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实施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33000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实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学卓海小学 卓之礼“先学后教、当堂达标”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而制定、调整教学策略,全过程让学生学,全过程让学生读,全过程让学生思,全过程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充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过程性、自主性、任务驱动性的特点,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以学习求新知,化知识为能力,进而全面提高素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在每个环节上教师必须明确每堂课的“先学”学什么、怎么学;“后教”教什么、怎样教;“当堂训练”训练什么、怎么训练。 在数学概念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应主

2、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一、揭示教学目标。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或标准:了解或识记,即对具体内容的模仿和回忆;理解,即领会知识的意义,包括揭示判别、直接推论等;简单运用,即把学过的内容直接用于新的情境解决问题。讲述教学目标时,目标要准确,即什么内容达到简单运用的要求,教师在揭示时要讲明确,语速要慢,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听进去,都能明确本节课学习的方向。同时语言要有激励性,鼓励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给学生出示了以下学习目标:1、自学时敢于大胆的猜测,大胆的想象。2、通过自学初步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运用学到

3、的圆锥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敢于到黑板展示自己的收获。二、自学前的指导。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从课本的第几页到第几页;自学的时间;自学的方法;如何检测;以及如何运用概念解决相关习题。教师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之前,我就明确告诉学生:在自己看书的同时,要制作并利用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利用沙子或水去探究它们体积之间的关系。三、先学学生自学概念。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自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并记熟概念。学生结合看书,划出有关概念;理解并记熟概念。学生自学时,教师要表扬自学快、效果好的学生,端正学生的自学态度。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

4、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学生学习每一个概念时,教师都要注意指导他们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去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学习长方形概念时,应先指导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 四、检查自学概念的效果并进行后教。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教做准备。评判对错,针对问题进行点拔。教的内容:学生说不出来或说错的地方;教的要求:不能只判断概念说得对不对,还要能揭示其本质属性;教的方式;由学生先讲,若学生讲对了,则教师就

5、不讲,但要以表扬的形式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若学生讲错了,教师则更正。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首先让学生自主地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我发现有好几个学生将“等底等高”这一关键的词语忽略了,于是我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教学,引导讨论为什么不能忽略“等底等高”,效果非常明显。五、再学运用概念做练习。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概念做练习,同时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出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存在的问题。练习题的题型多为填空、选择、判断等。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学习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

6、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如:“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 2 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有 1 和它自身。想到了 2 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达到了再学的目的 六、点拔矫正练习,指导运用。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知道如何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概念,解决问题。教师针对问题进行点拔、矫正。因为概念课的重点不是熟悉概念,而是理解和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进行点拔时,要引导每一位学生清楚地认识他所犯的错误是由于将哪一个要领用错了,或将哪一个

7、概念的关键词忽略了,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该怎么办。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我为了加深学生对圆的特征的理解,专门设计了这样两道判断练习: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圆的直径。圆的直径是半径的 2 倍。学生要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对圆的直径的概念以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在何种情况下成立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判断失误。七、当堂达标练习,检测学习效果。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评。学生在测评练习后,由教师点拨和纠正,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举一反三,基本实现课堂揭示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既当堂完成了作业,教师也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课后的作业辅导打下了基础。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设计了以

8、下达标练习:1、填一填:(1)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 2 平方米,高是 6 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米。(2)一个圆柱体积是 9 立方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 )立方分米。(3)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12.56 厘米,高 3 厘米它的体积是( )。(4)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消去的体积是圆柱的( )。圆柱比圆锥大( )倍。如果一个圆柱的体积是 48 立方分米,削去了( )立方分米。2、解决问题:把一个底面半径 3 厘米,长 10 厘米的圆柱形钢件铸成一个底面积是 3.14 平方厘米的圆锥形零件,这个圆锥形零件的高是多少米?通过对学生以上的测评,达到了巩固所学,提高能力,反馈信息,并及时作出点拨和矫正的目的。在设计的达标练习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典型性、针对性、量力性”原则精心设计,强调当堂达标,减少作业时间, 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当堂问题当堂清”、“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