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七次备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77593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第七次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次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次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次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次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七次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第七次备课(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罗 阳 镇 中心小学集体 备课166第七单元备课主 备 人:王维英备课时间:2007 年 5 月 16 日教材简析: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两首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黄河的主人。古诗两首学习让学生想像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和小儿垂钓时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丰富相像力及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情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内容介绍了樟树有许多可贵之处,要求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黄河的主人写了黄河、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和筏子上的人,赞扬了艄公是“黄河的主人”。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必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

2、程。教学目标:1、学习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生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1、对学生加强人文教育。2、文中的 生字、新词。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分角色表演法、讲解法教具准备:磁带、投影片课时安排: 21、古诗两首2 课时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 课时23、黄河的主人2 课时|编号:罗 阳 镇 中心小学集体 备课193实践活动课(七)1 课时练习七2 课时编号:罗 阳 镇 中心小学集体 备课16621 古诗两首主 备 人:王维英备课时间:2007 年 5 月 18 日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3、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教学重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教学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教具准备:投影片、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池上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教

4、学进程: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编号:罗 阳 镇 中心小学集体 备课166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4、学生齐读题目5、简介作者白居易。、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

5、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 3600 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读准后鼻音:撑、艇、萍;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齐读诗歌。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6、编号:罗 阳 镇 中心小学集体 备课166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1、前两行小娃偷采莲。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朗读前两句,思

7、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2、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3、熟读成诵。编号:罗 阳 镇 中心小学集体 备课166五、布置作业,巩固

8、练习。1、背诵课文。2、默写池上。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板书设计:偷采白莲回景美引人池上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编号:罗 阳 镇 中心小学集体 备课166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小儿垂钓课时目标:1.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2、板书并齐读课题。二释题:读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三学习课文1、看诗,听录音。2、学

9、生自学,不理解的词查字典。3、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4、学习后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读后两句。问: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谁来了?他来干什么?看,小孩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摆手?“遥”是什么意思?从哪看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应”是什么意思?(回答)师小结:小孩既怕老爷爷的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编号:罗 阳 镇 中心小学集体 备课166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他一门心思用在了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的态度怎么样?(很专心;很认真)指名学生表演。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体会小孩紧张的心情)指导学生看图朗读,读出小男孩紧张的心情。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四总结

10、全文:诗人抓住了小孩钓鱼时所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通俗易懂得诗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大声朗诵这首诗好吗? 布置作业:背诵古诗小儿垂钓板书设计:身姿: 蓬头 侧坐 天真活泼稚子(垂钓)神态:遥找手 不应人 聪明玲俐编号:罗 阳 镇 中心小学集体 备课1662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主 备 人:王维英备课时间:2007 年 5 月 19 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 6 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3、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

11、龄的崇敬和怀念。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具准备:磁带、投影片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2、学习生字词语。3、能根运用一定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教学进程:一、揭题,导入新课编号:罗 阳 镇 中心小学集体 备课1661、揭题:出示宋庆龄图像,简介宋庆龄,理解“故居”的意思。2、出示樟树的图片,简介樟树。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 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

12、。B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 评价、纠正。3、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4、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5、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45)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6、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三、写字指导1、“搬、榴、繁、瞻、衍”笔画较多且容易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具体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2、“樟、稠、拒”左窄右宽。3、“劝”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4 、描红(书上)5、评价学生写字情况。

13、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编号:罗 阳 镇 中心小学集体 备课166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品读课文。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2、指导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第 13 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指导归纳段意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主要写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学生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她舍不得两棵樟树。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和眷恋的语气“这是两棵樟树”中的“樟树”要重读)。2

14、、细读第二段(第 45 自然段)学习第 4 自然段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默读第 4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从哪几个方面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的?并画出有关的词语。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编号:罗 阳 镇 中心小学集体 备课166特点的一个词。理解:“蓬蓬勃勃”的意思形容非常繁荣旺盛。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看图理解有关句子。(板书:四季常青)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解清叙述顺序,弄清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学习第 5 自然段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

15、“”画出写樟树的句子学习第 13 句a 指名读b 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c 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学习第 48 句a 自由读课文。b 理解“可贵、仍然、木质、高贵”等词。c 理解句子。出示: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能表示樟树和别的树不一样。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a 再读第 5 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b 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已第 5 自然段的体会。指导朗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高贵,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指导背诵a 师引读课文别的树怎样?而樟树怎样?更可贵的是什么?编号:罗 阳 镇 中心小学集体 备课166从哪儿看出它的香气能永久保持?因为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所以说b 男女生分层读课文。c 练习背诵。指导归纳段意。第 4 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第 5 自然段写樟树的高贵之处把两句合为一句话就是第二段的段意。指名用自已的话说说第二段的意思。3、细读第三段(第 6 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人们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