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烛之武退秦师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6269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烛之武退秦师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烛之武退秦师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烛之武退秦师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烛之武退秦师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烛之武退秦师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烛之武退秦师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烛之武退秦师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分值:60 分)一、基础知识(12 分,每题 3 分)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贰于楚(r)氾南(而出( 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 为晋君赐矣(君焦、瑕( 不阙秦(肆其西封( 杞子(守( 逢孙(共其乏困( 朝济而夕设版焉(其所与( 不知(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见:拜见B吾不能早用子 用:重用C朝济而夕设版焉 设:建立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如果没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敢以烦执事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行李之往来D子犯请击之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烛之武退秦师 阙秦

2、以利晋B越国以鄙远 秦军氾南C既东封郑 与郑人盟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君之薄也二、文本阅读(20 分)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全文,回答 58 题。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赏赐C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D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亲附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 分)()结合全文,谈谈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技巧和说辞技巧。(6 分)答:_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 分)译文:_(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

3、力而敝之,不仁。(3 分)译文:_(3)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2 分)译文:_三、类文阅读(18 分)阅读下文,回答 913 题。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然。 ”王曰:“仪之言果信矣。 ”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

4、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居秦期年,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过梁,欲见犀首。犀首者,魏之阳晋人也,与张仪不善。犀首谢弗见。轸曰:“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 ”犀首见之。陈轸曰:“公何好饮也?”犀首曰:“无事也。 ”曰:“吾请令公厌事可乎?”曰:“奈何?”曰:“田需约诸侯从亲,楚王疑之,未信也。公谓于王曰:臣与燕、赵之王有故,数使人来,曰“无事何不相见” ,愿谒行于王。 王虽许公,公请毋多车,以车三十乘,可陈之于庭,明言之燕、赵。 ”燕、赵客闻之,驰车告其王,使人迎犀首。楚王闻之大怒,曰:“田需与寡人约,而犀首之燕、赵,是欺我

5、也。 ”怒而不听其事,齐闻犀首之北,使人以事委焉,犀首遂行,三国相事皆断于犀首。轸遂至秦。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恶:厌恶B不出闾巷而售者 售:买入C吾请令公厌事可乎 厌事:做很多的事D行道之士尽知之矣 行道:推崇道义10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 分)()1下列各项中全都属于表现陈轸游说才能的一项是(3 分)()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

6、。 ”A B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陈轸面对秦王的质问,肯定张仪的看法,是以退为进,体现了游说之士的权谋机变。B陈轸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取譬设喻,言之成理,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进而善待他。C陈轸、张仪、犀首都是能够倾邦覆国的说客,相互之间争宠妒能,挑起了许多纷争。D经过陈轸的精心策划,使本无所事事的犀首一时垄断了燕、赵、齐三国的相国事务。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3 分)译文:_(2)公请毋多车,以车三十乘,可陈之于庭。(3 分)译文:_四、语言运用(10 分)14 烛之武退秦师将烛之武写得栩栩如生,请概括其事迹并简要点评。(60 字左右)(5 分)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_15为了促进师生更平等、更融洽地交流、沟通和互动,老师和他的学生在新浪网开通了微博群,经常围绕一些话题,展开激烈的交锋。今天他们又围绕“微博利大于弊”还是“微博弊大于利” ,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如果你是参与其中的一名学生,你会支持哪一方?请简要说明理由。(5 分)答:_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答案解析】1CA 项鄙 项薄 项济 2C设:设置、安排。3DA 项古义: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旧时俗称仪仗。B 项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C 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