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提质重心下移努力实现基本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8517661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容提质重心下移努力实现基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扩容提质重心下移努力实现基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扩容提质重心下移努力实现基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扩容提质重心下移努力实现基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扩容提质重心下移努力实现基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扩容提质重心下移努力实现基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容提质重心下移努力实现基本(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扩容提质 重心下移 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清远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自评报告清远市人民政府(2014年6月)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是我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提升我市教育综合实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重大战略决策。2010年12月制定的清远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2013年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近年来,我市以“创强争先”为抓手,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中心区域带动战略、教育资源下移战略、强师兴教战略、以质图强战略、教育统筹战略等六大战略,深化教育改革,扎实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2、和质量提升,教育创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概况清远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辖清城、清新2区,佛冈、阳山、连南、连山4县,代管英德、连州两个县级市。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09万人,是广东省地域最大的地级市和少数民族主要聚2居地。清远是一座新兴而充满活力的城市,“珠三角后花园”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建市26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全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 1093亿元。我市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并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漂流

3、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奇洞之乡”、“中国英石之乡”等称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1996年实现“普九”,2010年提前一年实现“普高”。目前,全市有高等院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和民办中职学校)21所,在校生6.7万人;普通高中30所(含民办普通高中),在校生7.96万人;义务教育学校486所,在校生40.83万人;幼儿园508所,在园幼儿13.6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1130人。全市有7个县(市、区)建成省教育强县(市、区),占总数的87.5%,有63个镇(乡、街道)建成省教育强镇,占总数的75%。全市各级各类教育

4、呈现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开始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成效(1(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狠抓各项工作落实,3扎实推进教育事业发展。1.以先进理念谋划教育发展。教育是民族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推动创新、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为民谋福祉作为第一追求,把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作为最大

5、的民生实事,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认识到实施“桥头堡” 战略,继续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环珠三角高端产业成长新区、生态宜居名城和珠三角北缘的门户城市,必须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迅速提升我市教育整体实力,大力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2.以科学规划引领教育发展。发展教育,规划先行。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把教育发展纳入清远市城市

6、总体规划(2010-2020 年)方案,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着眼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现实的教育需求和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格局,先后制定实施清远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清远市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 年)、关于调整清远市中心区域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布局的决定、中共清远市委、清远市人民政4府关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见、清远市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划、决定和方案。通过顶层设计,绘制清远教育改革和发展蓝图。特别是近年来,通过调整市中心区域管理体制和学校布局,明确市、区、镇(街道)三级政府的办学职责,大力推进市中心区域教育扩容提质,实

7、现市中心区域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大力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大力发展公办学前教育,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全市教育南北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均衡优质发展,逐步实现从量的普及到质的提升的新跨越。3.以超常的投入保障教育发展。我市各级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切实做到“两个提高” 和“三个增长” 。近 3 年,全市财 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比例和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比例逐年提高 1 个百分点以上,全市教育财政拨款增长分别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县(

8、市、区)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必须每年增加1 个百分点以上;城市教育费附加必须全额用于教育;农村税费改革省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不得少于 40%;每年新增财力用于教育的比例不少于 10%。按规划,我市创建省教育强市需投入资金 43 亿元,目前已投入 38.55 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3.8 亿元用于奖补县镇级“创强” 和市直学校改造升 级。为加快推进我市教育均衡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2013-2016 年,全市投5入 13.4 亿元用于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其中 2013-2015 年,全市投入 7.2 亿元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使义务教育学校 100%实现标准化。教育经费的超常

9、投入,有力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进程。(二)实施中心区域带动战略,引领教育优质发展。我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实施“桥头堡” 发展战略,加快市中心区域扩容提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的均衡协调发展。2012年7月,市人民政府制定关于调整清远市中心区域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布局的决定。通过加强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高昂市中心区域教育龙头,打造清远教育品牌,辐射、带动全市教育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1.改革办学体制,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调整学校管理权限,理顺市中心区域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市、区、镇(街道)三级政府办学职责。将市中心区域高中阶段学校调

10、整为由市投入、建设和管理。健全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 的管理体制,市中心区域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由清城区及其所辖的镇(街道)两级投入、建设,由区管理。各镇(街道)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纳入本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担负起区域内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办学主体责任。通过改革办学体制,理顺管理权限,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提高了各级政府特别是镇(街道)政府的办学积极性。近两年,市、区、镇(街)三级政府的教育投入达11.4亿元,其中镇(街道)政府投入资金1.23亿元。新建学校和幼儿园12所,优质化改造学校和幼儿园9所,新6建建筑面积26.89万平方米,新增优质学位1.48万个。

11、目前,市区高中优质学位比例占80.6%,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到100%,辖区幼儿园数12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6所,公办幼儿园占30.5%。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协调、健康发展,中心区域扩容提质效果初步显现。2.加快学校建设,强力打造教育现代化先行区。市委、市政府要求,清城区要在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全市教育现代化先行区。为实现这一目标,结合我市城市总体规划,至2020年市中心区域人口达120万人的发展趋势,同时考虑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情况,我市制定了市中心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到2020年新建学校(含幼儿园)44所,新增学位9.5万个。2013年,完成了规划第一批新建的市一中、

12、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市职业教育实训中心、新北江小学新校区和凤翔校区、清城区第一幼儿园等12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建设;实施了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清城中学初、高中分离,其高中部分别设为市二中和市三中,并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规模。从根本上解决了市中心区域学位紧缺的问题,实现了市中心区域扩容提质。3.承接大广州辐射,大力推进省职教基地建设。我市充分发挥交通和区位优势,积极配合省相关部门,大力推进省职教基地建设,全面优化市中心区域与珠三角无缝对接的职业教育网络,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省职教基地在人才培养、文化引领、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助推我市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升。省职教基地列入了2012年省

13、级重点建设项目,按规划到72015年基本建成后,基地将有8所高职院校、1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和1所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将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成为在校生规模达12万人的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并构建市中心区域、英德、连州三点一线的职业教育框架。省职教基地的建设,将极大地完善我市的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全市教育的综合实力,提升我市产业的层次和水平,增加人才总量,增强我市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动工,已有4所高职院校落户基地。(三)实施重心下移战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直都是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发展教育的重中之重。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促进城乡教

14、育均衡发展,是我市发展教育的重心所在,为此,我市出台了清远市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实现教育资源“两个下移” ,促使资金、设备、师资从相对集中县城(市、区)向乡镇下移,从相对集中乡镇向农村下移。1.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以标准化促进均衡化,以均衡化带动标准化。教育经费投入向农村学校倾斜,新增教育经费和创建教育强县(市、区)的经费主要用于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每年年度预算中用于农村学校校舍维修改造的经费逐年提高,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经费中,用于农村学校改造的比例逐年提高。完善农村学校装备投入保障机制,按照标准化学校标准配备每

15、一所农村中小学的教学仪器和设备设施,着力解决设8备设施不足问题。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实验设备、计算机、体育器材、照明器材和课桌凳更新配备工程,充实农村中小学图书和阅读资料,配备图书室(馆)、阅览室设施,提高农村学校装备水平。2010年到2012年,全市投入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达8.7亿元,2013年到2015年,再投入7.2亿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到100%,实现全市义务教育校际之间的高位均衡。2.切实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村小和教学点。全市现有农村寄宿制学校 209 所,寄宿学生 7.12 万人;村小 138 所,在校学生4.23 万人;教学点 376

16、个,在校学生 2.12 万人。为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为上学路途较远的农村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市制定了农村学校标准化改造计划。从 2013 年起,实行生均公用经费对村小和教学点倾斜政策,学校规模不足 100人的村小和教学点,根据在校生人数的多少,按照正常生均拨款 1.2-4 倍的 标准核拨公用经费。到 2015 年,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全部实现“五 有” ,即有符合安全 标准的学生宿舍和冲凉房、有符合卫生标准的学生食堂、有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有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厕所和有可供教师工作休息的用房。按照实际需要核拨学生宿舍、食堂、饮水、厕所、冲凉房等生活设施维护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农村完全小学全部按标准化学校要求配齐“四室一 场” ,即 电脑室、科学实验 室、多媒体课室、图书室和运动场。教学点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必需的办公设备,装备图书室、科学室,有满足教学需要的仪器设备和体育器材。近几9年,我市用于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仅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