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gangduoyuanwenhuaQuangangduoyuanwenhua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8939673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uangangduoyuanwenhuaQuangangduoyuanwenhua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QuangangduoyuanwenhuaQuangangduoyuanwenhua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QuangangduoyuanwenhuaQuangangduoyuanwenhua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QuangangduoyuanwenhuaQuangangduoyuanwenhua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QuangangduoyuanwenhuaQuangangduoyuanwenhua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uangangduoyuanwenhuaQuangangduoyuanwenhu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uangangduoyuanwenhuaQuangangduoyuanwenhua(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泉港 历 史校本 课 程Quangangduoyuanwenhua Quangangduoyuanwenhua泉港多元文化泉港第五中学历史教研组 编二零零八年十二月2编委:陈庆洪、张佳荣、林尾龙、郭文涛、郑国辉、邓辉、郭锡和、赖明泉、林元霞、郭惠聪、史学杰、陈江涛、陈春华、陈冬妹、李丽英3目 录第一篇 泉港历史概况第 1 节 泉港名称的由来第 2 节 泉港的历史改革 第 3 节 泉港新时期的发展第二篇 泉港文化的多元化第 1 第 泉港传统民俗1、泉港民俗简介132、泉港民间演艺273、泉港北管概述304、泉港缠足习俗33第 2 节 泉港宗教风俗1、泉港的妈祖崇拜362、黑面妈祖信众多37第 3

2、 节 泉港历史人物1、卢琦402、朱汉膺413、庄重文43第 4 节 泉港民居庙宇1、前黄“土楼”452、土坑刘氏古民居群493、灵 慈 宫55第 5 节 泉港旅游胜地1、圭峰塔622、惠屿风光643、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67第一篇 泉港历史概况第 1 节 泉港名称的由来4泉港地区原称“肖厝” 。肖厝原是惠安县北部南埔镇辖正席的一个渔村,因村口之湄洲湾开然良港“肖厝港” 而著名。在国际航运图标上,肖厝是闽东南的一个重要标点。1996 年 4 月 21 日,为加快原惠安县北部地区作为福建省的重要石化基地的开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原肖厝镇的基础上设立泉州市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为泉州人民政府派出

3、的正县级行政机构,统一管理协调区域内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务。因“肖厝”这个地名古俗且小气,又因方言“ 肖厝” 音同烧厝,既容易误会,也不好听,所以“ 肖厝” 若再作为区名显然是不适宜的。为加快石化基地的开发建设,1999 年,肖厝党工委、管委会申 报设 立“ 湄港区”。又因为“湄港” 极易使人误认为是湄州湾,会与莆田管辖区域混淆,遂作罢另拟新名。考虑到肖厝港是泉州市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称为“泉港 ”更为妥切,因此以“泉港” 定名。后来市里就以“ 泉港” 作 为新区区名上报审批。因肖厝港地处湄洲湾南岸港区,是终年不淤不冻的良港,可建造一至三十万吨码头的深水岸线达 5.5 公里,是泉州市乃至福建

4、省开发潜力最大的港口和经济新增长点,因此,2000 年 4 月 12 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泉港区,成为泉州市直辖的新区。同年 12 月 28 日,泉港区正式挂牌成立。第 2 节 泉港的历史改革1981 年,曾在涂岭镇松园村山坡上和芦朴(原称路打)村坡地上发现石锛和狩猎用的石箭簇,又及陶片等。1987 年在芦朴村后埔自然村蚁山(又名艾山、行山)发现了轰动一时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生活年代约在商周时期),找到陶器、石锛等一批文物。说明泉港地区在文献记载以前,已经有了先民居住,他们应属于闽越族的一支。5夏商两代,今泉港区域划属扬州。西周至东周初期,泉港属七闽地。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泉港属越国地。周郝王

5、九年(公元前 306 年)前后,越亡,泉港属楚国地。公元前 221 年,秦王赢政扫平六国,统一全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泉港属闽中郡辖地,为闽越族元诸所领。汉初,泉港属闽越王国,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 112 年),废闽越王国后泉港改隶会稽郡治县。东汉献帝建安元年(196 年)属侯官都尉辖地。三国时,吴国景帝永安三年(260 年)后泉港属建发郡东安县地。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 年)后属晋安郡。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 年),晋安郡王林禄甍后葬九龙岗,即今涂岭镇龙头岭闽林始祖陵。此为研究“ 晋人衣冠南渡”的 历史提供了有力的 实物佐证。南北朝时,南朝宋泰始四年(468 年)改晋安郡为晋平郡,泉

6、港属晋平郡。梁武帝天监(502-519 年)中,析晋平郡地置南安郡,泉港属南安郡南安 县。隋朝时属泉州(州治在福州)南安县地。唐玄宗开元六年(718 年),准刺史冯仁智之奏请,析南安县东南十五个里置晋江县, “以其地临晋江,故取为名。 ”泉港为晋江县属地。为加强管理,晋江县在县东北增设一个官署(在今前黄镇古县村),以治理今惠安、泉港等地。五代十国时,泉港属闽国辖地。南唐保大三年(945 年),即闽南王延政天德三年,闽 国为南唐所灭,泉港属清源军晋江县。北宋太祖乾德二年(964 年),清源军改为平海平,泉港属焉。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981),李椅为泉守时,析福建路晋江县东乡十六个时置县,取 “以

7、惠安民” 之义称为惠安县。县署由古县迁至今螺城镇。即俗称“太平兴国间 ,古县迁惠安”。全县设 3 个乡,今泉港区域内设一乡五里,即城6山乡、领崇德、德音、光德、待贤、民苏等 5 个里。自此,泉港一直 归属泉州府惠安县管辖,到 1996 年肖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成立止,历时 1015 年。元、明、清时今泉港区域内设忠恕乡, 辖德音、光德、待 贤、民 办等 4 里,下设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等 8 都。中华民国初泉港属厦门道惠安县。1933 年“闽变” 期间,属“中华共和国”兴泉省惠安县,1935 年 8 月,行保甲制,惠安县分 8 个区,泉港区域设坝头、涂岭两区。1943 年裁撤区公

8、所,泉港区域设山腰、坝头、涂岭 3 个乡。1949 年8 月 18 日,山腰盐警起义,泉港地区解放。 23 日,惠安县城解放。9 月 5 日,惠安县人民政府成立,泉港属焉。第 3 节 泉港新时期的发展1、概述泉港区位于福建中部沿海的湄洲湾南岸,东经 11841至 11001,北纬2503至 2515,惠安、洛江、仙游接壤。泉港与福州、厦门分别相距 100 多公里,地处福州港、厦 门 港两个对台直航口岸的中间点,是闽东南海陆交通的重要通道。泉港区肖厝港与上海港相距 540 海里,与广州港相距 510 海里,距台湾基隆湾 174 海里,距高雄港 194 海里,是我国东南海上航线的中心点。泉港区辖南

9、埔、界山、后龙、峰尾、山腰、前黄、涂岭 7 个镇压和国营山腰盐场。 辖区 陆地面积 321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119.6 平方公里,总人口 36 万多,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泉港区拥有“中国少有、世界不多 ”的天然良港,目前已建成一批以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大工业项目,自 1996 年 7 月成立泉州市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和 2000 年 12 月建制成立泉港区以来,截至 2001 年 11 月,累计有 400 个项目落户泉港区,其中超 10 亿元项目 2 个,超亿元项目 6 个。7区内现有年加工原油 40 万吨炼油厂 1 座、7 万吨聚炳烯厂 1 座、5 万平方米低温液化气

10、库 1 座。储备量 3 亿斤的中央直属粮食储备库已投入使用。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的 4 万吨烧碱、2 万吨环氧丙烷和聚醚已建成试投产,汕头海洋集团的 10 万吨聚苯乙烯工程正在建设中。泉港区是国家规划建设中的全国六大石油化工基地之一和四大国际货运中转中心之一。这里将建成福建省石化支柱产业龙头地区、海峡两岸石化产业全作示范区、世界级规模四大通用塑料基地。至 2010 年,建成以石化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 展,功能齐全, 设施完善,格 调高雅的现代化花园式滨海港口城市。2、隶属宋太平兴国六年(981 年),拆晋江东北 16 个里置惠安县,泉港区隶属惠安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 年),升

11、泉州为泉州路,泉港区隶属泉州路惠安县。大德二年(1298 年),改泉州路为泉宁府,泉港区属泉宁府惠安县。明洪武二年(1369 年),改福建的八路为八府,置泉州府,泉港区属泉州府惠安县。清承明制,最高一级行政区称省。泉港区属福建省泉州府惠安县。民国元年(1912 年), 实行省、道、 县三级地方政制,惠安隶南路道,泉港区属南路道惠安县。民国 3 年南路道改厦门道,泉港区属厦门道惠安县。国民 16 年,废除道制,改为 省、 县两级 制,惠安 县直隶福建省,泉港区隶属福建省惠安县。民国 23 年 7 月全省划为七个行政督察区,泉港区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 年 9 月 9 日,惠安县隶属福建省第五

12、行政督察区,泉港区亦属该行政督察区。1950 年 4 月改属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惠安理县。9 月,归8属晋江地区专员公置惠安县。1955 年 4 月改隶晋江专员公署惠安县。1967 年6 月 30 日归属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惠安县。1968 年 9 月改属福建省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惠安县。1971 年 7 月改属福建省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惠安县。1978 年 3 月改属福建省晋江地区行政公署惠安县。1986 年 1 月,撤销晋江地区,泉州市升级为地级市。此间,泉港区均属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1996 年 4月,泉港区从惠安县划出,建制成立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系泉州市派出机构。2000 年

13、 4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泉港区,2000 年 12 月,泉港区人民政府挂牌成立,归属福建省泉州市。3、行政区划宋太平兴国六年(981 年),惠安县领 3 乡,泉港区为东北城山乡。庆历八年(1048 年),惠安县定为 18 个里,仍领 3 乡。泉港区领崇德、德音、光德、待贤、民苏 5 个里,熙宁年间(1068 年-1077 年),行保甲法,惠安县分为 34 都。元贞元年(1295 年),惠安县改为 4 乡:文质、行满、忠恕、信义,仍为 18里,34 都。泉港区 为忠恕 乡。明初至正统间(1436 年-1449 年),泉港区属惠安北忠恕 乡,辖德音里,领六、七都(今山腰、前黄)和八都(今后龙、峰尾

14、);光德里,领九、十都(今南埔);待贤里,领 十一都(今涂岭);民苏里,领十二、十三都(今界山),共 4 里 8 都。清初沿旧制。民国初年,行政区划仍沿用清制。民国 17 年(1928 年),开始设区公所,惠安县分为 12 个区,泉港有涂岭、山腰、坝头 三个区。民国 23 年(1934 年),惠安县改编为 10 个区,泉港有涂岭、坝头两个区。民国 24 年 8 月,惠安划为 8 个自治区,泉港区为第五自治区。9民国 25 年 5 月,成立区署。惠安县缩编为 4 个区署,泉区为第三区署。民国 30 年,惠安县分为 3 个区公所,泉港区属第三区公所,区公所设在涂岭,辖涂平 乡、添大乡、柳南 乡、梅

15、东乡、梅峰 乡、 坝头乡、郭峰乡、山腰乡、尾山乡。民国 32 年,撤区公所,惠安县编为 16 个乡镇,泉港共有山腰乡、坝头乡、圭峰乡、涂岭 乡、梅 东乡 、天 马乡。民国 36 年 5 月,惠安县重新整编保甲,划分为 4 个镇 12 个乡,泉港区有锦凤乡、圭峰 乡、梅 东乡 、天 马乡、涂岭乡。民国 36 年(1947 年)2 月泉港区乡镇区划表乡镇名称 镇凤乡公 所 圭峰乡公 所 梅东乡东 所 天马乡公 所 涂岭乡公所等级 甲 丙 乙 乙 乙保数 14 9 7 10 11辖保 保户岩峰、锦塔、锦石、锦山、锦川、凤阳、凤林、凤山、凤安、后张、前黄、三朱、普安、香芹诚中、诚实、诚朴、华音、峥嵘、奎壁、荷池、获州、莲山肖厝、沙格、青龙、外厝、涂山、三川、鲁峰九峰、玉湖、狮东、东凉、大槐、天湖、天竺、南埔、岭头、凤翔涂岭、松洲、大同、桑田、东寨、义岭、界山、承天、菱溪、驿坂、衡山甲数 184 134 141 154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