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宋代诗词功能的分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71538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宋代诗词功能的分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宋代诗词功能的分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宋代诗词功能的分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宋代诗词功能的分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宋代诗词功能的分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宋代诗词功能的分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宋代诗词功能的分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科技大学网络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 论宋代诗词功能的分合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2010 春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 2012年 3 月 4 日西 南 科 技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制西南科技大学乐平学习中心汉语言专业II论宋代诗词功能的分合摘要:宋诗特殊风格的形成,应从诗歌创作的内部发展规律和诗人的创作实践来深入探索。仅仅模仿唐诗是没有出路的,而必须走创新之路。宋代文坛诗歌功能的分工,标志着诗歌抒情性由诗而向词的转移,而诗词由分工而合流则是中国文学注重社会功利性的民族特点所决定的。关键词:宋诗 宋词 功能 分合西南科技大学乐平学习中心汉语言专业II

2、IDiscussion on the deciliter function of the Song Dynasty poetry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special style of poems in Song Dynasty should be explored from the internal development law of poetry creation and the creative born of practice poets. It is no way out to just imitate the poem in Tang Dynasty

3、 and the poem in Song Dynasty must walk its own way of innovation. The division of the poem function in Song Dynasty literary arena is indicated that the lyricism of poems is transformed from poems to lyrics. While the division or confluence is depended to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utilitar

4、ian in Chinese literature.Keywords: Song poetry Song lyrics Function Deciliter西南科技大学乐平学习中心汉语言专业IV目 录摘 要IIAbstractIII引 言1一、目录、总集以及别集的分合2(一)目录的分合2(二)总集的分合2(三)别集的分合2二、诗文分辑2三、唐诗、宋词的比较3四、狭义,广义诗体4(一)格律诗的出现4(二)词的出现以及发展5(三)广义诗歌的兴起6结 论9参考文献10致 谢 词11西南科技大学乐平学习中心汉语言专业1引 言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正统,两者在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彼此有分又有合,在分合中

5、完成各自文体的成长。本文从目录与文集编撰的角度去理清文学发展史上诗文分合的史实和规律,为诗文分合研究作前期文献梳理工作。西南科技大学乐平学习中心汉语言专业2一、目录、总集以及别集的分合(一) 目录的分合两汉至魏晋,目录与总集编撰中的诗文分合规律是由分到合。目录由分到合,即文学体裁由诗赋扩增到诗、赋、铭、诔、箴、颂、赞、书、论、杂文等的过程,文学共名由“诗赋”更名为“文集” 。(二)总集的分合总集编撰由分至合,即专收一体文章的总集先于诗文总集出现,诗集、赋集、七集、碑集、论集、诏集等单体总集早于文章流别集 、 文选等诗文总集出现。总集编撰的特点是以诗文总集和诗总集为主,特别是诗总集的数量大幅增加

6、,唐人选唐诗成为唐代编集的一大特色。(三)别集的分合别集编撰则是由合到分。别集的传统编撰方式是诗文合集,待体裁和数量扩展到一定程度,别集就有了诗文分辑的历史要求。二、诗文分辑诗文分辑第一人是梁武帝萧衍,个人别集被分辑为诗赋集、杂文集、赋集等。 隋唐一代,整体表现为诗文分途。诗歌的繁盛和古文运动的兴起促成诗文分途。初盛唐,开始出现大量专辑诗歌的诗别集;中唐,个人别集中诗集、文集分辑出现;晚唐别集、诗文分辑颇为盛行。诗文分立观念在宋代成为主流意识,体现在具体的目录和文集编辑中则是有分有合。在目录上表现为:一是诗、文别集分列;二是增设诗集一类,与别集、总集并列;在别集的编辑中,表现为有分有合。一人的

7、作品按诗、文两体分辑两帙或者多帙,其中有诗文合集,亦有诗文分集,最后汇编成为一大全集。在大全集的基础上,以作注的形式分辑成诗集和文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文分辑,成为宋代编集的一大特色。 在总集的编撰上,则突出表现在古文(散文)文体的独立性上,不仅诗文合辑的总集中散文的份量大大增加,另有大量专辑散文的总集出现,这与宋代科举制度和散文文体本身发展规律有关。宋代诗文之分表现为诗文两体各自细分的过程,诗集的编撰表现为细致的分类,文集的编撰则体现为骈散的分途;同时,在诗文观念,诗文之分的辨析成为主流,但在理学背景的影响下,诗文之西南科技大学乐平学习中心汉语言专业3合的观念已悄然兴起,直接影响明清诗文合

8、一的观念。三、唐诗、宋词的比较唐诗、宋词在诗歌史上历来双峰并峙。而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唐诗的宋诗,后人的评价却毁誉不一:明朝的前后七子标榜“诗必盛唐” ,对宋诗采取了完全忽视的态度;而清朝却又一度出现了“举世皆宋”的局面。对宋诗持贬抑观点的人,认为宋诗缺乏唐诗的情辞、风韵,是沧浪诗话所谓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1。肯定宋诗的人,则认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也并非是诗歌创作上的停滞。钱钟书先生则在谈艺录中指出:“唐诗、宋诗,并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 ”,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2。钱氏所论比较客观地概述了唐诗、宋诗的不同风格特点。探究唐

9、诗、宋诗的优劣,不是本文的目的。但宋诗何以会“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从而出现与唐诗不同的“体格”和“性分”?何以会从唐诗的“以丰神情韵擅长”而一变为“以筋骨思理见胜”?严羽首倡断言诗,所谓“尚理” 、 “尚意兴” 3;钱钟书注重作者的气质禀赋,所谓“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4,其实都是肯定了唐诗、宋诗风格上的不同首先是诗人因有不同的时代风貌而形成的。这一点如今已为大家所公认。从唐诗到宋诗,由浑融到精深,由重感悟到重理趣,与宋代文人好读书、好思辨、重学问、重探索的特点分不开。而宋代文人的这些特点又恰与宋代政治、文化的特点相关联。崇文抑武的宋王朝给了宋代文人的种种优势,却给不了他

10、们“天朝”的自信和骄傲。大唐帝国的覆亡,更一去不复返地带走了诗歌中的恢宏气象和浑融境界。但不能“大”可以“精” ,没有“恢宏”却能“深刻” ,宋诗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需要注意的是,对宋诗之所以能形成“精” 、 “深”的特色这一问题,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从时代的不同、特点的不同上去思考,还应从诗歌创作的内部发展规律和宋代诗人的创作实践来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索。首先,任何一种文体的发展,都有一个从原生到成熟,再走向衰落的过程。作为狭义的诗歌体裁的发展同样如此,其创作经历了“长” “酿” “想” “做” (启功先生曾有“古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酿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清诗是做出来的”生动概括)的西南科技大

11、学乐平学习中心汉语言专业4过程。就其整体水平而言,唐代应该是诗歌这一文体形式最具魅力的时代,这一点即便是偏爱宋诗的人也应无异议。事实上,有宋之初,文人对“高山仰止”的唐诗,就是采取虔诚的继承、学习的态度的。宋初的潘阆、魏野深受唐人贾岛的影响;王禹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因长男嘉读杜工部集,见语意颇有类者,咨于余,且意予窃之也。予喜而作诗,聊以自贺诗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5;杨亿、刘筠则专事模仿李商隐宋诗经历了模仿阶段之后,宋代诗人中的有识之士最终意识到“模仿”是没有出路的。宋代诗人要想在诗歌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有所成就,就必须走求“新”求“变”的路。宋诗能够走出一条创

12、新之路的关键人物是欧阳修。欧阳修的伟大就在于他所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矫正了北宋初年诗歌创作领域学白(居易)而流于浅俗平庸、学晚唐而流于破碎小巧、学李商隐而流于浮艳雕琢的时弊。在学习韩愈“以文为诗”的基础上,他的诗歌避其险涩易之以平易,注重反映现实政治,讲究自然清新。身体力行的诗歌创作实践和文坛领袖的创作主张将宋代的诗文创作引向了“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道路,形成“以筋骨思理见胜”的“想”出来的风格特征。应该说,欧阳修已经为宋诗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在学习基础上尽可能实现创新的道路。但“议论化” 、 “散文化”既是宋代诗歌在创新过程中形成的特点,也是诗歌从此走上衰亡的原

13、因之一。因为诗歌作为一种抒情文体,在向散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即意味着取消(至少是淡化 )了她独有的“ 诗”的特性,兆示了她的生命的衰亡。正如清人蒋土铨诗辨诗所言:“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元明不能变,非仅气力衰。能事有止境,极诣难角奇。 ”6。所幸的是,宋代诗歌在欧阳修、苏轼等一大批天才作者的努力下,毕竟能够在唐诗的高峰之后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特点,从而确定自身不容否认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但从此能事已尽。四、狭义,广义诗体狭义的诗体,尤其是律诗作为一种文体,她的发展过程已告基本结束。其次,宋代文坛诗词功能分工的现象,标志着诗歌抒情特性由诗而向词的转移。西南科技大学乐平学习

14、中心汉语言专业5金刘祁归潜志说:“唐以前诗在诗,至宋则多在长短句,今之诗在俗间俚曲 ”7(卷十三) ,大约即是从诗歌的抒情性着眼而言的。(一)格律诗的出现文学的功能不外言志、达情、娱戏三种。诗、词作为一种韵文,在广义上都可归之为诗歌。这广义的诗歌在宋代文坛的表现即是:对言志、达情、娱戏的功能做了文体上的分工。诗言志,词抒情、娱戏,可谓分工不分家。这种分工,是符合中国文学的基本特性和诗歌的发展规律的。格律诗体发展到宋代,早已因其正统文学身份的确立而失却了或基本失却了其达情、娱戏的功能。伴随着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对于文学娱戏功能的需求迅速膨胀。(二)词的出现以及发展宋初,起源于民间,配乐而歌,悦耳动人的“词”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喜爱和欢迎。词的影响不仅在宋王朝的疆域内风靡,甚至远播异域,叶梦得避暑录话 “万里羌人尽汉歌” 、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8的记载足以为证。当时的诗歌创作者们在困惑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