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古诗阅读理解题汇编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79804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理解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理解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理解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理解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理解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理解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课外古诗阅读理解题汇编(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公社】!764723079课外古诗阅读一、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 诗中第二句中“惊” 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 此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加以分析二、张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1、 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 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 ”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1、以下

2、不属于诗人“苦恨” 原因的一项是()A常年客居他乡 B浊酒难以解忧C国家动荡不安D自身困苦多病2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 ( ) 四、春日偶成 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1、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 分)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 分)五、新 柳 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2 分)2“ 水中柳影引他长” 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 2 分)六、双调 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1、2

3、分)3 分)七、汉江临泛 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2 分)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八、泛吴淞江 宋 王禹偁【 语文公社】!764723079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惟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注】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1、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 惟有鹭鸶知我意” 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 分)九、晓过鸳湖 查慎行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注释查慎行(

4、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芜:丛生的草。长水搪: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秀州:即嘉兴。1、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2、历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 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十、春日(宋)晃冲之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 桃花。【注释】 阴阴:草木阴阴。 趁:追逐。1这首诗通过描绘 、细雨翻萍、 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2 分)2 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十一、雨过山村 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1、诗的一、二两句,写

5、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 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 分)十二、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注释钟山:山名。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相对:对着山。1、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2、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十三、村 晚 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注释】陂(水岸。 漪:水波纹。 :腔:曲调。1诗中的“衔”“ 横” 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十四、湖 上 徐

6、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字的好处。(2 分)2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 分)十五、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 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 语文公社】!764723079(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 沾衣”? 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十六、浪淘沙?怀旧 (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

7、了什么? (2) “天上人间” 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十七、梅花绝句 (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十八、雪中偶题(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 浅俗”,你怎么看待?十九、绝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山青花欲燃” 一句中“ 欲”

8、字用得十分传神,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1)末句的“放过” 和“ 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二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中“僵” 与“孤 ”,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二十二、渡汉江 (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前两句中的“外”、“ 断”、“复” 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

9、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二十三、闺怨 (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1)诗中“孤” 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二十四、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 语文公社】!764723079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

10、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1)首句作者怎样用“ 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 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1)诗的前两句用“ 日色昏”和“ 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二十七、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

11、,请作具体赏析。二十八、夏意 (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二十九、新晴 (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三十、东栏梨花 (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2)本诗的诗眼

12、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十一、秋江 (道潜)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2)试从“实” 与“虚 ”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三十二、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 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_ 。【 语文公社】!764723079(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十三、题奉晚(周敦颐)花

13、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 点”而不用 “只”?说说你的理解。三十四、早梅(张谓)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 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三十五、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这首诗用豆和豆秸比喻什么?(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什么?三十六、夜望月

14、【王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分析。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 弄”字,有何表达作用?(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 沾衣”? 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旧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2) “

15、天上人间” 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语文公社】!764723079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 浅俗”,你怎么看待?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2)“山青花欲燃” 一句中“ 欲”字用得十分传神,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