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1)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782045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GDP 是以货币表示的一个量值。 GDP 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避免对中间物品的重复计算。通货膨胀:是指物品与劳务货币价格的普遍持续上升。 失业率: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衡量一国失业程度最重要的统计指标。节俭的悖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于个人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来说是坏事,凡是增加消费会增加总支出,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好事。乘数:

2、是指自发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购买支出和自发税收增加的数量相同时,均衡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或政府税收)变动的比率。预算赤字(BS):(扩张性财政政策) 是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部分预算盈余(BD):(紧缩性财政政策) 是政府收入超出支出的部分,即政府的税收大于政府购买支出与转移支付的部分。IS 曲线:表示使产品市场均衡的利率与收入(产出)的各种可能的组合。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根据既定的目标,改变货币供给量,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为调节社会经济活动而对政府财

3、政收入和支出所进行的变动措施。流动性陷阱:是指货币的利率弹性无限大,以至于公众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之下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在极端凯恩斯主义情况下,货币政策效应为零。在利率足够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低于正常利率此时人们都持有货币不再持有债券,即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变为无限大。 95+59 因此,当 LM 曲线垂直时,货币政策对收入水平的作用达到其最大限度。LM 曲线:描述了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利率与收入的所有组合。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货币乘数

4、:又称货币创造乘数,它是指当基础货币变动一单位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规模,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引起利率的提高,从而使得私人部门的投资减少的现象。赤字:当政府支出大于其收入时,就会出现财政赤字。公债:是指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周期性失业:许多工人的暂时失业与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密切相关,这种情况成为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由于找一份工作需要时间而引

5、起的失业称之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实际工资保持在使劳动供给均衡的水平之上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所造成的失业。奥肯定律:失业率与实际 GDP 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实际失业率 (u)高于自然失业率(u*)1 个百分点,实际 GDP 将低于潜在产出增长率 2 个百分点。失业率与实际 GDP 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1.IS 曲线三个区域和含义:LM 曲线的三个区域分别指 LM 曲线从左到右经历的水平线、向右上方倾斜线段及垂直线三个阶段,分别被称做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在 LM 曲线水平段,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利率极低,意味着债券价格很高,人们预期债券价格将下降,故

6、人们将选择把债券转换成货币的形式放在手边,因此该区域被称作“流动性陷阱” ,又称“凯恩斯陷阱” 。在 LM 曲线垂直段,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于零,表示无论利率如何变化,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为零,只有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由于古典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只有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故该区域称“古典区域” 。介于垂直线和水平线之间的区域称为“中间区域” 。2、通货膨胀失业的与菲尔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称为通货膨胀。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用曲线形式描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萨缪尔森和索洛则用这条曲线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这交替的关系。短期中失业率高,则通货膨

7、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长期中,这种关系消失。从短期看若发生了通货膨胀工人无法及时形成通胀预期,从而在工资中没有得到反映,厂商会扩大就业增加生产,所以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倾斜,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长期内工人会发觉实际工资随物价上涨而下降,就会要求增加工资,以补偿通胀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当厂商发觉实际工资没有下跌就不愿意在雇佣工人,除非采取超过更高的通胀率的政策使厂商因实际工资下降愿意雇工人,更高的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产生一定的交替关系,这使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移,不断继续形成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在长期内两者不存在相互交替关系。3.持久收入

8、假说与生命周期假说是如何解释消费函数之谜的?1、 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由于持久收入决定的,一个人的收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持久收入是现有财产水平与现在和未来可以赚到的收入为既定条件下消费者可以在较长的时期中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比率。暂时收入是收入中人们预期不能持续的那部分。持久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持久消费在持久收入中所占比例是固定不变的常数2、 对于当前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 Cp/Y=CYp/Y。所以,如果当前收入提高,边际消费倾向降低,短期内,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提高而递减,长期内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3、 生命周期消费函数可以写为: 其中WR 代表财富 a 为财富的边

9、际消费倾向,由于财富的支出都分布到生命持续年限中,因而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小,C 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任一既定财富水平上生命周期消费函数与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相同。在长期中,财富 WR 会增加,消费函数就会向上移动,这种上移阻止了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下降。从而揭示了消费函数之谜。4. 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对国民收入和乘数有什么影响?(节俭的悖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一件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来说是一件坏事,但由于增加消费会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边际消费

10、倾向的含义:收入每增加一单位相应的消费增加量 C=a+cY边际消费倾向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根据公式 Y=A/1-c 可知:当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反之,均衡国民收入降低。边际消费倾向 c 提高,均衡国民收入 Y 增加。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公式 根据公式,MPC 的提高,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AD(均衡国民收入)越陡峭,A(自发消费需求的增加量)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越大,若 MPC越小,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越小。5. 货币市场的自动均衡机制:在实际收入水平和货币供给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如果

11、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即 r1r0,货币需求超过供给,在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金融资产的经济中,过度货币需求意味着债券的过度供给。这时人们感到手中持有的货币太少,就会卖出手中的债券而持有货币,导致债券价格下降,从而债券的收益即利率上升。在为了获取更多货币的努力过程中,利率将持续上升,一直要持续到货币供给相等时为止。这种情况一直要持续到货币供给相等时为止。只有当货币供给相等时,利率才不再变动。由于货币市场能够通过买进和卖进债券来调整,所以,利率能得到迅速调整,货币市场将总是有效的处于均衡状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1.货币政策:概念: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是指中央银行根据既定的目

12、标,改变货币供给量,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中心问题是控制货币供给量。传导机制:因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所以,货币政策是通过影响利率、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国民收入等诸多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得到调节的。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实际货币轰击的变化会通过形成资产组合的非均衡而引致利率的变化过程。其次,利率的变化会改变总需求从而引起收入的变化过程。效应:定义: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的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斜率。(1)IS 曲线的斜率:IS 曲线越平缓,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就越大,反之,IS 曲线越陡直,投资

13、需求的利率弹性就越小。 (2)LM 曲线的斜率:LM 曲线平坦,斜率小,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大,LM 曲线陡直,斜率大,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局限性:流动性陷阱使货币政策失效;公众行为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同样的货币政策在不同部门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个人储蓄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差。政策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2.再贴现率。3.法定准备金率。如选择性控制、道义劝告以及公布与指导等。2.财政政策:概念: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政府通过对政府开支、税收和转移支付水平的选择,改变总需求水平,从而影响总体经济,以达到 一定目标的政策。作用机制:在保持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必须上

14、升。随着利率的上升,厂商的计划投资支出下降,总需求相应降低。这个过程保持到两个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为止,两个市场同时实现了新的均衡。这意味着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货币市场还没有受到影响均衡点仍在初始位置,但总需求增加所引致的收入增加,是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货币市场迅速调整,因此,这个调整过程是沿着 LM 曲线向上移动,即利率与收入同时上升,直到新的均衡位置为止。G ADY L r I AD Y 效应:财政政策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变化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 业水平 的影响。效果:挤出效应越大政策效应越小 LM 曲线平缓,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LM 曲线陡峭,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局限性:

15、财政政策的局限性:挤出效应是财政政策的绊脚石; 公众行为可能偏离财政政策的目标; 财政政策的实施往往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阻力。政策工具3.配合:1 )都是宏观经济政策 其目标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促进充分就业 保持物价稳定。 2 ) 从 IS-LM 模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都可以增加总需求 , 紧缩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都可以减少总需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四种组合类型:(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组合;(2)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组合;(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组合;(4)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