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德国美术教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47236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自《德国美术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摘自《德国美术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摘自《德国美术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摘自《德国美术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摘自《德国美术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摘自《德国美术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摘自《德国美术教育》(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自德国美术教育20世纪20年代-表现与再现相结合的美术教育实践例:通过内在感受造型幽灵森林(7年级)老师开场道:我在年轻的时候经历了一桩事情,如果你们安静地坐着,我就讲给你们听。一个晚秋的下午,为了去一个小农庄和一个朋友碰面,我漫步穿过了一片位于山谷底的森林。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当我们最终互相道别时,大约已7点了。装有木制假腿的店主坐在门坎上,此刻他从嘴里拿出他的烟斗问我道:您今天还想去哪儿?当他听了我的回答后就嘟哝道:是啊,是啊,上边的林子里有敲门鬼,他会带着您回家的。我听了哈哈大笑:我这辈子还从没见过鬼呢,也不是胆小鬼。说着就调头上了路。不多久我就又走到了那片位于山谷底的森林边,一条小路在

2、脚边伸向林子深处。这时天已全黑了。踏入森林还不到一百步,我就听到旁边有脚步声,但却不见任何人影。我停下脚步大叫:谁在那儿?没声。这时风呜呜地叫着把树上的叶子吹得噼噼啪啪响并带过一阵冷雨打在我的背上。我站在灌木林中感到脚下已没了路,耳边却有人幸灾乐祸地笑着:嘿,嘿,嘿这时一阵闪击下了许多树,一只老鹰飞过我的身旁。上帝啊!在闪电的天空中我看到了什么?一群疯狂的骑士横跨在黑色的野马上,为首的是一个又老又丑的长发巫婆,她骑在一头山头羊上,一条大狗嗷嗷地叫着跟从。老巫婆撒威地吼着:那是谁?是不是打猎的?还不赶快趴地上去,找死呐?很久很久我才从森林走出来,我听到一个低沉的声音,听着,听着,12下,我们的钟

3、敲了12下了!啊,这是人的声音,是守夜老人的声音。模糊中我看到不远处的村子里有灯光,莫不是一个小客栈?正是,我看到最后的几个客人正在向店主告别,店主站在门坎上平静地抽着他的烟斗,当我遇到救星般地向他打招呼时,他惬意地笑着:呵,呵,您又回来了!那敲门鬼都做了些啥呢?嗒,嗒,嗒他的假木腿滑稽地敲着店里的石板地。那么,现在你们是不是想趁着你们的汗毛还竖立着的时候把这片幽灵森林用你们各自的方法表现出来。例:再现性记忆画课堂第一幕:学生们每人拿着一张空白纸,老师要求道: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请在你们手中的白纸的左上角画把火柴棍大的斧头,不许用橡皮擦。学生们迅速画出了他们脑子里的斧子。老师在学生的桌子旁走过

4、,观看学生们的作品,随手拿起一些,指出一些突出的错误,并把这些错误展示在黑板上。学生们改进他们的作品。在这一幕中老师应尽量迅速地观看许多学生的作品,这样课堂就会更生动。课堂第二幕:黑板上的展示被擦去了。教师要求学生们再迅速地画一把斧头。结果表明,最严重的错误已经没有了。课堂第三幕:全班一起观察一把真正的斧头。教师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斧头的各个部分及其关系。学生应该自己发现,为什么斧头的不同部分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形状,为什么人们用钢和坚硬的木头而不用易碎的木头制造斧头。在观察的过程中,老师应转动斧头,关让学生明白,斧头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与其功能相吻合的。最后斧头被拿走了,学生们应该根据他们的观察

5、再画一把大的斧头。这种形式的练习叫做再现性记忆画。20世纪70年代l斯岛特教授强调:审美教育全面培养感观感性及弥补文明进程造成的感性亏空的作用。她认为人的感官不是孤立地感受的,即不是眼睛在看,而是人在看;不是耳朵在听,而是人在听;不是身体,而是一个运动的人在运动。感官系统是接受信息的唯一途径,不同的感官还能互相补充,在感官感受中,重要的是对某种信息感受正确,至于是嗅到还是看到起火其实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正确感受到了起火这个信息。我们的感受器官很少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常生活中,我们运用得最多的是我们的视觉感受,而眼睛恰恰是离我们的身体最远的且在感官系统中发展得最迟的感官。在常生活中,看总是走在了触

6、摸的前面,社会生活关系将触摸和身体的语言放逐了。人们在孩童时代还用手和身体去理解,但最晚从入学开始,他们必须学会控制他们爱动爱摸的习惯,而旧的教育要求课堂形象生动也更多地是从眼睛的直观感受入手的。人们总是以为,眼睛是最合适的感官,因为眼睛能一目了然,但正因为眼睛的一目了然使得人们无须对看到的再多做思考,而触摸(听、闻)的时候反而因为它的不确定性促使人们多作思考。所以,她提出用所有的感官来学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反对理性,而是作为教育的一种补尝。如,戴宝俊老师在小花猫睡觉了一课就采用了听声音触发想象的形式,将不确定因素融入教学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在学生创作前老师都会让学生欣赏一些艺

7、术家或同龄人的作品,不仅是提高审美能力,更主要的是引导和启发学生们创作,但有些时候视觉信息往往会带给学生创作上的障碍,他们的创作也会因此而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即一些学生跳不出这个圈子,形成表现内容或形式上的雷同,这与美术创作张扬的个性化特征是相悖的。为解决此问题,教师利用非视觉的手段,来扩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她录了五、六种诸如公鸡鸣叫声、摩托车轰鸣声、跳入水的声音等等。这样,有效打破了学生创作中过于集中出现?quot;猫鼠争斗的场面。一方面扩大学生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视觉启发造成的思维限制。下面是斯岛特教授以猫为题的用所有的感官来学习的审美教学实践课的例子:老师课上带来一只真的小猫,孩

8、子们很想动手摸摸猫、碰碰猫、把猫抱在怀里,但是由于前面教师先交待了猫的爪子很尖,希望引起孩子们对它会抓人有所警惕,就提问,当你们摸猫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呢?回答:我们不要把它碰疼了。她认为,孩子们的这个回答说明对猫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角度,猫不再仅仅是课堂的一个具象,而成了一个我们要爱护、同情并给它温柔的对象。她还认为,当孩子们观察过动物之后就直接要求他们把动物画下来不是一种可取的教学方法,因为这样太形式化,且这使得孩子们马上又和动物有了距离。比如她认为可以用长毛绒和皮毛边角来做一只猫,这比画一只猫更合适,因为做出来的猫也可以摸、碰和抱,这与孩子的感觉经验相吻合,而且做猫更能表现猫的特征。l突破

9、选题禁区从美丽的葬礼-一个很少涉及的审美感受领域看他们独到的眼光。(在程式化的活动中挖掘出美术方面的内容)作者勇敢地提出了死亡和葬礼这个恐怖的、人们经常避而不谈的内容作为课堂审美体验的选题。作者首先指出:殡仪、葬礼和墓地这些与死亡有关的具象以其庄严肃穆首先给人以强烈?quot;损失感,而与整个葬礼有关的一切又是象征性的、计划好的,有给人看的一面,是宗教礼仪、人性情感和责任的混合体,却不一定是死者的愿望。如今葬礼的绝大部分事项都已程序化了,甚至包括死亡本身(安乐死),死亡的许多事项都在医院里被处理了(如给死者化妆等),活着的人再也不用经历。人们克服悲哀的一条途径就是让悲哀减少到最小限度,办法之一

10、就是让外在的葬礼富丽堂皇,其中花圈的数量和质量、葬礼礼堂的布置、有没有乐队、敬给死者的蛋糕的数量、棺材的价格等等成了衡量的标准,有时是为了那一天,有时甚至就为了葬礼仪式的那半个小时就扔出了几千马克,这也许是死者不能想象的,而更重要的是死者的亲戚们要表示,他们出得起这个钱。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生者为死者在外表仪式做得越多,他们对死者死亡所带来的内在的悲哀的体验就越小。作者对葬礼中的许多千篇一律的繁琐细节、呆板的形式不满,因此他和他的朋友们一面拍下了一个一般的葬礼的纪录片,其中突出葬礼的豪华繁琐和呆板,但也向学生们解释葬礼的文化、棺材的艺术价值等等。另一方面他们又拍下了一个自己设计?quot;葬

11、礼,其中参加葬礼的人们面容轻松,一起合唱着歌儿,彼此交谈着,人们穿着一般的胡所袒露的黑色服装,化了妆,而不是像往常一样穿着遮得严严实实的葬礼服,没有昂贵的花环而是一些夸张的纸的或塑料的花。在美术课上作者给学生们放了这二个有关葬礼的录像,期望他们有不同的感受,学生们也可自己做葬礼的资料收集可做一幅拼贴画来表现葬礼。2.博物馆中的美术教育德国人对传统与文化的重视体现在他们的收藏上,他们收藏的范围非常广,民间艺术品、当地特产、历史遗产等都是他们收藏的对象。因此,即使一个十几万人口的小城也会有几个博物馆。有时工作人员比参观的人还多,即使这样,政府也拿出资金资助,可见其对文化护理、保存和发展的重视。为什

12、么德国人提倡博物馆教育呢?许多教育研究者认为,德国当代的学校是越来越趋于科学化、理性化了,而远离感性了。用所有的感官来学习意味着反对目前学校单一用眼的状况而着重支持其余所有感官的发展。为了获得一种多方面、多渠道的感觉体验,除了教室以外,还应该寻找新的学习场所,博物馆就是其中的一个。学生直接接触美术原作和其他文化实物,可以集中地、强烈地体验到一些在课堂上体验不到的东西。怎样选择作品呢?参观美术馆时对作品的选择是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要考虑参观学生的年龄、学生的视觉习惯,作品的风格以及怎样对作品进行分析等。如果想要改变学生对某些作品的一些看法,那更应该在期望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之间做周密的考虑。可以在为

13、小学生选择作品时提问:这件作品是独一无二的,但又可为许多人所接受吗?它具有经验的特性吗?这幅作品中的基本总是和基本关系是明了的吗?这幅作品对孩子们的生活有意义吗?它可以与当代挂钩吗?这幅作品的材料对于孩子们今后的生活有意义吗?这幅作品中有具体的事件和内容吗?它能不能唤起孩子们的兴趣,适应不适应孩子们的精神发展水平?这幅作品在材料处理上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前提条件,在加工上有什么问题?从表现主义到无具象绘画-四年级学生博物馆系列美术课纪实。(P109)(全班26个学生,第一次参观博物馆,将一起欣赏两幅表现主义的绘画,一幅是马克1912年的作品大动物园-绘画表现的形式,另一幅是贝勒1965年的作品用

14、超级牙膏刷牙的人-多种媒材表现的形式)第一节:课堂计划:1)板书:博物馆。学生们自由地发表一些他们对博物馆的想象和理解,老师把一些重点词汇写在黑板上。2)了解博物馆的任务,如收集、膳补等。3)美术馆的特征是什么?如美术馆是收藏绘画和美术作品的地方,既有死去的艺术家的,也有活着的艺术家的,绘画有油画、水彩等,题材有肖像、风景等。(认识博物馆。)课堂进行:老师板书博物馆三个大字,并不加评价地把学生们的发言写在黑板上:展览、美术宝藏、绘画、画廊、动物、恐龙的骨头、水晶、宝石等。老师:那我们现在也开始收集。学生:美术宝藏、参观入场卷、出土物、煤、植物、古老的柱子、古老的瓷器、表等。老师指出学生们确实认

15、识许多东西,问他们能不能把上述的东西分类。学生们没人回答,老师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在一些东西划一条线,如恐龙、动物、植物等,然后问学生,为什么它们可归在一类。学生:因为这些东西可放在不同的博物馆中。老师抓住不同的博物馆这个概念问:什么是不同的博物馆?学生:自然博物馆、汽车博物馆、美术博物馆、古董博物馆等。老师由此知道学生认识不同的博物馆又问:博物馆有什么特殊的呢?学生:它们展览东西;它们首先收集;它们卖东西;它们展览一些平时看不到的、不是普通的东西等。老师:博物馆除了收集和展出外,还做什么呢?学生:找东西;展览之前还必须洗净;还必须鉴别;等等。老师抓住概念鉴别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例子明白,如找到一个古

16、老的瓷盘,先必须弄清楚它出自哪个年代,做什么用的,制作者是谁等。老师:下星期我们去美术博物馆,你们想想在美术博物馆中能看到什么呢?学生:人像雕塑,是立体珠,有时可以摸;油画,是有颜色的老师启发学生:我看你们画的画也是各式各样的。学生:有的人画春天,有的画秋天,有的用奇的颜色,我们从他的画上什么也看不出来。老师抓住问:那我们怎么叫这些什么也看不出的画呢?学生:现代艺术。之后在师生对话中还出现了静物、拼贴等概念,教师强调并解释了这些概念。第二、三节课:课堂计划:教师在班里口头描述画面内容,学生试图根据描述来想象画面,然后画出整幅画的中间部分。(学生的表现融入了个人想象与主观技能。)课堂进行:老师:同学们,你们今天要画的东西很特别,就像一个实验。在我们将要去的博物馆里挂着一张很有名的画,我仔细看了这张画并详细记下了我所看到的,如画面的各种颜色、人物和动物等。现在我先口头描述,请你们闭上眼睛根据我的描述想象这幅画。然后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