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19572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缺陷处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缺陷处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缺陷处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缺陷处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缺陷处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缺陷处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缺陷处理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缺陷处理方案一、编制目的建筑工程施工特点是涉及面广、管理环节多、管理复杂,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质量隐患,本工程为住宅建筑,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特将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易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一些预防和整改措施。二、编制依据2011 版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182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本工程设计文件及 11G101 图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三、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沧麒东路以南,天成路以西,钟学北路以北。总建筑面积约 74185,地下室为剪力墙框架结构,由人防与非人防区组成;地

2、上建筑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1#楼地下二层、地上二十六层;2#楼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二层;3#楼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4#楼地下二层,地上十一层;5#、6#楼单层框架结构。0.000 以下内隔墙材料为混凝土多孔砖(体积密度1500/m3) 、M5 混合砂浆砌筑,地库中防火墙(防火分区之间的隔墙)用 200厚混凝土实心砌块、M5 混合砂浆砌筑。地下室人防区临战封堵的人防隔墙采用 MU10 非粘土烧结砖或蒸压实心砖、M10 水泥砂浆砌筑。5#6#楼0.000 以下与土壤接触的墙体采用 MU10 混凝土普通砖、M10 水泥砂浆砌筑;0.000 以上外墙采用 MU10 混凝土多孔砖、M7.5 混合砂浆砌

3、筑。0.000 以上外墙采用 MU10 混凝土多孔砖(体积密度1500/m3) 、M5 混合砂浆砌筑(顶层M7.5 混合砂浆) 。内墙采用 A3.5 加气混凝土砌块(体积密度700/m3) 、M5 混合砂浆砌筑(顶层 M7.5混合砂浆) 。四、质量管理措施工程质量控制其核心内容是保证工序施工质量。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验收标准,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国家及江苏省南京市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施工,将质量目标进一步细化到各个单元分项工程上,并报业主、监理审定,以便更好地控制。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是认真落实质量措施,实现质量目标的重要保证,该工程的质量奖在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建设单位、监理

4、工程师的共同指导下,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与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各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质量管理创优领导小组,设专职质量员与兼职质量员来具体实施质量目标,集团公司质量组织管理保证体系附下图:22、项目各级管理者质量职责3(1)、项目经理a、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建设。b、根据工程规模、特征,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并付诸实施,确定下属质量管理成员的管理职能和职责,保证质量工作有效有序地运行。c、根据确定的项目质量目标,采取必要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措施,使质量目标为全体职工掌握并贯彻执行。d、控制工程成本,全权管理项目资金运转,保证工程正常施工。e、选择和评审分包和材料供应

5、商,审核其资质并签定分包合同。f、做好项目管理人员的人事管理工作、教育工作、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队伍技术素质、思想素质。g、负责项目的行政、技术方案的决策,及各项工作的管理,确保项目实现目标。(2)、项目副经理:a、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b、负责使项目的生产组织、生产管理和生产活动符合施工方案实施要求。c、负责项目的质量生产活动,管理项目的质量管理组织系统。d、参与制定、贯彻项目质量目标,并组织实施质量体系。e、进行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确保项目实现“省文明工地”(3)、项目技术负责人:a、按质量文件和合同要求,实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查、监督工作。b、负责施工

6、组织设计的审核,负责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与业主、监理、设计协作解决有关技术问题。c、全面负责项目技术质量日常管理,具体协调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监控,加强施工过程监控。d、负责对分部、分项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和参与最终产品质量评定工作,独立行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权和否决权。(4)、质量员(技术员):a、具体负责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参与现场的验收、检查工作。b、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参与编制施工方案,并将确定的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实际进行实施。完成与项目有关的计量、检验、试验工作,负责各种质量记录、资料的填制、收集、立卷工作。c、根据施工作业面情况,参与解决施工现

7、场出现的技术问题,与业主、设计、监理协作解决有关技术问题。(5)、施工员:a、有效、动态地对现场施工活动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管理。b、合理安排施工搭接,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形成最终优质建筑产品。c、实施作业过程中的施工指导,确保工序管理点的顺利实施。4d、根据作业面情况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使工程建设有组织按计划进行。项目质量管理成员责职明确,责任到人是本工程质量承诺兑现的保证,为此本公司将十分重视项目班子的建设,制订一系列奖罚制度,进一步规范广大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以确保最终质量目标的实现。3、项目质量管理措施质量管理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对施工过程中查出的质量隐患和存在的质量问题应不容忽视。项目部已

8、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在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纠偏和整改措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质标准。为确保工程质量优质目标的实现,必须针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尤其是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目标教育,牢固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围绕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到各个施工环节及日常事务中。优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如下图:五、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缺陷成因及治理措施根据 2011 版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质量缺陷是指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是指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点或检验项,按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分为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一般缺陷是指对结构构件的受力

9、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严重缺陷是指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当涉及对建筑安全及使用功能不构成影响的质量缺陷应按本方案所述的方法进行处理。当涉及到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严重质量缺陷,则应提请设计单位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核算,并5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进行返工拆除、返修或加固处理。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发生各种质量问题,常见的质量缺陷在质量管理中应以预防为主,事前控制为首位,从人的因素、材料使用、机具选择、实施方法和作业环境五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尽可能地避免质量缺陷的发生,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预防和控制:(一) 、模板工程

10、1、轴线偏差(1)、现象拆模后发现混凝土墙、柱的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有偏差,且超过允许偏差范围。(2)、原因分析、轴线测量放线错误;、墙、柱的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错误;、支模时不拉水平和竖直方向的通线,且无竖直方向的控制线措施;、模板刚度差,不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混凝土浇捣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捣高度过高导致模板偏移。(3)、预防措施轴线测量放线后由质量员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模板施工。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采用在墙柱根部焊接短钢筋限位,以保证底部和顶部位置的准确性。支模时要拉水平和竖直方向的通线,设竖向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和竖向位置的

11、准确性。根据本工程结构具体特征,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的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混凝土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排架、顶撑和对拉螺栓进行检查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2、模板涨模(1)、现象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凸肚、缩颈或翘曲变形现象;(2)、原因分析、模板支撑系统及主楞(钢管)和次楞(木方)间距过大,模板厚度小,刚度差;、墙柱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直径小;、柱、墙、梁模板卡箍间距过大(模板方案中设计为间距不大于 450)或未夹紧,在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侧向压力而导致模板局部涨模和跑模现象;、门窗预

12、留洞口内模之间对撑体系不牢固,混凝土振捣时模板易被挤压变形;、未按技术交底要求墙柱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高度过高或浇筑速度过快或出现过振捣现象;(3)、预防措施6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模板自身重量、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筑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承载能力和刚度。严格按照模板安装方案和技术交底要求施工,楼层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梁板钢管排架设扫地杆和剪刀撑。梁、柱墙模板若采用工具式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特别是在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

13、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梁、柱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柱墙上口宽度。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 4m 时,模板中间应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 133、标高偏差(1)、现象测量楼层标高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有偏差。(2)、原因分析、楼层标高测量放线错误,所测楼层标高未按技术交底要求自首层起向上引测,楼层套楼层累计误差所致。、每楼层模板安装未按标高控制线,混凝土浇筑未按标高控制线进行楼层混凝土施工,墙体模板根部混凝土未找平。、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结构与建筑地面厚度。(3)、预防措施按楼层测量技术交底要求设楼层标高控制点并复核楼层标高。楼层顶梁板模板安

14、装完成后按楼层标高控制线进行顶梁板模板安装质量验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按此标高控制线进行找平。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4、模板拼缝不严密(1)、现象因模板间拼缝不严密,混凝土浇捣时出现漏浆,表面有蜂窝,严重时有孔洞或露筋现象发生。(2)、原因分析、木工专业技术能力差或工作不认真,木模制作粗糙,造成模板下料尺寸不准确,柱、梁、板节点处模板拼缝不严密。、木模板周转期过长,部分多层板有翘曲、变形和破损现象。、混凝土浇捣前木模板面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3)、预防措施施工前技术培训和教育:模板施工前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和教育,绘制模板拼装图,拼缝要严密。7严格控制木模板安装周期期限,一般情

15、况下,多层板周转期约 1013 次。混凝土浇筑时木模板必须提前浇水湿润,使模板受潮胀开板缝致板缝严密。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二) 、钢筋工程1、电渣压力焊连接接头:电渣压力焊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好,常会产生各种质量缺陷。1、轴线偏移(1)、现象:焊接接头轴线偏移大于 0.1d 或超过 2mm;接头弯折角度大于 4。(2)、原因分析、钢筋端面不平整、端头歪扭不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夹具在长期使用中磨损过大,造成上下不同心。、熔池中挤压断电顶压时用力过大,使上钢筋晃动和移位。、焊后接头保温冷却时间过短,接头未经冷却,过早拆下夹具,上

16、部钢筋发生弯折。(3)、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发现焊接头不同心和弯折超过规范偏差值时应切除重新焊接,预防措施如下:、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施焊前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钢筋端部歪扭和不直部分采用气割、矫正法,严禁待施焊钢筋端部不平整和歪扭。、夹持于埋弧焊夹具内的两钢筋上下应同心,施焊时上下段钢筋应保持垂直状态。、夹具操纵杆和导管之间如有较大间隙,造成夹具上下不同心时,应修正后再用钢筋下送加压时,顶压力应适当,不得过大。、焊接完成后不得随即卸下夹具,应在停焊后约 2min 再卸夹具,以免钢筋倾斜。2、咬边(1)、现象:咬边缺陷主要发生于上钢筋。(2)、原因分析、焊接时电流太大,熔池中钢筋熔化过快。、上钢筋端头没有压入熔池中或压入深度不够。、停机时间太晚,通电时长过长。(3)、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发现咬边缺陷时应切除重新焊接,预防措施如下:减小焊接电流;缩短焊接时间;注意上钳口的起始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