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43页)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2765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4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4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4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4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4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4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43页)(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语文公社】(2015福州中考)阅读植物的“五官” 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植物像其他动物一样,有功能各异的“五官”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学博士瓦因勃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每天对莴苣做 10 分钟超声波处理,结果其长势远比没受处理的莴苣要好。之后,美国的一个学者对大豆播放蓝色狂想曲音乐,20 天后,听音乐的大豆苗重量竟然高出未听音乐的四分之一。这些实验说明,植物虽然没有具体形态的耳朵,但它们的听觉能力却非同寻常。不相信?那么请你面对含羞草轻轻击掌,看看含羞草闻声后是否会迅速将小叶合拢。许多植物具有“慧眼”识光的能力,它们自知日出东山,夕阳西下,从而把握了自己开花和落叶的时间,如牵牛花

2、天刚亮就开花,向日葵始终朝阳。植物不仅能“看见”光,还能感觉出光照的“数量”和质量,某些北方良种引种到南方,颗粒不收,就是因为植物的“眼睛”对异地的光线不习惯。植物的“眼睛”对光色也非常敏感,不同植物可识别不同光线,以促进自身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眼睛”原来是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专门色素视觉色素,植物凭借这种“眼睛” ,从根到叶尖形成完整而灵敏的感光系统,对光产生既定反应,如花开、花合、叶子向左向右、变换根的生长方向等。植物界中不仅有靠根吃“素”的植物,而且还有靠“口”吃“荤”的植物,食虫植物(也称食肉植物)便是这类植物。这些植物的叶子变得非常奇特,它们形成各种形状的“口” ,有的像瓶子,有的像

3、小口袋或蚌壳,能分泌消化昆虫的黏液,还能分泌香味,许多昆虫因为闻到香味,而跌入了陷阱之中!植物靠“口”捕食蚊蝇类的小虫子,有时也能“吃”掉像蜻蜒一样的大昆虫。它们分布于世界各地,种类有 500 多种,最著名的有瓶子草、猪笼草、狸藻等。真是奇怪,植物还有嗅觉灵敏的特殊“鼻子” 。例如,当柳树受到毛虫咬食时,会产生抵抗物质,3 米以外没有挨咬的柳树居然也产生出抵抗物质。这是为什么?原来,植物有特殊的“鼻子”感觉神经,当被咬的树产生挥发性抗虫化学物质后,邻树的“鼻子”能及时“嗅”到“防虫警报” ,知道害虫的侵袭将要来临,于是就调整自身体内的化学反应,合成一些对自己无害,却使害虫望而生畏的化学物质,达

4、到“自卫”的目的。更为惊奇的是,植物还具有相当特殊的“舌”的功能,它能“尝”到土壤中各种矿物营养的味道,于是使植物“拒食”或“少食”自身不喜欢的矿物质,多“吃”有用的营养元素。如海带就有富集海水中碘元素的能力,忍冬丛喜欢生长在地下有银矿的地万。植物的“舌”功能选择性非常强,如果吃了自己不喜欢吃的矿物就会长成奇形怪状。例如蒿在一般土壤中长得相当高大,但如果“吃”了土壤中的硼就会变成“矮老头” 。植物将土壤中的矿物元素或微量物质聚集到体内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 。人们通过生物富集现象可以找到相应的地下矿藏,也就是植物探矿。如今,植物探矿已成为寻找地下矿藏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生物科学的研究工作常常

5、得到植物“五官”功能的启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累累硕果。1本文第-段,依次介绍了植物具有“慧眼”识光、靠“口”吃“荤” 、 “嗅”到“防虫警报”和用“舌”择食等功能。2第段划线句运用了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舌功能选择性非常强。3根据文章第段的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说“噪声除草器”的制造主要利用了植物的什么特性。【链接材料】科学家利用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的特性,制造出噪声除草器。这种除草器发出的噪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用“欲擒故纵”的妙策,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主要利用植物听觉能力非同寻常,以

6、及对不同噪声敏感程度不一的特性,制造出噪声除草器。(2015莆田中考)阅读下文,完成 8。治疗“语言癌”该资料由【语文公社】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弊已久。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 “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也许有人认为, “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著名作家余光中认

7、为, “语言癌”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加上电视、网络的不良影响,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观众, “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 “讲病态中文”在现实生活中更是常见, “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 90 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在“语言癌”话题引发广泛共鸣后,台湾有关部门纷纷亮出应对方策,比如

8、在会考中适时出一些“语言癌”的辨正题,引导教学,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比如在未来修订语文领域课纲时,将提升表达能力列为重要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讨论、上台讲话,等等。这些从青少年抓起的举措无疑是可喜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形成说“雅语”的“雅风” ,一要精准,二要生动,三要雅致,人人以此要求自己,并蔚然成风。毕竟,对语言影响最大的,是社会文化,它不但存在于媒体之中,还存在于人际之间,无孔不入,深入肌理。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 ,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将它融入语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

9、加以遏止,让它们在“雅语雅风”面前式微。唯有如此, “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有删改)8 “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的原因是什么?中文的“恶性西化” 。电视、网络的不良影响。9治疗“语言癌”可采取哪些措施?请根据第段内容简要概括。从青少年抓起(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 (或: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引导教学,提升学生语文表达能力;通过考试及课纲的修订引导教学。 )推动全社会形成说“雅语”的“雅风” 。 (或:倡导说话做到精准、生动、雅致。 )(2015孝 感 中 考 )阅 读 下 面 的 说 明 文 , 完 成 后 面 的 题 目 。_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结构式仿生建筑,其建筑就像动物的骨骼一样,拥有

10、最优的力学性能和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地减少材料的用量。表皮式仿生建筑所使用的建筑围护材料就像动物的皮肤一样,拥有防寒、透气、不透水等多重特性,而且随着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来改变表皮的透光、保温特性,从而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功能式仿生建筑的构件能够像生物的毛细血管一样运作,可以调节温度、控制室内空气的流速和流向,而且相对于普通的空调系统,大大降低了材料使用成本。如果一个建筑同时具有上述的两点或三点,则统称为复合式仿生建筑。仿生建筑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每一类仿生建筑都别具一格。人处其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它们当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

11、风招展。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能够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房子的旋转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方位进行的,白天朝东,黄昏朝西。且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子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样的设计能使位于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大日照角度对准太阳。建筑物四该资料由【语文公社】,以获取更多的太阳能。此外, “向日葵建筑”旋转的动力全部来自自身的“光合作用” ,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地吸收和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大面积的户外阳台就是它们吸收和储存能量的“凸起”和“刺” 。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的阳台上,

12、整个建筑就像是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它除了是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能量传送带,使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之间传送。 “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将热量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的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 “花”被设计成双弧形界面,将风速提高为环境风速的 4 倍。当风吹过, “马蹄

13、莲建筑”就会迎风招展,呈现着蓬勃的生机。(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4 年第 11 期,原文作者:吴旭阳,有删改)19作者为本文拟题时,在“仿生建筑”和“会呼吸的建筑”这两个题目上反复推敲,难以确定,请你帮他从中选定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示例一:我选“会呼吸的建筑” ,题目新颖,运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形象生动;示例二:我选“仿生建筑” ,题目直接简明。20说说第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示例:从结构上看是总领下文,三个分句分别和、段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便于读者理清阅读层次;从内容上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三种建筑的总体形态特征。21从文中看, “马蹄莲建筑”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供热和发电。22其实,大自然

14、还有很多神秘之处,科技将产生无限可能。你认为未来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仿生建筑呢?请写出来并指出其原理或功能。示例:变色龙建筑仿照变色龙生态特征,具有在不同的环境下呈现不同颜色的功能。(2015苏州中考)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315 题。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 50 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

15、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该资料由【语文公社】,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 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 10000 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 1/50 至 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