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分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7334322 上传时间:2018-0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评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评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评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评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评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分析评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分析。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甚至在此前的计划经济年代,资本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就客观存在着,只是由于某些非学术的原因,学术界不愿或者不敢承认。虽然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起陆续有学者对资本问题进行研究,但这种零星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直到 93 年 11 月,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第一次使用资本概念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概念才进入主流学术界的视野,掀起了关于资本问题的研究热潮。其中,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研究,把曾经被马克思严厉批判过的资本概念,合

2、乎逻辑地移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为党和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一、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研究概况 为了使我们关于马克思资本二重性思想的讨论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或前提,笔者认为,应当首先对二重性和资本二重性本身进行规范,然后才能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讨论。 按照人们通常的理解,所谓二重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互相矛盾的两种属性。即一种事物同时具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性质。如果人们对二重性的这种规定没有异议,那么资本二重性则应当是指资本本身所固有的互相矛盾或互相对立的两种属性或性质。而且,这两种互相矛盾或互相对立的属性或性质,应当是根本性的。 如果我们以此衡量学术界关于

3、资本二重性的研究,就会发现有些学者所说的资本二重性或双重属性,明显不符合我们对资本二重性的规范。例如,在论资本的二重性一文中,庄江山把文明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看成是资本的二重性,显然偏离了主题。因为资本的作用并非资本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乾润梅和刘建伟在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双重属性划分及其现代意义的标题下,把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双重属性划分为作为一般属性的资本和作为特殊属性的资本。作为一般属性的资本,具有增殖性、流动性、竞争性和扩张性等特征,参与生产过程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作为特殊属性的资本,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联系,具有阶级性和过渡性特征,最终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种对于资本双重属性的划分,显然带有

4、很大的人为的随意性。很明显,作为特殊属性的资本,似乎不具有作为一般属性的资本所具有的增殖性、流动性、竞争性和扩张性等特征,也不参与生产过程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作为一般属性的资本,也没有它自身的特殊属性。尽管作者的目的是要论证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存在资本的合理性,但是,这种通过割裂资本的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的做法,很难合理地说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资本现象,但是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却不相同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按照这种对资本的双重属性的划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资本同时具有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两种属性,而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资本却只能具有一般属性这样一种属性,这在逻辑上似乎说不通。

5、 何玉长和袁乐轶在资本二重属性论一文中指出,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一般作为生产的技术要素来使用,体现的是生产力属性,或自然属性;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则将资本看做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或社会属性。也许是受到西方经济学的影响或启示,更多的学者在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把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或者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作为资本二重性的具体聂亚珍认为,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既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种生产关系。王天祥则在马克思的任何资本从本质上说,都要实现价值的增值这一资本的共性的基础上,认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资本具有的二重属性。资本的自然属性属于生产要素,是生产力的构成部分,这种属性在不同经济制度的社会

6、中,都是一样的。而资本的社会属性,是指资本归谁所有的问题,反映着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需要的性质,因而就是资本的个性。 尽管周扬明在论资本的两面性一文中,使用的是资本的两面性,但其具体内容,与王天祥文中所说的资本二重性,颇有相似之处。周扬明认为,资本是一种自行增值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其与生俱来就具有两面性: 一是具有生产力的属性 二是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这种生产力的属性和生产关系的属性,运用辩证思维来判断资本范畴既是一般范畴,又是特殊范畴,它是一般与特殊或生产力性质与生产关系性质这一两面性的对立统一。资本的生产力属性或一般性、共性,体现在资本不受社会制度的限制,而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

7、 而资本的生产关系属性或特殊性、个性,则是指资本的占有、生产和分配关系因社会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周扬明举例说: 例如,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具有残酷的剥削性、不平等性,而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资本就不具有这种剥削性,而是具有很强的公有性、公平性。遗憾的是,周扬明对资本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不具有剥削性和具有很强的公平性,没有进行论证。有学者认为,这种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的资本,就赋予了资本新的特有的社会性质。于是,有学者把这种赋予了新的特有的社会性质的资本,直接称为社会主义的资本或新资本,以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的资本或旧资本。甚至还有学者认为,即使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私人资本,由于已经成为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部关系上,它要受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督、管理和强大的公有制经济的制约; 在内部关系中,私营企业的劳动者受社会主义国家的保护,对雇主的经营活动有监督的权利,因而也就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私人资本有了质的区别。这样的说法具有典型的冷战思维的特征。在这些学者看来,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万恶的资本,只要与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相结合,或者受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约,立即变成了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东西。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但是在笔者看来,以上学者对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和资本二重性的研究,存在着缺陷。 二、资本的本质是商品,在商品中包含着学术界所说的资本二重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所

9、说的资本是由货币转化而成的。在马克思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命题中,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其本身也是一种商品。无论作为货币的商品如何特殊,它与其他任何一个商品一样,都具有商品的自身规定性。况且,任何一种具体的商品,与其他种类的商品相比,都有其特殊之处。因此,在马克思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命题中,内在地包含着一切商品都能够转化为资本的也许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认为资本所包括的一切产品都是商品。既然资本是由商品构成的,那么,一切商品也应当可以成为资本。事实也正是如此,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内的一切资源,只要有市场需求,它们的所有者都可以将其商品化为资本进行投资。甚至一些个人所具有的

10、某种资源,如体魄、美貌、情感,知识、技能、才干,甚至某些个人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只要有市场需求,它们的所有者或掌管者也可以将其商品化为资本进行投资。例如,人们常说的感情投资,就是指一些人把他们所具有的感情商品化为资本进行投资; 中央纪委研究室在文章中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不能把成绩和贡献当做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这就意味着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党员、干部把成绩和贡献商品化为资本进行投资。因此,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只要在有商品交换或利益交换的地方,人们所拥有的一切资源,都可以商品化为资本进行投资。因此,只要搞清楚了马克思资本概念的本质是商品的问题,学术界的那些试图通过所谓的资本二重性的

11、研究,把资本移植到社会主义经济中来的做法,实在是有些多此一举。因为道理很简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只要搞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就必须要有资本。 既然资本的本质是商品,那么,商品的有用性和可交换性也就自然地成为学者们所说的那种资本二重性的具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简单地说,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商品包含的三层意思: 一是商品是社会财富; 二是商品是客观存在的物; 三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商品的这第二层意思相当于学者们所说的那种资本的自然属性,

12、只不过还不存在学者们所说的那种资本的增殖性 商品的这第三层意思相当于学者们所说的那种资本的社会属性,因为在商品中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类似于学者们所说的那种资本所具有的社会关系。 在作为外在物的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自身属性中,马克思首先指出的是商品的有用性。马克思在谈到商品的有用性时说: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这种有用性存在于商品体之中,商品的有用性使商品体成为使用价值。其中,用于社会生产消费的商品的有用性,类似于学者们所说的那种资本的生产力属性。因为作为生产的各种要素和作为生产力表现形式的生产资料本身就是商品,这些商品的有用性在于它们是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是生产力的具体的表现形式

13、。按照马克思说的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那么,生产资料也应当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测量器。 商品的另一个基本属性,就是它的可交换性。因为商品本来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则不成其为商品。这与马克思所说的纺纱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在逻辑上是一致的。由此,在商品的可交换性中所包含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也就是学术界中的一些学者所说的那种资本的生产关系属性或社会关系属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笔者看来,商品的有用性实际上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商品的生产者来说的有用性,就是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为

14、的是满足他自己追求个人利益的需要; 二是这种商品能够满足他人的某种消费需要。正是商品的生产者和商品所有者,在通过商品满足他人消费需要的过程中,谋取自身的最大利益。马克思说,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的愿望是获取尽量多的东西。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的哪一个人,不想获取尽量多的东西?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说: 追逐金钱利益这种物欲只会存在于人类自身,侍从、车夫、艺术家、妓女、贪官、士兵、贵族、十字军、赌徒、乞丐一切时代、一切国家的所有成员,无论有无实现这种欲望的可能性,这种欲望都存在。可以说,每一个商品生产者或商品所有者,都是经济学中所说的经济人,都在追求自己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虽然各人追

15、求最大利益的具体形式不尽相同,但不外乎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两种类型。每一个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所有者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正是商品作为资本本质的根据所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都能如愿以偿。 所不同的是,由于货币或商品,在可能性上是资本,因而商品是用来交换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而资本则是希望获得赢利而用来经营的商品。 三、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概念的误解以及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局限性 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概念的误解 在资本论中,由 GWG公式表征的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一般形式; 由 GWG公式表征的则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特殊形式。学术界把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定义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16、的价值或能够增殖的价值,是把马克思的特殊形式的资本普遍化和唯一化了。 尽管马克思认为,在 GWG 这个流通中,先用 100 镑交换成棉花,然后又用这些棉花交换成 100 镑,就是说,货币兜了一个圈子又交换成货币,同样的东西又交换成同样的东西。这似乎是一种既无目的又很荒唐的活动,但是,这个公式所表征的是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再转化为货币,为卖而买。通过这一运动过程,流通的货币转化为资本,成为资本,而且按它的使命来说,已经是资本。这就是说,马克思认为,由GWG 公式所表征的货币转化为资本,虽然似乎是一种既无目的又很荒唐的活动,但这个公式中的第一个 G 已经成为资本。由此,我们可以把由 GWG公式所表征的货币转化为资本中的资本,看成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一般形式。 由于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每一个新资本,在本质上是自相排斥、相互竞争的个别的资本,因而在同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资本。其中,每一个资本都存在着用 100 镑买来的棉花卖 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