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基础知识50练11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783111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语文基础知识50练1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4高考语文基础知识50练1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高考语文基础知识50练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语文基础知识50练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4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 50 练 1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觊觎忌妒稽查赍恨而亡叽叽嘈嘈B丽水狸猫黄鹂不幸罹难梨园子弟C车棚抨击膨胀蓬门荜户令人捧腹D蚊蚋纳罕木讷方枘圆凿千补百衲解析:A.j j j j j ;C. png png png png png;D.蚋、枘均读 ru,纳、衲均读 n、讷 n。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雏形首屈一指 消声匿迹智者千虑,必有一失B渲泄茅塞顿开相濡以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C证券化险为夷固若金汤一叶障目,不见泰山D寒暄众口烁金开门揖盗山雨欲来风满楼解析:A.消销;B.渲宣;D.烁铄。答案:C3依次填

2、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愉悦的享乐、丰美的衣食、_的生活,这一切若不成为为人类作贡献的条件,也不能充实人生的意义。柏格森笑论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成_,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_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这种人_他有多大的本领,我们也不能委以重任。A舒服呆板进而/不管B舒服刻板因而/尽管C舒适刻板进而/尽管D舒适呆板因而/不管解析:“舒服”侧重表示人身体、精神的主观的具体感受,多用于口头语;“舒适”侧重表示客观环境或东西给人的综合性感受,多用于书面语。 “刻板”侧重指不会变通、缺少变化,多用于学习、经验等方面的生搬硬套,

3、多用于书面语,多用于形容做某事;“呆板”侧重指不自然、不生动,多用于艺术创作和为人处事中的墨守成规,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既可以用于形容人,也可以用于形容做某事。答案:D4(原创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对于米兰昆德拉书名无知 ,许钧分析说,该书却具有红楼梦一样悲天悯人的气魄, “无知实际上是个反语,小说充满了知性的优美,以此反衬出人的无奈” 。 B李兆萱教授,以 102 岁高寿,于 2010 年 1 月 21 日在美国洛杉矶平静辞世。李教授一生从事教育事业,门墙桃李遍布海内外,享誉遐迩。 C招聘又不是选美,为什么一定要女的长得人面桃花,男的身高要到达一米七五?D就算他说

4、的是金玉良言,句句珠玑,能开咱中国人的智,能教咱中国更繁荣,而咱们就必须涎皮赖脸沥胆谢恩么?解析:A.“悲天悯人” ,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B.“门墙桃李”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C.“人面桃花”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D.“涎皮赖脸” ,厚着脸皮纠缠,惹人厌烦。答案:C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操普通话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你被录取了。 ”B这位江西姑娘在 51 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惟- 2 -

5、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C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使一道十米高、七十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山旁边。D “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从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解析:A 项:“传来的声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又出现了一个谓语动词“说” ,两个句子混杂在一起,形成句式杂糅的毛病;B 项“进入”与“殊荣”搭配不当;D 项:无因果。答案:C6(原创题)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奥巴马还为自己的经济政策辩护,他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方面,我们被看成是大公司的利益代言人,而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又认为我们是反

6、商业的” 。B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标志性记忆,对于 70 后,还有许多前 80 后来说,小虎队就是那个时代的青春符号。C如果不是日本鬼子自己,把对赵一曼烈士施用酷刑后的效果不厌其烦、点滴不漏地记录在案,密存于档,如今谁还会相信赵一曼这样一个弱女子竟能扛住日寇长达八个多月的、人类酷刑史上也少有的凶残暴戾呢?D不过,这真的只是一场电影战吗?我看不然。历史片与科幻片本没有可比性,但同样是关涉当代社会的题材,二者之间的张力难以比肩。解析:句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答案:A7填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句)(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_,_。(司马迁)(2)外举不避仇雠,_,可谓至公矣。(刘向)(3)_;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刘向)(4)_,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刘向) 答案:(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2)内举不回亲戚(3)十步之泽,必有香草(4)与善人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