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 第三章 工艺规程的制定 加工余量 工艺尺寸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50443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0.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 第三章  工艺规程的制定 加工余量 工艺尺寸链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 第三章  工艺规程的制定 加工余量 工艺尺寸链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 第三章  工艺规程的制定 加工余量 工艺尺寸链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 第三章  工艺规程的制定 加工余量 工艺尺寸链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 第三章  工艺规程的制定 加工余量 工艺尺寸链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 第三章 工艺规程的制定 加工余量 工艺尺寸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 第三章 工艺规程的制定 加工余量 工艺尺寸链(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加工余量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这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图纸分析(阅读转配图、零件图)2)工艺审查3)确定毛坯4)确定加工工艺路线5)确定各主要工序的工艺装备(机床、夹具、刀具、量具)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9)确定时间定额10)填写工艺文件,一 、加工余量基本概念,加工余量的定义:在由毛坯变为成品的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切除的金属的总厚度,称为该表面的加工总余量。此外还有 a.工序间加工余量:每一道工序切除的金属层厚度。,b.单边余量:平面的加工余量,它等于实际切除金属层厚度,c.双边余量:为外圆

2、和孔等旋转或对称表面,其加工余量指的是直径上的,即表面实际切除的金属层厚度为加工余量的一半。,四、复杂的工序尺寸与公差确定,基准不重合: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计算比较复杂,必须通过工艺尺寸链进行分析计算,第四节 工艺尺寸链,尺寸链的定义和组成,一、尺寸链尺寸链指的是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联系并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1.尺寸链的分类(1)出现在零件中,称之为零件尺寸链(2)由工艺尺寸组成,称之为工艺尺寸链(3)出现在装配中,称之为装配尺寸链,2. 尺寸链的含义尺寸链的含义包含两个意思: (1)封闭性:尺寸链的各尺寸应构成封闭形式(并且是按照一定顺序首尾相接的。

3、(2)关联性:尺寸链中的任何一个尺寸变化都将直接影响其它尺寸的变化。,二、尺寸链的有关术语,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即间接获得或间接保证)的尺寸。,1. 尺寸键的环,构成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都称为“环”。,可分为,组成环 Ai封闭环 A,增环减环,2. 封闭环,(1) 由于封闭环是最后形成的,因此在加工或装配完成前,它是不存在的。 (2) 封闭环的尺寸自己不能保证,是靠其它相关尺寸来保证的。,2.1 封闭环的特点:,(1) 体现在尺寸链计算中,若封闭环判断错误,则全部分析计算之结论,也必然是错误的。(2) 封闭尺寸通常是精度较高,而且往往是产品技术规范或零件工艺要求决定的尺寸。

4、 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往往代表装配中精度要求的尺寸;而在零件中往往是精度要求最低的尺寸,通常在零件图中不予标注。,2.2 封闭环的重要性:,3. 组成环,一个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他各环,都是“组成环”。按其对封闭环的影响可分为增环和减环。表示为:Ai 、Li i=1,2,3,增环:在尺寸链中,当其余组成环不变的情况下,将某一组成环增大,封闭环也随之增大,该组成环即称为“增环”。,L1为增环,L1、L4为增环,减环:在尺寸链中,当其余组成环不变的情况下,将某一组成环增大,封闭环却随之减小,该组成环即称为“减环”。,L2、L3 、 L5为减环,L2、L3 、 L4为减环,三、尺寸链的分类,

5、1.按不同生产过程来分(1) 工艺尺寸链:在零件加工工序中,由有关工序尺寸、设计尺寸或加工余量等所组成的尺寸链。(2) 装配尺寸链:在机器设计成装配中,由机器或部件内若干个相关零件构成互相有联系的封闭尺寸链。包含零件尺寸、间隙、形位公差等。(3) 工艺系统尺寸链:在零件生产过程中某工序的工艺系统内,由工件、刀具、夹具、机床及加工误差等有关尺寸所形成的封闭尺寸链。,(3) 空间尺寸链: 尺寸链全部尺寸位干几个不平行的平面内。,2按照各构成尺寸所处的空间位置,可分为:,(1) 直线尺寸链:尺寸链全部尺寸位于两根或几根平行直线上,称为线性尺寸链。,(2) 平面尺寸链: 尺寸键全部尺寸位于一个或几个平

6、行平面内。,3按照构成尺寸链各环的几何特征,可分为:(1) 长度尺寸链:所有构成尺寸的环,均为直线长度量。(2) 角度尺寸链:构成尺寸链的各环为角度量,或平行度、垂直度等。,四 尺寸链的作法,从本例可以看出,A1,A2本没有公差要求,但是由于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就有了公差的限制,增加了加工的难度,(2)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的尺寸换算,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的尺寸换算在生产实际中是经常遇到的。如图所示:,图中要加工三个圆弧槽,设计基准为与50同心圆上的交点,若为单件小批生产,通过试切法获得尺寸时,显然在圆弧槽加工后,尺寸就无法测量,因此,在拟定工艺过程时,就要考虑选用圆柱表面或选用

7、内孔上母线为测量准来换算出尺寸。,设计基准,解:以50下母线为测量基准时,可画出如下尺寸链:,在该尺寸链中,外径是由上道工序加工直接保证的,尺寸t应在本测量工序中直接获得,均为组成环;而R5是最后自然形成且满足零件图设计要求的封闭环。,故该尺寸链中,外径是增环,t是减环。,求基本尺寸:,t 45,求t 的上、下偏差 :,x t0,s t+0.2,故测量尺寸t为:,同理,以选内孔上母线C为测量基准时,可画出如下尺寸链:,这时,外圆半径为增环,内孔半径及尺寸h为减环,R5仍为封闭环。,计算后可得h的测量尺寸为 :,2、多工序尺寸换算,在实际生产中,特别当工件形状比较复杂,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各工序的

8、定位基准多变等情况下,其工艺过程尺寸链比较复杂,有时一下不易辨清,尚需作进一步深入分析。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多工序尺寸换算。,(1)从待加工的设计基准标注尺寸时的计算,如图所示的某一带键糟的齿轮孔,按使用性能,要求有一定耐磨性,工艺上需淬火后磨削,则键槽深度的最终尺寸不能直接获得,因其设计基准内孔要继续加工,所以插键槽时的深度只能作加工中间的工序尺寸,拟订工艺规程时应把它计算出来。,工序1 : 镗内孔至工序2 :插键槽至尺寸A;工序3 :热处理;工序4 :磨内孔至 。,现在要求出工艺规程中的工序尺寸A及其公差(假定热处理后内孔的尺寸涨缩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工序为:,按加工路线作出如图四环工艺

9、尺寸链。其中尺寸46为要保证的封闭环, A和20为增环,19.8为减环。,按尺寸链基本公式进行计算:,解:,+0.30(+0.025 sA)0 sA0.275+0(0 xA)(+0.05) xA0.050,基本尺寸:,偏差:,因此A的尺寸为:,按“入体”原则,A也可写成 :,(2) 零件进行表面工艺时的工序尺寸换算,机器上有些零件如手柄、罩壳等需要进行镀铬、镀铜、镀锌等表面工艺,目的是为美观和防锈,表面没有精度要求,所以也没有工序尺寸换算的问题;但有些零件则不同,不仅在表面工艺中要控制镀层厚度,也要控制镀层表面的最终尺寸,这就需要用工艺尺寸链进行换算了。计算方法按工艺顺序而有些不同。,例1:大

10、量生产中,一般采用的工艺:车磨镀层。,图(a)中圆环,外径镀铬,要求保证尺寸 ,并希望镀层厚度0.0250.04(双边为0.050.08),求镀前尺寸 。,机械加工时,控制镀前尺寸和镀层厚度(由电镀液成份及电镀时参数决定)直接获得,而零件尺寸是镀后间接保证的,所以它是封闭环。,列出如图工艺尺寸链,解之得:,解:,A280.0827.92,00 sA sA0-0.045-0.03+ xA xA0.015,即:镀前尺寸为,例2:单件、小批生产中,由于电镀工艺不稳定,或由于对镀层的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时,大量生产中采用的工艺:车磨镀层工艺不能满足要求。故采用工艺:车磨镀层磨。,图中圆环,外径镀铬,要求保证尺寸 ,Ra为0.2,仍希望镀层厚度0.0250.04(双边为0.050.08),求镀前尺寸 。,00 xA xA0-0.030.03 sA xA0.016,A280.0827.92,即:镀前尺寸为,解:根据已知条件,绘出尺寸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