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三期末汇编.文学类文本.教师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71567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三期末汇编.文学类文本.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高三期末汇编.文学类文本.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高三期末汇编.文学类文本.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高三期末汇编.文学类文本.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高三期末汇编.文学类文本.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三期末汇编.文学类文本.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三期末汇编.文学类文本.教师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高三期末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1 / 14高三期末汇编之 2015 文学类文本阅读海淀半亩缤纷惊天下我说的半亩,是没有水分的半亩,然而在这狭窄的半亩之内,却好似扎扎实实地安放了几十亩的山水花草与亭台楼阁,缤纷一片,叫人惊疑,惊喜乃至惊叹。 走入位于杭苏之间的这一方水乡,走入这个仅有半亩大小的“锄经园” ,我正正经经地领教了“美在方寸”的妙不可言。你看,半亩大小的园子,竟有的亭台楼阁三座,劈面而来的连绵假山,竟拥有迷宫似的三个出口;而类似颐和园长廊的那道精巧的沿壁回廊,又地贯通于整个园子;花树杂陈,藤蔓交错,莺飞草长,满眼缤纷。走进半亩“锄经园” ,犹入世外桃源,扶栏而望,好

2、不惬意!低头一看,这半亩的锦绣虽不见波澜涌动,而脚下长廊之起伏,又分明给你上桥下桥的感觉,在廊桥顶端探目而望,真似见着一条清澈的溪泉一直伴假山而行,径往园中北首的“四面厅”而去,侧耳倾听似有活泼泼的波光粼动之音。这半亩大的珍珠似的“锄经园” ,正是号称“徐半镇”的清代儒商商居两用的“师俭堂”大宅院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这“师俭堂” ,总面积两千五百平米,大小房屋 150 间,集河埠、商铺、街路、厅堂、内宅、花园、下房于一体;三面临水,前门上得轿,后门下得船;墙根一摸,手掌上就有了历经 140 余年的青苔。我前前后后走了半日,惊叹这座水乡大宅院独具匠心的设计:里里外外竟配饰了精美繁复的砖雕、石雕、木

3、雕与漆雕,竟采纳“西洋元素” ,到处装置晶莹剔透的五彩窗玻璃。 “师俭堂”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可谓实至名归。这精彩万分的“师俭堂” ,真可谓“方寸锦绣” ,街中建宅,宅内含街,楼上房仓,楼下铺面,六进大院,层层精彩,囊括了江南深门大宅的品格,集“宅文化”机巧于一身。“师俭”二字源自史记的“后世贤,师吾俭” , “师俭”体现了这个富甲一方的“徐半镇”的深谋远虑,也说明了他的生财之道。 “锄经”二字则取自汉书中 “带经而锄” 。 汉书 中记载,曾与司马迁等制定太初历 的倪宽,常把经籍挂在锄钩上,有空即读,锄禾兼锄经。赫赫有名的“师俭堂” ,位于震泽镇的中心。 “震泽”说起来,名动天下, 史记中就

4、有关于“三江既入,震泽砥定”的大禹治水的记载,震泽镇内遍布“禹迹桥” “砥定桥”等古迹,我们一不留神就拂着了大禹的衣袖;而功成名就的范蠡也弃官在这里隐居,古镇上至今还静卧着一座令人遐思联翩的“思范桥” 。这个镇子在宋绍兴年间便有了建制,到了清光绪年间,小镇所生产的湖丝上品“辑里丝” ,竟然占了全国生丝总产量的 1/15,那时皇帝的龙袍要是不用“辑里丝”来纺绝对是不行的。其实,这个震泽小镇,对于全国而言,不也是个“半亩缤纷”的示范之地?如此小小的镇子,竟然自古便为著名的江南米市,竟然拥有历代诗人争相歌咏的“八大景观”等胜迹 23 处,竟然吸引了春秋名臣范蠡、唐代诗人张志和与陆龟蒙先后来此归隐,于

5、今留下“范蠡钓台” “张墩怀古”等遗迹;这个小镇在历史上竟然出现过进士 15 人,还走出了清代“学究天人”王锡阐、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施则敬、 “两弹一星”功勋杨嘉墀。当今,这个小小的镇子,竟然在麻纺、蚕丝被、镇流器、香精香料等 10 个产业领域,制定出十项国家标准。所谓“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 ,震泽伸手一牵,就牵住了行业的牛鼻子。震泽的概念,就是“方寸奇迹”的概念。看来,半亩缤纷,是一种风光,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文化。2015 高三期末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2 / 14(取材于黄亚洲同名散文)20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章第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6、起起伏伏 高高低低 逶逶迤迤 B起起伏伏 逶逶迤迤 高高低低C逶逶迤迤 起起伏伏 高高低低 D高高低低 起起伏伏 逶逶迤迤21.古人的宅院、园林名称中,常蕴含着主人的追求和希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师俭堂” “锄经园”中寄寓着主人的哪些修身齐家之道。 (分)22.在 两段文字中,作者对震泽的介绍充满赞美之情,可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概括为“” “” 。 (2 分)23通读全文,解说题目“半亩缤纷惊天下”中“缤纷” 的丰富内涵。 (分)20 (3 分) D21 (6 分)要点:奉行节俭,子孙贤德,节俭继世(3 分) ;辛勤劳作,勤奋读书,修身养德,耕读传家(3 分) 。意思对即可。22.(

7、2 分)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每空 1 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23 (6 分)要点:“缤纷”形容半亩锄经园里营造出美丽多姿的风景(1 分);反映出师俭堂规模宏阔、设计精美繁复、集江南宅文化于一身(2 分)和震泽小镇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等特点(2 分);包含了作者对“方寸之地”富有美丽风景、处世哲学、丰厚文化内涵的赞叹之情。(1 分)。西城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1 题。雕不出来不记得是哪一年了,杨振宁教授跟我闲谈时说:“雕刻人像要雕得比本人的尺寸大,如完全照本人的原尺寸,不但不会逼真,反而会显

8、得小了。熊秉明要为我雕一个像,把我们从几岁开始就在一块儿的感情全雕进去。 ”他的神气,很是希望这座像能雕成。说这话时,他六十岁左右。受他这几句话的影响,我想起从前在旧金山,见到孙中山的雕像,那像小得出奇。那是当时的华侨为尊崇孙中山才按照标准的尺寸雕成的。雕成这样小,绝不是故意的,只是不知道雕刻其实不是科学,而是艺术。如果像科学似的,丝毫不差地按尺寸雕出就不生动了。我又想起在费城的富兰克林的雕像来。那是富兰克林刚到费城的模样,好像是个穷学生夹着一包书,匆匆赶路的打扮。我站在那座铜像面前,为那风神所吸引,不想走。回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宿舍后,心里还在兴奋,竟不能自已。念及此,我不禁暗暗叫着:“杨

9、振宁这位专讲精确的大科学家,他的雕刻理论也这么精彩!”后来,我又去拜访杨振宁。劈头一句:“杨先生,熊先生替你雕的像,雕好了吗?”杨教授望着窗外,有些凄然地说:“没有雕出来。 ”我比他还要期待看到这个雕像,所以就更觉得失望,只好告辞。前几个月看报,杨教授自几岁时就要好的朋友熊秉明逝世了。从报上看到熊秉明的作品,是鲁迅的像,原来是铁雕,把鲁迅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神气雕出了几分,至于“俯首甘为孺子牛”则不大看得出来。也许“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对自己的期许,从他本人的相貌上根本看不出来。我想杨振宁的雕像,熊秉明一定非常努力地雕过,但结果是没有雕出来。怎么把从七八岁到七八十岁七十多年的交情都雕进去?这

10、个目标可能根本不能求之于雕刻。 “观古今于须臾” ,是东方的辞赋上说的;“刹那即永恒” ,是西方诗篇上说的。也许熊秉明还达不到这个境界,况且即令可致,亦不可求。也许不知操过多少次刀,弯过多少次铁杆,也许2015 高三期末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3 / 14人像都已成形了,但自己左看右看,均不满意,就告诉杨教授说:“我雕不出来,也决意不雕了。 ”其实,岂止雕刻如此,艺术创作皆如此,最深切最深厚最珍贵的也许均不可求。想起了我与杨教授初识的情形。杨、李获得诺贝尔奖前夕,我在宾大正念书,忽闻杨振宁来演讲。我约了同学斯乃德。这个同学是电机系的,还不知道杨。刚在厅内坐下,斯乃德望着讲台上惊讶地说:

11、“啊!这位杨博士可真漂亮呀,为何不到好莱坞走走,一定立时被星探发现。 ”我以为他开玩笑,但他的确是严肃而诚实的。杨教授确实漂亮,那两道目光如闪烁的星光。斯乃德仍在惋惜:“可惜呀可惜,你看,只是呀他太用功了,背有一点点驼了。 ”三十多年以后,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发展电子系,杨振宁来了。我介绍这位贵宾时说:“诸位同仁,我初次见杨教授时,觉得他像电影明星。二三十年后,现在大家看,他依然像电影明星!现在改行,犹未为晚!”我同学当年说的是实话,我引他的话,也是实话。二二年,台湾出了一本杨振宁传 。我打开来看,图片几乎都是杨教授提供的,第五十六页是杨教授小时候的照片,他的父亲在后面题了字:“振宁似有异禀,吾欲

12、字以伯瓌”下面有著者的说明:吾欲字以伯“怀” 。为谨慎起见,我给妻子打了个电话:“杨振宁的字 ,可能是伯怀吗?”妻子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一定是伯瓌 。 ”她接着又说:“瓌这个字通瑰奇的瑰 ,多出现在赋里面。比如曹子建的洛神赋有瓌姿艳逸,仪静体闲的句子。从外在看是美丰仪,从内在看自然是异禀了。 伯是长子,父亲在端详十二岁长子的相片,愈看愈心动,而欲字以伯瓌 ,其期许多深啊!”有些像,雕不出来,也许不是坏事;有些传,写不出来,也许也不是坏事。(取材于陈之藩雕不出来 ,有删改)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A文章标题“雕不出来” ,尽管用语通俗,却内涵丰富,既关乎艺术,

13、又关乎人生。B首段提到杨教授对为自己塑像一事的期待,为后文写他的凄然和我的失望铺垫。C熊秉明未能雕出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是出于他擅长的铁雕的局限。D “观古今于须臾” “刹那即永恒”意在表现作者的审美观和对雕塑家的最高要求。E文中多处引用了人物的对话,给人较强的现场感,令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19根据文意,概括第段“他的雕刻理论”指什么。 ( 4 分)20全文来看,作者在第两段记叙“我与杨教授初识的情形 ”有何作用?(5 分)21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有些像,雕不出来,也许不是坏事;有些传,写不出来,也许也不是坏事”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5 分)18 (4 分)C D 评分标

14、准:本题 4 分,选对一项给 2 分。19 (4 分)雕塑不是科学而是艺术,应该有所放大,突出人物的风神,以求生动。评分标准:每个要点 1 分。仅照抄原文“雕刻人像要雕得比本人的尺寸大,如完全照本人的原尺寸,不但不会逼真,反而会显得小了” ,只给 1 分。20 (5 分)意在表现杨教授年轻时外表的漂亮,以及其内在的勤奋与用功;承接前文相貌刻画在艺术作品中相对易于表现的意思,表明没有雕出来杨振宁的原因应该是最深切最深厚最珍贵的东西难于呈现;以回忆初识杨教授时对其外在内在多方面感受表明对杨教授的艺术呈现之难,引出下文对杨振宁传未能准确、全面地表现人物做铺垫。评分标准:每答出 1 个要点,给 2 分

15、;答出 3 个要点,给 5 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能够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2015 高三期末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4 / 1421 (5 分)杨振宁像没有能够雕出来,因为雕像这样的造型艺术远不能表达他给人的最深切最深厚最珍贵的感受;杨振宁传没有能够真正写出杨振宁的风采,因为一般学识与文字远不能深刻呈现杨振宁个人的天赋异禀。这样的无奈与遗憾的存在,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生活中一些人事的美好与可贵。 (或“一些美好的东西值得期待” “一些复杂的东西尚存在进一步品味的空间”等) 。评分标准:本题 5 分。两个分句意思的把握,各 2 分;作者的感悟、认识,1 分。意思对即可。东城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2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1 题。书香何来文学阅读对于一个民族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总是说要“建立书香社会” 。书籍,真的是有香味的吗?一般来说,我们年轻的时候,闻到的书香更多也更浓烈一些许多人还记得好不容易得到一本书,喜欢得不得了,除了看,还要不断地嗅,觉得它真的是香极了。那时将纸页贴在鼻子上闻到的美好气息,并不完全是一种错觉。墨和纸张纤维的气息,那来自于原野大地的气质被提留出来,吸进了肺腑,令人兴奋而愉悦。纸和墨都是好东西,是大地上长出来的阳光下的生命。大地上的植物经过很多环节,最后转化为书,也等于是另一种形式的开花结果。它的香味更深地藏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