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长征Word文档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71834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长征Word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1、长征Word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1、长征Word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1、长征Word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1、长征Word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长征Word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长征Word文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七律 长征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全诗内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关键句指导学生认真朗读,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2.结合全诗内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1 情境导入,铺垫情感同学们,当代著名诗人雷雁抒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孩子,这个词语对于你们,是不是已经陌生?因为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那时,你们的爸爸也许还没有出生。这个词是用血和火写成的。铁流滚滚,蜿蜒过中国版图上十二个省;从井冈山

2、到陕北,闪闪红星照耀着艰苦的历程。”这个词就是长征。(板书:七律长征)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伟人的足迹,走进历史,走进长征。2、初读诗歌,感知情感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不多字、不少字、不误字,字字响亮。2、指名读,相机正音。(逶迤、磅礴、岷山)3、齐读,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二、熟练朗读,互动释疑。(一)理解诗意,积蓄情感过渡:相信大家理解了诗的意思后,感受会更具体、更深刻。1、轻声读,在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下面做记号。2、与同桌交流,把你的理解讲给他听,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讨论。3、全班交流。远征:长途行军等闲:找近义词平常、普通(叠词: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五岭:地处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3、四省边境的五座山岭。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板书:)乌蒙: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的乌蒙山。磅礴:气势雄伟、高大险峻。(板书:)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两句比喻句,如果让你在这两个句子中分别加上比喻词“像”,你会怎样加?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连绵起伏的五座山岭像翻腾的细小浪花,高大险峻的乌蒙山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横跨两岸的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思。读着这两行诗,你有什么感觉?(对仗工整、韵律感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千里: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一望无际、

4、一望无垠、无边无际,目之所及都是皑皑白雪。)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一望无垠,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喜笑颜开。4、现在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了吗?说给你的同桌听。5、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首诗歌,想想:现在读这首诗,你又有什么感受呢?6、齐读,要读出你的理解,读出感情。三、品赏诵读 ,互动解疑读得真好!再看看这首诗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1、默读课文,关注诗句中的字。2、“暖”、“寒”?仅仅从这两个字中知道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吗?这样理解对不对?为什么?联系拓中巧渡金沙江和同中的飞夺泸定桥想想。3、小组合作,汇报结果。巧渡金沙江,我们是智取,红军靠七条小船,经过七天七夜,全部安全渡过了金

5、沙江,伤亡很小。夜晚,两岸燃起的熊熊火光,照亮了江面,照红了红军战士的脸庞,照暖了领袖毛主席的心,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路。(板书:金沙江的水流)强渡大渡河,我们是在九死一生的危急关头背水一战,伤亡惨重。每每想起枪林弹雨中的十几根铁索,我们心生寒意;每每想起死难的烈士,我们万分悲痛。但是,我们挺过来了。(板书:泸定桥的铁索)更让人欣喜的是,我们翻过了一望无垠,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岷山,胜利完成了让世界人民震惊、令世界人民敬佩的长征!(板书:白雪覆盖的夹金山)4、齐读(板书:红军、细浪、泥丸、暖、寒、喜、只等闲)四、拓展泛读,启思归疑1、借助板书,配乐背诵2、小练笔:吟诵着伟人毛泽东的这首七律 长征,

6、你现在又有什么感受呢?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3、交流、修改巧渡金沙江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 年 4 月 28 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935 年 5 月 3 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未说,翻山越岭日夜兼程 180 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

7、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 36 名艄公。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从 5 月 3 日至 9 日,在 7 天 7 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 7 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 9 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

8、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5 月 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 5 月 9 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1935 年 5 月 3 日,军委干部团夺下皎平渡,在 7 天 7 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 7 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 8 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牵制敌人兵力,并于 5 月 9 日在树节渡顺利渡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1935 年 5 月 25 日,一方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

9、不舍,形势十分严峻。当急之下,于 5 月 26 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汇报后,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 、 5、9 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5 月 28 日,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命令:“ 王开湘、杨成武: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接令后红四团后昼夜兼行 24

10、0 华里山路,于 29 日晨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 23 名夺桥突击队。下午四点,23 名勇士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

11、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 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新中国十

12、大开国元帅,其中就有七位元帅长征时经过了泸定桥。当时在激战后的泸定桥上,刘伯承元帅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感慨万千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朱德总司令在长征回忆中题词“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的诗句,充分说明了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艰险与壮烈。 1935 年 5 月 25 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 4 团第 2连连长廖大珠等 22 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

13、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比起红军强行军创造的奇迹,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早已为人们熟知,然而,在二十二个勇士中,如今只有五个人的名字被后人得知,其余的大多数人,我们甚至连他们的名字是什么都已不知道。 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的名字,是因为战士报一八六期上的记载而被后人得知。然而,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的名字,却没有得到这样幸运的记载。 同为红一军团所属的部队,为什么红一军团政治部编印的战士报只登载了 17 勇士的名字却没有登载 22 勇士的名字?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心中的一个困惑。王永棉老人给出了这样的猜测:目前人们所能找到与红军大渡河战役有关的战士报,只有 193

14、5 年 5 月 26 日出版的第一八四期和 1935 年 6 月 3 日出版的第一八六期,它们的原件都收藏于中国军事博物馆。强渡大渡河战斗是 5 月 25 日打响的,而飞夺泸定桥战斗是 5 月 27 日打响的。一八四期战士报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前一天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的战斗,而到了一八六期战士报,内容已经是介绍大渡河全部战役的情况,头条标题就是大渡河沿岸胜利的总结。这样我们自然就可以想到,这中间一定还有战士报第一八五期,而且这张报纸的内容差不多可以肯定就是介绍飞夺泸定桥的战斗。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合理地猜想,飞夺泸定桥 22 勇士的名单就登载在一八五期的战士报上?而一八六期战士报登载十七勇士的名单,

15、是对一八四期战士报应该登而未登的内容的一个补充? 这仅仅只是一个猜测。当然,也存在着另外的可能,就是因为报纸版面所限,它们来不及去登载那 22 个勇士的名字了。战士报第一八五期已经缺失,给红军历史研究带来太多的问号。 二十二名勇士是怎么选出来的? 事实上,关于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到底是 21 名,还是 22 名甚至是23 名,也不是完全清楚的。比如一八六期的战士报,上面写的就是“二连 21 个英雄首先爬铁链冒火过河”。现在,根据时任红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将军发表在星火燎原上的著名回忆文章飞夺泸定桥,人们把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定为 22 名。 1986 年,王永棉在泸定县委派下,赶赴北京拜访当年红四团党总

16、支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铁道兵司令部副司令员的罗华生将军。罗将军告诉王永棉,当年的 22 勇士,是他亲自到二连挑选出来的。当时他挑人的标准是,凡是干部,包括连长、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及排长,首先要挑出来。曾经是战斗英雄的,比如在渡乌江战役中立过功的,也要挑出来。平时作战勇敢的,挑出来。挑选出来的人,必须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起码也要是入党入团积极分子。突击队的任务是二连连长廖大珠抢下来的,就由廖大珠担任突击队的队长。 1985 年,泸定县筹备“飞夺泸定桥” 胜利 50 周年纪念庆典,王永棉受县里委派赴北京邀请杨成武将军参加庆典,曾当面向杨将军询问有关二十二勇士的线索。杨将军告诉王永棉,当年战事非常紧张,打完泸定桥,部队又继续向前打,二十二勇士的名字没有来得及记下来。后来在长征路上,他们多数同志都先后牺牲了。当时,杨成武将军说到这些时,情绪十分激动,他一遍一遍地呼唤我的 22 名勇士,你们在哪里,在哪里啊,说着说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