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城建档案接收与服务的调研文章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9536520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城建档案接收与服务的调研文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开展城建档案接收与服务的调研文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开展城建档案接收与服务的调研文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开展城建档案接收与服务的调研文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开展城建档案接收与服务的调研文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展城建档案接收与服务的调研文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城建档案接收与服务的调研文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开展城建档案接收与服务的调研文章开展城建档案接收与服务的调研文章城建档案的接收与服务如今是城建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城建档案工作的起点和基础,特别是在简化档案整理工作、强化档案利用工作、突出馆藏特色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近日,我处业务科室根据工作实际,精心设置调研课题,深入宿豫区范围内100余家工程项目单位开展档案接收与服务调研工作,针对城建档案接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如何做到高效服务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供商榷。一、城建档案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城建档案执法力度不到位,导致城建档案接收工作不能全覆盖。 目前,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条例来为档案行政执法加码,但在具体执行

2、过程中,却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全市城市规划区2108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城建档案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遵守本法,但由于依法治档、照章行事还要经受方方面面的阻碍,至今宿豫区范围内的城建档案接收工作开展较为缓慢,执法的力度更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由于接收机制不健全,导致执法力度不够,造成城建档案的收集较为被动,导致工程以外的档案接收工作开展缓慢。更不用说是跨越城建系统的通信、电力、水利、地下管线等重要工程项目大多不能及时接收进馆,有些甚至还是空白。2、有关部门对城建档案工作还不是特别重视,不能提供严谨的职能管理作用。 第 2 页就整个社会环境来说,城建档案馆档案的完整系统收集还

3、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力。城建档案的收集、保管工作需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密切配合,不是光靠城建档案部门就能成其大事的。而且如果有关部门对城建档案的产生、收集等阶段不重视,不衔接,就有可能导致工程备案和档案进馆的脱节,造成档案收集工作的散漏。虽然,国家有相关法规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或城建档案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一般的建设工程由于要工程备案而必须取得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文件这一环节把关较严外,其他的档案门类,由于其

4、行业的跨度、其行业法规的制约,导致一些重要项目档案都不能及时接收进馆。 3、建设单位对城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城建档案意识淡薄。 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真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极大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类载体的文件材料,是城市丰富的历史资源。但有一部分建设单位其从事基建工作的管理、技术类人员,当然也包括一些领导,重建设、轻档案的思想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只注重工程的投资、工艺、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对建设工程档案在收集过程中是否齐全、完整、真实等重视不够。4、整个建筑行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在整个建筑行业中,许多资料员都是由施工员来兼职,相对专

5、业的档案员、资料员来说,他们对城建档案的建立、整理的水平较低,而且第 3 页根据新的国标,许多人对工程档案管理的归档标准、要求等都很难有具体的掌握,使工程档案与建设工程难以同步形成,这就导致许多工程档案在收集的过程中产生了失真、遗漏等现象时有产生。有些建设部门是第一次搞建设,对城建档案归档的要求更是一头雾水。二、为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1、加强对城建档案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城建档案意识。 一是通过相关媒体,进一步宣传城建档案的价值、作用,突显其在维护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合法权益,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督,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及工程日后维修、改建、扩建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

6、建立城建档案门户网站。*市城建档案信息网站于20*年上半年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市在加快推进城建档案电子化、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网站是政府城建档案信息发布的权威平台,具备法律法规宣传、建设动态披露、档案咨询查询、在线预约服务等多项功能。网站的建成与开通,将直接推动我市城建档案各类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为进一步深入宣传城建档案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统一全市城建档案信息电子化发布平台、方便广大市民开发利用现有城建档案信息、实时开展网上在线答疑、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大局,提供了顺畅的沟通平台和服务载体。 2、实行依法管档,实现城建档案的全覆盖接收。 一是调查摸底。对全市规划区范围内已通

7、过验收尚未报送建设工程档案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摸底,根据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签订情况,确定尚未报送建设工程档案的单位。二是上门业务交底。对目前尚未报送工程档案的单位上门进行业务指导,从城建档案的接收范围、归档目录、归档基本规定、归档文件的质量要求、整理规范及城第 4 页建档案装订程序等进行业务指导,有效保证了城建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三是送发 开展城建档案接收与服务的调研文章催报函。对全市2108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未报送工程档案的项目单位下发了关于尽快报送建设工程档案的函,要求未报送工程档案的单位于20*年底前向市城建档案馆报送一套完整、准确的工程档案(原件)。在送发催报函的同时,送

8、发*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工作流程、职能程序等,让建设单位更全面了解城建档案的编制、收集、报送等环节的要求和国家规范,并作好解释工作,杜绝城建档案工作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 3、灵活与规范相结合,保证城建档案高效服务。 一是推行“四到场”服务。针对城建档案的产生单位,我们采取主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指导工作。重点对建设工程项目单位推行“四到场”服务,即在工程开工前、施工过程中、档案预验收前、竣工验收前实行上门业务指导。不定期到离市区较远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地现场办公、现场指导。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精简办事程序。在保证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对工业项目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方式

9、,最大限度地给予方便,实现工业项目档案归档的灵活性与规范性的有机统一;在接收工程档案时,对符合*市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范要求的,3日内出具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书;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提出修改意见,规定报送单位10内补齐相关资料,并出具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书。为建设单位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服务;加强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保证城建档案工作有抓手。 第 5 页4、以声像技术为载体,开展“城市记忆工程”。 一是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工作,保证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依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国家建设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

10、定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以及*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市建设工程实际,出台*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规定。二是根据每年市政府年初下发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责任明确表及中心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计划,有针对、有重点、有步骤的开展声像工作。根据市建设局拆迁公告,及时跟踪拍摄工程拆迁原貌、建设过程、竣工后的新貌等。三是对市建设局重点工程和重大城建活动跟踪拍摄。四是积极开展声像资料收集工作。从市园林局、水务局、交通局、规划局收集大量珍贵声像资料,优化馆藏结构。 5、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档案开发利用工作。 一是在服务观念上,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要变过去主要对建设规划部门服务为对全社会服务,增强城建档案为社会服务的效益。二是在服务程序上,变繁琐为简便,档案工作者在现有条件下,多为利用者着想,致力于简化各种繁琐手续,方便利用者。三是在服务措施上,变被动为主动。要改变以往“守株待兔”式的被动服务措施,使过去基本处于封闭状态的城建档案,向全社会开放采取上门服务、电话服务、电脑服务、现场服务等灵活多样的措施拓宽档案利用渠道。为利用者提供多方位的优质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