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课时】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1)(36页)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5588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课时】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1)(3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课时】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1)(3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课时】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1)(3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课时】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1)(3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课时】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1)(3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课时】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1)(3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课时】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1)(36页)(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古诗词梳理 (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评点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 (刘建勋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1. 【 2011长春 】 心灵是跨越时空的桥,挚情是衔接永

2、恒的路,友情可使天涯化咫尺,距离可让牵挂更隽永,面对即将到来的挥手别离,你会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_, _。 天涯若比邻 海内存知己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2. 【 2013长春 】 真诚的友谊不会因离别而愁苦,不会因距离而淡漠。只要心怀挚情,千山万水不再遥远。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对此是这样表述的: _,_。 天涯若比邻 海内存知己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3. 【 2014北京 】 毕业在即,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_, _”的诗句,向你的同学表达

3、即使将来相距遥远,长久难见,也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 天涯若比邻 海内存知己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二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评点 】 “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黄周星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5在登楼眺望中引发诗人孤单悲苦心绪的句子是: _, _!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4俯仰古今,在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间,感慨

4、沧桑易变的古今世事的句子是: _, _。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评点 】 “首句托兴,次句赋事,末二句言情。” (谢叠山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6 【 2012长春 】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的“ _, 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7 【 2013南昌 】 李白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以超然脱

5、俗的想象,将无形的人间情感寓于有形的清风明月中,用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来表达对友人关切与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_, _。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四 )相见欢 (南唐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评点 】 “此词写别愁,凄婉已极。” (唐圭璋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8 【 2011遂宁 】 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中,李煜的 “ _, _”( 相见欢 )

6、借梧桐表达了国亡被囚的深深寂寞。 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 9 【 2007云南 】 李煜相见欢中用 “ _,_”来描写交织纠缠的无尽的家仇国恨。 剪不断 理还乱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五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 评点 】 本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2017/1/17

7、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10 【 2013东营 】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的语句“ _, _”鲜明地表达了词人立功报国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11 【 2013德州 】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直接表达报国情怀、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人生抱负的句子是: _, _。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12 【 2014黄冈 】 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句子是: _, _。 了却

8、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13 【 2011江西 】 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堪称“壮词”:既有“沙场秋点兵”的壮阔场面,更有“ _, _”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也有“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情怀。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六 )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9、。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

10、,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评点 】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14 【 2013荆门 】 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木兰经历了漫长的战斗岁月而最终英雄般凯旋的两句诗是:_, _。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15 【 2009巴中 】 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_, _。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16 【 2011广安 】 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快速奔赴战场的句

11、子是: _,_。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七 )观沧海 (东汉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评点 】 本诗“有吞吐宇宙气象”。 (沈德潜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17 【 2013荆门 】 曹操的观沧海抒发气吞山河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_, _。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18 【 2007河北 】 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_, _。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课时 古诗词核心考点清单 (一 ) (八 )望 岳 (唐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评点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孔子的“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近代诗人黄莽在 清晨登悬剑山 中也写出了“登高方始远,天地纳于心”之佳句。 2017/1/17 该课件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