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习作目标的解读与思考 - 建昌小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395991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小学习作目标的解读与思考 - 建昌小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小学习作目标的解读与思考 - 建昌小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小学习作目标的解读与思考 - 建昌小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标小学习作目标的解读与思考 - 建昌小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小学习作目标的解读与思考 - 建昌小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小学习作目标的解读与思考 - 建昌小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坛市建昌小学 邓春明1新课标小学习作目标的解读与思考 一、新课标中对写话和习作的要求1 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2、阶段目标:第一学段(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第二学段(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

2、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第三学段(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二、课标中的主要目标及

3、变化1、态度: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金坛市建昌小学 邓春明22、语言:乐于运用学到的词语尝试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主动修改习作,语句通顺3、内容:自己想说的话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内容具体4、形式:不拘形式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5、标点符号: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6、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三、习作目标的解读与思考解读 1:重基础,小而实。新课标重视学生作文的基础积淀,重视培养学生最起码的实用性写

4、作能力。纵观新课标中的作文目标,对学生习作起点低、要求低,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最后的目标也只是抓住最基本的作文要素,明确最起码的要求:对写作内容只要求“具体明确” ;对语言运用只要求“文从字顺” ;对表达技巧只要求根据“日常”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而就小学部分,更是在积累上作了递进式的规定,可以说小学作文教学是打基础的习作阶段。思考:既然现在的作文目标回归了本真,回归了一切为了学生实用性表达交流为出发点。那么写作教学更该以此为原则,应贴近学生实际,重基础,促发展。而文章最基础的是什么呢?那无疑是词句,因为谴词造句是习作的奠基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重视词句的积累,要加强学生谴词造句能力的

5、培养。而要达到以上的目的,作文教学又离不开语文阅读教学,要把对学生词句的积累和谴词造句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既然这样,那阅读教学就必须随之而改变,即阅读教学要把语文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解读 2:重兴趣,厚而实。对于“作文”这个词语,绝大多数学生,甚至包括部分老师都很排斥。究其原因,一是对学生作文要求的人为拔高,把小学生作文当作投稿文章来考评;二是心理暗示在作祟,各个年级的学生间、家长孩子间、老师学生间等等,都有着“作文很难的哦。 ”之类的暗示,从学生接触之前就滋生了潜在的恐惧感。但只要对某一项活动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以苦为乐,作文亦然。其实,关注作文的原点问题,并非今

6、天才有的话题。古代早有“言为心声” 、 “情动而辞发”的说法。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心声”与“情动”当是作文的发端。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见解或说法并没有得到弘扬,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而在课程标准里,不再像过去那样统称为作文,而是 1-2 年级叫“写话” ,3-6年级叫“习作” ,79 年级叫“写作” 。小学阶段从写话、习作人手, “是为了降低金坛市建昌小学 邓春明3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 课程标准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把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放在首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

7、们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体。思考:明代的学者李贽也曾经说过:“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去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因此作文教学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乐于表达的情感。但是如何才能实现呢?一是以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从学生最容易表达的方面去引导。比如从第一学段的写话起,就引导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二是作文教学的内容切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做到这点就必须灵活地使用教材,并且能以课标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蓝本来编印校本作文教材。解读 3:重实践,螺旋上升。学语文,要重在积累,重在

8、习得。学作文尤其是这样,重在历练。苏教版小语教材整个训练体系是这样概括的: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式上升。习作教材体系也一直遵循着这一编写理念。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地观察、思考,不断地写作、修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说, “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当然也不是说写作知识没有用,写作知识是有用的,但其运用也是建立在大量的写作实践的基础上,离开了写作实践,就根本谈不上写作知识的运用。所以我们要在实践重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方法。思考:要重视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

9、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学生说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说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习作的具体规定,提高审题能力。二是说自己的准备材料。目的是检查他们习作前的材料准备的情况。三是口头作文。该项结合习作指导过程又分为说题目、说提纲、说作文。说作文可采用个人自说、同桌对说、班内口头作文交流等多种形式。通过说不但解决了学生作文的内容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问题。解读 4

10、:重指导,巧妙点拨。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虽金坛市建昌小学 邓春明4然“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理念,但并不排除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学生受年龄、视野、认识水平的限制,尚有许多未知和未完善的地方。因此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还是很有必要的。思考:写作知识的指导要力求精要有用,要紧密结合课文和习作例文,要具体而可操作,要循序渐进且螺旋式上升。也可以适当渗透第三学段的作文要求,从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一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习作过程中,

11、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选材、构思上受到阻碍。调查显示:小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依次为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其他媒介。这其中以家庭和学校生活为学生习作素材的主要来源。学生往往只关心到老师、同学、家长等,老师可适时让学生看看图示,想一想社会上还有那些人值得自己喜欢或崇拜,或者从各种媒体上介绍的典型人物中去选择。二是从写作方法上予以指导和点拨。学生的习作练习不必传授过多的写作知识,但要适当指导如何开头、结尾、布局谋篇等最基本的写作方法。而要做到也不是很难,可以结合语文课文去指导,比如一课一练笔等指导法。三是在语言表达上。要重视运用课文和习作例文的价值,以模仿为起点来潜移默化地指导。因为课文的语言(堪称“典

12、范语言”)与学生的语言(即同龄人“伙伴语言”)距离较大,学生一下子很难模仿上来。而是提供与学生语言水平比较接近的“例文”(即界乎“典范语言”与”伙伴语言”之间的”过渡语言”)让学生模仿并从中领悟写法。为了更好体现学生习作逐渐由模仿到借鉴,由仿到创的循序渐进过程。同时儿童的生活语言是鲜活的、有趣的,但往往又是不那么规范,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语言表达。总之,新课标已经认识到了现在作文教学中的困境,也明确地提出了以后作文教学的纲领性的建议和要求。那如何走出困境,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除了严格执行新课标之外,还必须在调查、论证、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可具体操作的教学方案。(电话:139210127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