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试卷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32099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试卷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试卷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试卷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试卷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试卷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试卷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试卷语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八年级语文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得 分一、积累与运用(38 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 分)炽热( ) 横亘( ) 婆娑( )粗犷( ) 安谧( ) 炮制( )2根据拼音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3 分)雾 i( ) 天 qing( ) 汗流 ji 背( ) 运( ) shn 笑 ( ) 分道扬 bio( )3.下面的句子中有三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3 分)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沏成一座普遍的云海。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迷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辩认得出

2、。_改为_ _ 改为_ _改为_4.完成下面的成语接龙(3 分)无与伦比( ) ( ) ( ) ( ) ( ) ( )5文学常识填空(2 分)A.“唐宋八大家” 指的是唐代和宋代的八位著名_,其中就有小石潭记的作者_。B_(人名)毕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并以此于 1913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出自他的代表作_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2 分)A.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B.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座次号2C.我们互相看着对方的脸,每个人的脸都泛着红

3、光。我们感到自己像在画中。D.云是天空的吉普赛人,它们一群群来去匆匆。7.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 分)语文,就是我的精神家园。我在其中享受自然,体验人生,步入思想高地,领略无限风光。我从事语文教育工作。那种快乐,那种情怀,那种在母语家园里边遨游边吮吸雨露甘醇的自由自在难以言表。我与它朝夕为伴交往,对话,倾听,诉说。正确语序_8按要求修改下面的文字(4 分)那时,我们是快乐的。每一个清晨或傍晚,我们亲进大自然,顷听万物的声音,与身边的鸟儿、花儿、小溪交流。我们度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笑声。多年以后,使我们还在怀念这段快乐的时光。(1)第句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

4、来并改正。_改为_ _改为_(2)第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改为_(3)第句有语病,请修改。_ 9.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4 分)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因为有了水而有了灵性,有了生机,水是有灵魂的。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_,如_。10.假期里你一定读过骆驼祥子吧,请你按要求作一张读书卡片(4 分)作者_主要人物:_主要内容:_ _ _ 1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4 分)材料一 从 2008 年起,全国高考大纲在细微方面进行了调整,其中语文学科的3变化是:语文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材料

5、二 2008 年,海南省教育厅出台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的指导意见 。要求小学阶段安排“天天练” ,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安排 10 分钟的写字课,中、高年级可将钢笔字和毛笔字练习交替安排;初中阶段写字课以毛笔字为主,保证每周写字训练时间不少于 1 课时,并且隔天在下午安排 15 分钟的写字时间。(1)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 (30 字以内)_(2)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结合以上材料和目前学校开展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谈谈你的看法。_12.默写填空(4 分)(1)古城张掖,虽没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妩媚,但却有“不是祁连山顶雪,_”的妖娆,虽没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

6、飞雪” 的奇异,但却有“大漠孤烟直,_”的雄浑。(2)请你写出两句有关“秋天”的课外诗歌_,_。二、阅读理解(42 分)(一)阅读短文寂寞红柳 ,完成 1317 题(15 分)车一过托克逊,就进入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除脚下一条黑色的柏油路,两旁和天尽头都是浩瀚无际的黄沙,近处是黄褐色的块状戈壁,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弥漫着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一片死寂。汽车朝瀚海深处驶去,临近塔里木河流域,蓦地钻出一株两株、一丛两丛胡杨树,枯槁的树干和顶端的新绿,在荒漠中挺出一片片绿阴,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瞪大双眼仔细观察,还见匍匐在沙丘的地表上有一层翠绿,车渐渐驶近,方辨识出那是一丛丛蓬勃的细柳一般的植物,中间

7、蓬勃起嫩紫的新红,像姑娘脸上刚刚洇开来的胭脂痕。同行的新疆朋友告诉我们,这是红柳。端详这在大荒野中也不失昂扬的一分笑意,禁不住怦然心动,一股热流在胸4中回荡,久久难以释怀。这一份身处险恶环境中的自在、散漫同时不失美好的生命,兀地让人想起刑场上的视死如归,想起身处绝境之中的从容镇定,想起蛮荒之远的处变不惊,也让人联想起壮汉胸前素手的抚摸,想起干涸心田清泉的滋润我不知道有无关于红柳的民间传说,如果依我猜想,她该是侠骨柔肠的女子宁死不屈的灵魂的再现。她要在这天地之间,留下她的凄情哀婉,她的绝唱,在甩下一串潇洒和浪漫后,昂起头嫣然一笑,毅然决然地走向天涯,走向大漠深处。她依旧年年岁岁开花,在蓝天旷野中

8、,在无人注目欣赏的孤城绝域,以自己的一腔柔情照耀天地,将微笑将柔情留存在天地方圆之间。我看见了红柳的妩媚,那一抹于深绿丛中散发出来的美丽,粉紫的细细的叶子,衬出柳枝的翠绿和旷野的落寞,那一份顽强、专注,让每一个多看她两眼的人生出无限的爱怜和敬意。她把她惊人的美丽和执著、倔强,留在天地之间,宁愿与大漠瀚海相伴,也不在繁嚣的江南内地水草丰茂之处留连,那儿有着太多是非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拉拉扯扯,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和朋比为奸,只是为了占有一丁点的蝇头微利,一丁点的风光名头,从而搅得内心不得安宁。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心灵的安静使人更为高贵和脱俗的了。红柳安心在这寂寞之中。这荒漠瀚海,可是红柳们的天地啊,她的

9、微笑,她的爽朗,她的高傲,是天地之间的另一种颜色和性格。 (选自扬子晚报 )13.本文写的是红柳,而第自然段却又写了胡杨树。请简要分析作者写胡杨树的用意(3 分) 。14.文中第段说“端详这在大荒野中也不失昂扬的一分笑意,禁不住怦然心动,一股热流在胸中回荡,久久难以释怀。 ”(1)结合文意,扼要分析作者为什么“怦然心动” 。 (3 分)(2)联系下文,简析作者“难以释怀”的原因。 (3 分)15.文中第自然段末说“红柳安心在这寂寞之中” ,简析作者为什么要突出红柳的“寂寞”? (3 分)1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3 分)5A.作者把戈壁中匍匐于地表的红柳用“她”来指

10、代,以“胭脂痕” “素手的抚摸”来形容,将红柳的坚韧与柔美和谐地统一起来。B.作者浓笔重绘红柳,不仅赞扬了她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更赞扬了她高张生命旗帜的阳刚精神。C.作品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表面上是歌颂红柳,实际上赞扬了执著、倔强和甘于淡泊的精神境界。D.作品中的红柳,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等诗句中的梅花,塑造的是具有同一种精神的艺术形象。E.在本文中, “大漠瀚海”与“江南内地”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红柳选择了“大漠瀚海” ,正体现了其甘于寂寞的精神。(二)阅读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节选) ,完成 1821 题。 (11 分)再顺眼望去

11、,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这淡蓝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远方 一幅多美的画卷啊!而这其中的一切,又都浸透了黎明的生气,浸透了晨雨的滋润,显得这么清新,这么幽静。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我看着不远处那位年轻的司机,他仍旧那么肃穆,默默地望着远处的一个地方,丝毫没有交流感情的意思。而草滩上那几头漫步的牦牛,更是分外的悠闲。我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18根据下列表述,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3 分)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 ( )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 )严肃而恭敬。 ( )19上文总写青海湖环境气氛清美幽雅的一句话是:(2 分)20从空间顺序看,上文描写的空间方位顺序是(2 分)621面对青海湖迷人的景色, “我”的心情如何呢?(2 分)23模仿结尾画线部分的写法,续写一个句子。 (2 分)(三)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 2229 题。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