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实施策略研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89314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0.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实施策略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高中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实施策略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高中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实施策略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高中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实施策略研讨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高中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实施策略研讨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实施策略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实施策略研讨(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实施策略研讨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 陈灿红,1、50岁之后的我,还适合教书吗?今天我的课堂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明天的我,这一张旧证件,能否登上你的课堂?曾经意气风发的我,是否已变成那技术娴熟的教书匠、缺乏生命活力的老人?,几点思考,2、今天,我们为能在考试成绩上超越其他老师而高兴、自豪,能否说明我们敢于和对方侃侃而谈地理?若干年以后,当我们的成绩被后生小辈超越时,我们还剩下什么?,成绩不是唯一的衡量尺度,那衡量教师的标尺有哪些?能否在不谈考试成绩的背景下,衡量教师的工作?,几点思考,4、课堂教学,尤其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究竟应该怎么教?我们应

2、该留给学生什么?若干年后,学生还记得什么?,3、老师不可能是全才,老师应该追求怎样的教学之路?教师的教学个性如何体现?教师的发展有哪些形式?并不是只有教书这一条路。我们培养的是具有个性的学生,谁来培养具有个性的教师? 此外,优秀教师的共性如何体现和培养?,基本内容,一、解读地理课程标准,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二、把握学科要素特质,加强地理教学理解三、树立案例教学意识,淡化地理学科系统四、培养地理学科视角,构建思维方式框架五、加强试题目标分析,提升教学备考能力,一、解读地理课程标准 促进教学目标达成,课程标准的解读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虽相互独立,但都是按照人地关系和可持

3、续发展的思想统一设计的:地理1模块主要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地”对“人”的影响);地理2主要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即“人”对“地”的影响);地理3主要说明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即人地关系的综合表现)。,必修一课程标准内容部分,1. 宇宙中的地球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4.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1结构示意,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太阳辐射能

4、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2009年安徽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图8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完成3132题。,31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32曲线、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大气逆辐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地面,大气,宇宙,太阳辐射,

5、削弱作用,保温作用,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少量热量散失,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学生实验,实验目的:模拟大气的削弱作用。实验器材:玻璃瓶2个,雨伞1把,温度计2支实验步骤与要求: (1)把温度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瓶中, 记录温度(此刻,温度应该相同)。 (2)把其中一个玻璃瓶用伞遮住阳光, 另一个暴露在阳光下。 (3)等待20至30分钟后,分别测试两个 瓶子的温度。,伞的存在,相当于云层;而伞所起的作用,模拟大气的削弱作用。,实验记录:,实验结论:,这幅图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使用?,必修二1人口与城市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6、,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解读地理课程标准 促进教学目标达成,必修三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了解区域的含义。,区域层次性的内涵 区域是有等级的。即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是有层次的,任何一个区域都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可根据内部的差异划分出更低级别的几个区域;如东北平原是我国东部第三级阶梯上的平原之一,它同时又可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2区域可持续发展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一

7、、解读地理课程标准 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二、把握学科要素特质 加强地理教学理解,案例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点?,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会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分)(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分),34.(32分)(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扩展;

8、延伸速度越来越快。 黄土高原。(2)暴雨、洪涝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产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图11 安徽省地形图,图12 安徽省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和部分名特

9、优经济林之乡分布示意图,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1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安徽省西部、南部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亚热带经济林木的生长。同时,建设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简述安徽省西部、南部发展经济林木的地形和气候条件。(10分)(2)安徽省建设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可预防哪些地质灾害,分析地质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10分)(3)简述安徽省西部、南部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12分),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1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安徽省西部、南部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亚热带经济林木的生长。同时,建设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对

10、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简述安徽省西部、南部发展经济林木的地形和气候条件。(10分)(2)安徽省建设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可预防哪些地质灾害,分析地质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10分)(3)简述安徽省西部、南部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12分),案例2:产业转移,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http:/ 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

11、地区)的变化,图5.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下图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案例3:区域层次性的内涵,区域的层次性 区域是有等级的。即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是有层次的,任何一个区域都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

12、部分,同时又可根据内部的差异划分出更低级别的几个区域;如东北平原是我国东部第三级阶梯上的平原之一,它同时又可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一是看选手对课标和教材的把握是否正确、到位。课标: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相对于”说出”来说,“说明”更高级,也就是说“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重点,教材在第一目标题中突出“相互联系”且最后一段强调“地理意义”,意在讲“过程和主要环节”是为了“说明地理意义”服务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地理意义部分的教学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应该不低于15分钟,同时不能过多纠缠于水圈组成、河流补给等内容的教学。而实际上,多数课堂将重

13、心放在水体介绍和水循环过程上,甚至讲解潜水等已不作要求的内容,有的教师在“说明地理意义”上仅花了12分钟点一下。 新浪网友:2009-11-23 09:12:36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应该不低于15分钟!这就是您这个专家钻研课标的结论?胡扯!这样看来,的确全国的地理教师都不合格,因为专家的标准就是谬误!,案例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案例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

14、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不断塑造者地表形态。,【2012年全国大纲卷】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35题。,3下列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A1970年1976年 B1977年1984年 C1980年1989年 D1989年2000年4该支流流入A黄河 B长江 C辽河 D黑龙江 5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

15、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连续干旱,【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A. 地 B. 地C. 地 D. 地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案例5:产业结构的调整,案例5:产业结构的调整,案例5:产业结构的调整,煤炭,煤炭电力,煤焦化煤电铝煤铁钢,产业结构单一,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多元?,?,案例5:产业结构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