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意境的特征》ppt课件02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1611 上传时间:2017-01-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意境的特征》ppt课件02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文学意境的特征》ppt课件02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文学意境的特征》ppt课件02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文学意境的特征》ppt课件02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文学意境的特征》ppt课件02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意境的特征》ppt课件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意境的特征》ppt课件02(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文学意境的特征 顾祖钊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文学意境溯源 “ 意境 ” 一词 , 源于佛经 , 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 , 谓之境 , 所观之理也谓之境 , 能观之心谓之智 。 这里所说的 “ 智 ” 与 “ 境 ” , 在文学方面就是 “ 意 ” 与 “ 境 ” 。 我国古代学者对于 “ 意境 ” 一词也多有阐述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 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专

2、辟“取境”一章,提出“境”字,即“诗境”,说诗要取境。 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甚至直接出现了“意境”这个概念:“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唐代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把“意境”描绘为“意象”; 明清时代王夫之又把“意境”概括为“情景”。(神者、巧者) 直到近代王国维继承并发展了源远流长的“境界”说,深入全面地探讨了“意境”的含义,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契机。他

3、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文学意境的特征 情景交融 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景中藏情 情中见景 情景并茂 虚实相生 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韵味无穷 意境创造的审美特征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景中藏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寓离情于写景之中的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

4、“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 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蘅塘退士评曰: “烟花三月下扬州”乃“千古丽句”。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滁州溪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评析 】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 , 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 首二句写春景 、 爱幽草而轻黄鹂 , 以喻乐守节 , 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 , 和水急舟横的景象 , 蕴含一种不在其

5、位 , 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 全诗景中寓情 , 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 拓展赏析一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 评析 】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 首句写金陵雨景 , 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 , 台城早已破败;三 、 四句写风景依旧 , 人世沧桑 。 触景生情 , 借景寄慨 , 暗寓伤今 。 语言含蓄蕴藉 , 情绪无限感伤 。 拓展赏析二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漫兴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6、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 评析 】 这首诗 , 全是写景 , 春色如画:杨花撒满小径 , 荷叶点缀小溪 , 竹笋暗生 , 小水鸭傍母而眠 。 从景物中一股融融春意扑面袭来 , 诗人那种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和闲适自得之意亦自画里涌出 。 景色和画面中虽一无处涉及情字 , 但情藏景中 , 处处都在抒情 。 真如王国维所说: “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 。 意境的这种创造方式 , 历来最受人们推崇 , 因为它在风格上极为含蓄 , 达到了如司空图所说的: “ 不着一字 , 尽得风流 ” 的境界 , 而这正是中国诗学追求的最高最难的境界 。 拓展赏析三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 764723079 情中见景 直抒胸臆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晴空一鹤排云上 , 便引诗情到碧霄 。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 劝君惜取少年时 。 花开堪折直须折 , 莫待无花空折枝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月下独酌之二 李白 天若不爱酒 , 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 , 地应无酒泉 。 天地即爱酒 , 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 , 复道浊如贤 。 贤圣即已饮 , 何必求神仙 ? 三杯通大道 , 一斗合自然 。 但得酒中趣

8、, 勿为醒者传 。 【 评析 】 此诗全作酒后谵语成篇 。 可笑的逻辑 、 荒谬的胡话中透露出诗人天真放达的个性 。 一个醉眼朦胧 , 酣态可掬的 “ 酒仙 ” 的形象便在这种酒香醇浓的诗境里不描自现了 。 这不仅是 “ 情中见景 ” , 更是 “ 语中见景 ” 了 。 拓展赏析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情景并茂 抒情与写景浑然一体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评析】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

9、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虚实相生 意境的结构特征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评析】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全诗将眼中之景与想象之景迭现而出,虚实相生。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10、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评析】 诗中一四两句用了通感。笙曲是听觉,“隔彩霞”和“碧桃千树花”是视觉,在第一句中作者不说天上仙乐,而说来自天上彩霞,烘托出笙乐的明丽,新鲜,第四句写笙乐的明媚、热烈、欢快。 一个 “ 隔 ” 字,将笙声隐隐约约传来,听者如闻仙乐的情态也随之委婉传出。 “ 不知墙外是谁家 ” ,就是对 “ 隔 ”的进一步抒写。诗人应该是在自家院落听隔壁邻舍吹笙,故云 “ 墙外 ” 。 “ 不知 ” 、 “ 谁家 ” 的悬设,不但进一步写出笙声的奇妙感、迷离恍惚之感,而且还写出听者 “ 寻声暗问 ”的专注神态,使读者想象那音乐是如何的独具

11、魅力。 拓展赏析一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评析 】 这首诗是在一种复杂的情感背景上写成 。 显然它是一首警世之作 , 但诗人发思古之幽情却全是为了现在 。整首诗的意境结构十分明显 。 除夕阳黄昏 , 春燕翻飞朝荒凉旧址的画面是实境外 , 其余对六朝繁华景象的联想 、对历史变化的洞察与领悟 、 对现实的联想与对比 、 对大唐社稷誓的担忧以及诗人忠贞正直的形象和无边的思绪等等 , 均在虚境之中 。 这数层意蕴均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得来 。 由此可见虚境的开拓 ,

12、才是意境创造的目的所在 。 意境便是这种虚实相生的产物 。 拓展赏析二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韵味无穷 意境的审美特征 韵味的丰富内蕴 情、理、意、韵、趣、味 情韵、气韵、韵致、兴趣、兴味 (唐)司空图提出 “ 韵味说 ”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景外之景、象外之象 (明)陆时雍评诗: “ 有韵则生,无韵则死。 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评析 】 :这是一首凭吊东晋时

13、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 , 而今野草丛生 , 荒凉残照的怀古之作 。 感慨沧海桑田 , 人生多变 。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 , 含而不露;以 “ 野草花 ” 、 “ 夕阳斜 ” 涂抹背景 ,美而不俗 。 语虽极浅 , 味却无限 。 施补华的 岘佣说诗 评这首诗的三 、 四句时说: “ 若作燕子他去 , 便呆 。 盖燕子仍入此堂 , 王谢零落 , 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 如此则感慨无穷 , 用笔极曲 。 ” 拓展赏析一 换个角度看此诗的意境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思考: 本诗借江南春景,寄予了怎样的“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 拓展赏析二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高考与诗歌意境的鉴赏 2004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考试手册在文言文阅读分值调整为 40分的基础上,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也有了相应的调整。在鉴赏、评价能力中,增加了从“主题思想”方面鉴赏文学作品这一要求。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对这一调整部分的简介是,主题思想“对诗歌而言,则主要是诗歌的意境”。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