+1000050%8%=1400(万元)边际贡献=税前经营利润+固定经营成本=税前经营利润+(固

5、定成本1400+(6000%8%)=1600(万元)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税前经营利润=1600/1400=例题 5多选题】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当年的税前利润为 20000 元。运用量本利关系对影响税前利润的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后得出,单价的敏感系数为 4,售量的敏感系数为 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价是最敏感的,0%时,税前利润将增长 8000 0%时,答案】析】税前利润对其各影响因素敏感系数的绝对值的大小,可以反映税前利润对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的高低,所以,选项 A 正确;税前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为 4,表明当单价提高 10%时,税前利润将增长 40%,即税前利润将增长 8000 元(2

6、000040%) ,所以,选项B 正确;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时,即可知税前利润的变动率为则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率为 40%(,所以,选项 C 正确;该企业当年的税前利润为 20000 元,达到盈亏平衡时税前利润为 0,即税前利润变动率为知,当税前利润变动率为则固定成本的变动率为 200%,而固定成本的增加额=税前利润的降低额,所以,当年的固定成本200%=20000(元) ,即当年的固定成本=20000/200%=10000(元)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当年销售量=(固定成本+税前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保本作业率=保本销售量/当年销售量=固定成本/(固定成本+税前利

7、润)=10000/(10000+20000)安全边际率=1所以,选项 D 正确。考点八: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熟练掌握) 考点精讲(一)生产工艺设备的选择不同的生产工艺设备,由于购置成本不同,每年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也往往不同,而固定资产折旧一般以直线法计提折旧,即导致固定成本不同,而效率高的生产工艺设备的单位变动成本又比效率低的生产工艺设备的单位变动成本低,该类决策一般不影响销售收入,因此,通过计算两套方案的成本无差别点销售量,进而就可以进行决策。教材【例 8公司在原有生产线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面临着更换生产线的选择。可以选择购买与原来一样的生产线,也可以购买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原

8、有生产线的价格为 150000 元,而新的生产线的价格为 300000 元,两种生产线的使用年限均为 5年,无残值。两种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型号、质量相同,市场售价 50 元/件。有关数据如表 8示。表 8 数据资料项目 原来生产线 新生产线直接材料 15 15直接人工 12 10变动制造费用 10 10固定制造费用(假设只包括折旧) 30000 60000年销售费用 固定部分 100004变动部分 5年管理费用(假设全部为固定费用) 10000要求:(1)计算两种生产线下的保本点销量(2)计算两种生产线利润相同时的销量水平,并判断如何进行决策。【答案】(1)表 8 计算分析过程项目 原来生产

9、线 新生产线单位产品售价 50 50单位变动成本 15+12+10+5=42 15+10+10+5=40单位边际贡献 8 10年固定成本 30000+10000+10000=50000 60000+10000+10000=80000保本点 6250 8000(2)假设年产销量为 X,则两种生产方式下的年利润分别为:原来生产线利润=800到 X=15000。当年产销量为 15000 件时,使用两种生产线的年利润相等;当年产销量低于 15000 件时,采用原来的生产线所获得利润较多;当年产销量高于 15000 件时,采用新的生产线所获得的利润较多。【提示】另一种方法,直接看两种生产线的总成本5(二

10、)新产品投产的选择投产新产品可能会减少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因而减少的边际贡献为投产新产品的机会成本,在决策时应予以考虑;同时,投产新产品可能会增加专属设备投资,进而增加固定资产折旧费,即增加固定成本。通过比较各套方案的剩余边际贡献(方案本身的边际贡献减去机会成本和增加的固定成本的差额)的大小即可进行决策。教材【例 8用例 8资料,假设该公司通过对产销量的估计决定采用新的生产线。并对原有产品进行了研发,开发出新产品 A 和新产品 B。原有产品的产销量为 20000件。企业面临投产决策,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投产新产品 A,A 产品将达到 9000 件的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20

11、%;方案二:投产新产品 B,B 产品将达到 4000 件的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15%;方案三:A、B 两种新产品一起投产,由于相互之间的影响,产销量将分别为 10000 件和 2000 件,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 50%。另外,投产新产品 B 还需要增加额外的辅助生产设备,这将导致每年的固定成本增加10000 元。其他相关资料如表 8示,分析过程如表 8示。表 8 企业成本计算表项目 原有产品 新产品 A 新产品 0000 9000 4000售价 50 60 75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40 45 50单位边际贡献 10 15 25年固定成本 80000 - 10000要求:投产新产品

12、增加的税前利润,并判断应采用哪种方案。【答案】表 8 计算分析过程项目 投产新产品 A 投产新产品 和 B(视为联合单位,A 和 B 的比为5:1)年销售量 9000 4000 20006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15 25 100边际贡献总额 135000 100000 200000原有产品减值损失 2000010 20%=40000200001015% =30000 200001050% =100000增加的固定成本 0 10000 10000投产新产品增加的税前利润 95000 60000 90000因为新产品的投产将减少原有产品的产销量,所以原有产品因此而减少的边际贡献为投产新产品的机会成本,在决策时应予以考虑。方案一:若投产 A 产品原有产品减少损失=200001020%=40000(元)方案二:若投产 B 产品原有产品减少损失=200001015%=30000(元)方案三:若两种产品一起投产原有产品减少损失=200001050%=100000(元)由表 8知,只投产新产品 A 产品带来的利润较多,因此,该公司应选择投产 A 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注册会计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