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4194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姓名: 学号: 第卷(共 27 分)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坐右铭 嬉笑怒骂 压轴(嘉言懿(B三部曲 变本加利 熨帖(煊(一时C倒春寒 臻于郅治 隽 ( 秀 云销雨霁(核辐射 精减节约 绮( 返璞(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清末著名思想家严复在其代表作原强中谈到的 “民智者,富强之原”一句,可称得上至理名言,不刊之论。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是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C中华文理学院中文系孔立远教授博览群书、学养深厚

2、、才气横溢,他的诗文犹如天马行空,令他的学生十分佩服。 D博客方兴未艾,微博又来了,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未来简直无法预料,职业媒体人必须努力追赶新技术的浪潮。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义明确的一句是A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而且成为激励人们战胜苦难的精神财富。B今后,中国科协将继续进行公民科学素养调查这一基础性工作任务,针对特定人群、区域开展专项调查。C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D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3、4把下面带序号的语句组合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人之为人,在于人有思想。 ,而且还能够用行动来实现思想。从现象中看出本质 能够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有思想的人能够从事物的个性中看出共性人不但有思想用文字来记录思想A BC D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杜牧的阿房宫赋辞藻华美,思想深刻,借秦朝亡国的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引以为戒。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当代著名文学家孙犁的诗化小说荷花淀风格秀雅隽永,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品。C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为主要内容,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D变形记是德国小说家卡夫卡创作的长篇小说,格里

4、高尔突然变成大甲虫的情节十分荒诞,却有力地表现了生活的真实,效果奇佳。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10 题,共 16 分。梓人 传 柳宗元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 、规矩、绳墨,家不居砻 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

5、“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

6、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注释梓人:木匠师傅。寻引:度量长短的工具。砻:磨刀石。(有删节)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职寻引、规矩、绳墨 规矩:测量圆、方的量具。B委群材,会众工 委:聚积。C盈尺而曲尽其制 制:制造,建造。D而能知体要者

7、欤 体要:(事物)要领,关键。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 劳力者役于人B则其姓字也 彼其智者欤C物莫近乎此也 大哉相乎D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 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8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梓人“建大厦发挥巨大作用”的一组是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吾善度材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 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B C D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第一段:梓人自述能指挥建造大厦;作者却发现他竟然不会修理自己的床腿。B第二段:通过描述梓人

8、指挥修建官署的情形,引出作者大骇,知其术之高超。C后三段:从议论梓人是匠人中的劳心者,联想到其方法值得天子和宰相学习。D全篇主要运用类比的写法,叙议结合,卒章显志,表现作者在政治上的见识。第卷(123 分)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2 分)翻译: (2) 犹梓人自名其功。 (2 分)翻译: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 分)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

9、,欲其事之成。 (取材于墨子尚贤)选做其中 4 道题)。(8 分)(1)莫听穿林打叶声,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2)凌余阵兮躐余行, 。 ,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3)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 , ,将焉取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4)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5)唯求则非邦也与? ,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6)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 分)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 苏轼高亭 废已久,下有种鱼塘。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市桥人寂寂

10、,古寺竹苍苍。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注】 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 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贬所,这首诗是这年春末所作。高亭:即四望亭,在东坡雪堂南面的髙山上。(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本诗写作者雨晴后散步归途所见所感,景中含情,旨意含蓄,富有韵味。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一二句写高亭久废,下有鱼塘。“废”字蕴含有作者“除旧迎新”的喜悦。C三四句写天色已晚,为“归”作铺垫;写春风中百草飘香,点明晚春季节。D五六句写市桥人散,竹木苍苍。“寂寂”“苍苍 ”等叠词给人以冷寂之感。(2)清代纪晓岚评价本诗七八句蕴含“羁”、“孤”两层意思,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 分)四、阅读下面文字,

11、完成 1417 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2 分。戏剧与戏曲“戏”字在几千年前的商周鼎文中就出现了,意思是指一种祭祀性仪式。秦汉时期,娱乐性表演又称“百戏”,包括乐舞、杂技、魔术、马戏等。后来,娱乐性的玩耍时叫“游戏”。所以“戏”原本有仪式、百戏、游戏的含义。 戏剧是人物扮演故事的表演艺术。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有了“故事”。戏剧便区别于广泛意义上的“戏”与“百戏”。故事内涵在戏剧中的存在和被强调,意味着文学性成分的增强,于是,便有了剧本。尽管戏剧是一种剧场中的表演艺术,没有剧本也可以有戏剧,但是,文学的参与使思想内涵深化了。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戏剧艺术。它把中国传统的诗、歌、

12、舞、乐、技的手段在舞台上综合运用起来,表演故事,有别于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 前些年,流行“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一是苏俄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一是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一是中国的梅兰芬体系(或称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简单地说,所谓斯坦尼体系,指的是幕景化的、模拟现实场景的、创造生活幻觉的话剧表演体系;所谓布莱希特体系,指的是将舞台视为流动空间的、无场景无场次的、使演员与观众产生意识交流(即所谓演员与角色的“间离效果”),并带有某种哲理意味儿的戏剧体系。斯坦尼和布莱希特 30 年代在苏联都观看过梅兰芳的演出,不约而同地大为赞叹,都认为梅兰芳的表演可以印证他们各自的理论。后来,就有人称中国戏

13、曲为“梅兰芳表演体系”。 实际上,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与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三者并列,在理论上,逻辑上都不严密。如果要讲体系的话,那么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即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在世界戏剧史上,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 中国戏曲有古老的传统,通常以公元 12 世纪左右的杂剧和南戏为戏曲成熟的标志,从那时起,戏曲的艺术传统一脉相承,从未间断,到现在已有 800 余年历史。目前中国戏曲有 300 多个剧种,剧目数以万计,戏曲工作者数十万人。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如此庞大的艺术队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

14、。 (取材于周华斌什么是戏曲) 14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在戏剧中,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所以没有剧本就没有戏剧。B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话剧、歌剧、舞剧不同,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戏剧。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西方戏剧的代表是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体系,而中国戏剧的代表是梅兰芳体系。D虽然“戏”字出现很早,但中国戏曲的成熟至今还不到 1000 年。15根据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从表演体系来说,与其最为接近的一项是(3 分)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B布莱希特体系。C梅兰芳体系。D写意体系。16填空(4 分) 戏曲与百戏相比,增加了 和 ,保留了 和 。17作者是否赞同“

15、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为什么?(2 分)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821 题,共 27 分。柏林墙的碎片 刘小枫(1)柏林墙上曾有过一种文化,如今这种文化变成了碎片。(2)自从民主德国的一些公民在柏林墙东侧掘开了几个大口,让东西柏林人自由往来,柏林墙开始变成历史的废墟。在柏林墙的西侧上面,有用油料涂满的图画和语言,一些地方甚至层层重叠,不断更新创作。如今,人们带着欢庆的心情涌向柏林墙,用铁锤和铁砧在墙上敲下几块碎片,作为历史遗留的纪念品珍藏起来。谁知道这些带有各色油彩的碎片在几十年或几百年以后会值多少钱呢?如今,巴掌大的一块碎片售价已高达十个西德马克。此外,用小小的碎片做成的精致耳环和胸针,已在柏林墙前出售。对柏林人来说,这似乎是今年最佳的圣诞礼品。不难想见,用柏林墙的碎片做成的艺术品种类会日益繁多。(3)然而,我在著名的布兰登堡门的柏林墙西侧,见到一篇写在大木板上的优美散文。上面的文字告诫人们:“柏林墙被掘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