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2677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第卷(阅读题 共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孔林,地面上的家谱杨朝明刘续兵孔林就像地面上的孔氏家族谱系,后人安葬前 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林内分布着历代“衍圣公”以及可以入孔氏宗谱的后裔子孙墓葬群。因年代久远,孔 门第四十二代以前,除孔子祖孙三代墓世代祭祀不 绝,仍保持着完整的墓碑、祠坛和神道石以外,只有第四代的墓有确切位置,其余已不可考。不过,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而自从第五十五代开始,墓葬归 属则座座明确,尤其是元、明、清三代,保存基本完好。作为伟大圣人,孔子深刻

2、认识 社会人生,也 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孔子主张通过 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 过这些礼 仪教化人心,使 “民德归厚” 。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 远” ,重 视丧葬与祭祀,主张“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社会 风气的好坏,取决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 爱心的培养应当从“孝亲”开始,所以孔子 说“立爱自亲始” 。人只有做到“亲亲”才能“爱人” ,只有在“亲亲”的基础上加强修养,推己及人,才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进而才能做到“泛爱 众” “四海之内皆兄弟” 。“孝”是爱心形成的基础, “孝 ”

3、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孔子认为,只要是“人” ,就应当具有仁德,而“孝敬父母”就会有仁德;人之所以 为人, “孝”是一个基本标志。什么是“孝” ,孔子曾经做过不少解答。例如,他 说 孝的人能够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哪一位父亲都希望儿女走正途,父亲去世后能自我 约束,几年内不改其志,十分难得。一个人是否做到了 “孝”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进 行考量,而“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也是孝的重要表现,用孔子的 话说这叫“无违” ,也就是不违背礼制。孔子所说的“父之道”的传承,爱心的递 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 传,不都是这样一代一代进行的吗?孔子是春秋末年的鲁国人,其以 “孝”为中心的儒学是

4、鲁 文化结出的丰硕“精神文明”的成果。西周初年,鲁国的第一代国君伯禽来到鲁国,积极推行周礼,采取了“尊尊而亲亲”的“治国方针” ,形成了 鲁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孔氏家族没有因为王朝的更迭而有大的起伏,井然有序、 “万古长春”的孔林,这部地面上的家谱,也喻示着孔子学 说超越特定时代的价值。兵连祸结的时候人们盼望和平与和谐,礼崩乐坏的时候人们 期待仁政与德治。在 历史上,不论哪朝哪代,不论哪个民族,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络绎不绝的扫墓队伍, 简洁而寓意悠 远的仪式,无声的静默哀思,古木森森的背景,生动地传达着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信息。(摘自文明2011 年第 5 期,有改动)1孔林里能使“后人安葬前

5、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 ,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3分)A因为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而孔门前四代和第五十五代以后的墓群,墓葬归属则座座明确,保存基本完好。B孔子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 。C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 ”,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D子孙能以礼葬、祭先辈,才可能去 “爱人” ,才可能亲人之亲、老人之老,进而才能做到“泛爱众” “四海之内皆兄弟” 。解析A 项,这是现象,B、C、D 三项都是作者分析的孔子对丧葬、祭祀有明

6、确主张和深意,这都是原因所在。答案列各项中,不能直接说明“孝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这句话的含意的一项是 ()(3 分)A只要是“人” ,就应当具有仁德,有仁德就会 “孝敬父母” ;人之为人, “孝”是一个基本标志。B有孝心的人能够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父亲去世后能自我约束走正途,几年内不改其志。C孔子所说“父之道”的传承,爱心的递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传,都是孝礼制下的代代相续。D伯禽积极推行周礼,采取了 “尊尊而亲亲”的“治国方针” ,形成了鲁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解析B 项, 这是解释什么叫“孝”,没有涉及到它的 伦理、文化根基价值。A 项,由“孝”到有仁德,到人的为人,已涉及

7、到与 伦理的这种联系;C 项,关键在于能准确解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都是这样一代一代” 中的“这样”, “这样”呼应本段开头的 “孝”, 应指“ 孝的礼制”;“亲亲”与“文化品格” 联系的判断,明显正确。答案B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除孔门第四十三代至第五十四代的墓没有确切位置,不可考证外;其余,则是墓葬归属座座分明,有些还保存基本完好。B一个人是否做到了“孝”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而“无违”即不违背礼制,也是做到“孝”的一个重要表现。C井然有序、 “万古长春”的孔林,这部地面上的家谱,也因为孔氏家族一直没有大的起伏,而使孔子学说有超越特定时代的价值。D在历史上

8、,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孔林,以简洁而意义悠远的仪式祭祀孔子,主要为了表达对和平与和谐的盼望、对仁政与德治的期待。解析 B 项是原文意思的变换说法,语意没有变化,故正确。A 项,第五代之后、四十二代以前的墓也都没有确切位置,已不可考,此选项的时间跨度错了;C 项,因果关系错乱:因为孔氏家族一直没有大的起伏,所以孔林井然有序、 “万古长春” ;因为孔林井然有序、 “万古长春” ,所以才可喻示孔子学说有超越特定 时代的价值;另外, “使”也改变了原意。D 项, “兵连祸结 ”时、 “礼崩乐坏”时人们祭祀孔子的目的,只是不完全列举,不代表一般或全部。答案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南宫生传高启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 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逮壮,见天下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 阵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 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搜 览瑰怪;渡浙江,泛具区 而归。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 日数十辆。 生亦善交,无 贵贱 皆倾身与相接。有二将军,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 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该

10、资料由 友情提供,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 仪。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慴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后生,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进,不少避。知生非懦儒,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生能以气服人类如此。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 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与人论议,蕲必胜,然援事析理,众终莫能折。时藩府数用师,生私策其隽蹶,多中。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家虽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 饮啖相 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

11、饮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而贤过之。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 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患求者众,遂自 ,希复执笔。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生姓宋,名克,家南宫里,故自号云。【注】 周:通“赒” ,救济。风后:相传为黄帝相。 握奇:握奇经,古代的兵书。周流:周行各地。具区:太湖的古名。庋(:收藏。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 赀:通“资” ,财货,这里指家财。B乃谢酒徒,去学兵 谢:谢绝,不接纳。C彼酗,不可近也 酗:凶狠,残忍。D从健儿带刀策马踵

12、后生 踵:尾随,跟随。解析 酗:喝酒后撒酒疯。答案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直接表现南宫生“任侠”或“好客”性格的一组是()(3分)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衣冠慕之,争往迎候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生故缓辔,当中道进,不少避与人论议,蕲必胜,然援事析理,众终莫能折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A B C D解析 表现别 人对他的仰慕,非直接表现;突出他的才气。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南宫生是位奇男子,身材高大,饱读文章,任侠好客,性格直率,也通古玩书画。他生于乱世,有心建功立业,却怀才不遇,落得晚年以书画、古玩、诗文自娱。B南宫生豪侠仗义

13、,胆识过人。当时有两个武官均蛮横,欺负读书人。南宫生听说后,气愤难平。在酒席上和路上教训了这两个恶人,为读书人出了一口气。C南宫生在军事方面很有造诣,因他多次准确料定藩府胜败情况,藩府知道情况后,想将南宫生招募到手下,但南宫生却不答应。藩府想陷害他,南宫生设法免除了祸患。D作者在文章结尾时推崇南宫生由进取变为退隐,这是旧时代一部分士大夫的思想,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解析南宫生并没有教训这两个恶人。答案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3 分)译文:_(2)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3 分)译文:_(3)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

14、先,而贤过之。(4 分)译文:_答案(1)南宫生也喜爱跟人结交,无论贵贱,都全力跟他们交往。(2)朋友中有抵触自己的,就当面指出他的过错,一点也不记仇。(3)所以人们都称赞他,说他像任侠好客的楼君卿、原巨先,甚至认为他的贤德超过了他们两人。【参考译文】南宫生,是苏州人。身材高大,读书很多。年 轻时喜爱侠义的行为, 爱好击剑和骑马,尤其长于用弹弓,手指飞鸟就能 击落它。家中向来财物多,南 宫 生就用家中的财物供养宾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并且和少年们一起喝酒赌钱 ,花尽了家中的 资产。到了壮年,见天下大乱,就想着要建功立业,于是离开酒肉朋友 们,去学 习兵法,学得了风后握奇布阵打仗的方法。准备往北到中原去,跟随豪杰们图谋 大的事业,正赶上道路不通,各处走走都不如意,就沿着长江往上走,到了南京,又到了金华县和会稽山,寻访游览了一些景象瑰丽怪异的地方,渡过钱塘江,游历太湖后归来。南宫生在家乡一向以有气节 而出名,士大夫们都仰慕他,争着到他家请他或问候他,他家 门前停放(来宾)的车一天有几十 辆。南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