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3i-解读北京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PPT-王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44614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C3i-解读北京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PPT-王晖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HC3i-解读北京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PPT-王晖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HC3i-解读北京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PPT-王晖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HC3i-解读北京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PPT-王晖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HC3i-解读北京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PPT-王晖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C3i-解读北京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PPT-王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C3i-解读北京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PPT-王晖(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晖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解读北京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编制的背景,卫生部出台“”工程规划 3:国家、省、地市三级平台 5:五大重点 公共卫生、医疗、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和综合管理 2:两大基础 健康档案、电子病历 1:一个卫生专网,,编制的背景,北京市医改对卫生信息化提出的明确的要求 2011年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建设医药卫生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就医指南、复诊预约挂号、医保和医药价格政策、健康促进、疾病防控等服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试点发展远程会诊。加强信息化标准建设,统一规范医院信息系统数据接口和信息采集,逐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等信息系统互联

2、互通。,,编制的背景,首都地位和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 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卫生事业和医学发展的中心。首都地位和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北京的卫生工作必须是全国第一流的。北京的医学水平必须是全国领先乃至世界一流的,能够对全国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能够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北京的卫生信息化水平也必须是全国领先的,北京的卫生信息化工作要对支撑北京卫生改革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对全国具有辐射作用,能够持续不断地提供卫生信息化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十一五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北京市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介绍,2004年以来,市级财政投入建设项目包括:卫生

3、统计信息采集平台网上审批及“一窗式”办公系统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计划免疫管理信息系统医院门急诊信息采集系统,,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果,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北京市健全了卫生信息化组织管理机构和体系,建立了多种卫生信息化标准和规范,加强了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建设,建立并运行了各类卫生信息系统,为卫生管理和卫生服务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化支撑,为管理者的科学决策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为优化和规范工作流程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提高政府服务公众的效率提供了有效手段。,,存在的问题,资金投入不平衡 基础设施还未完全到位 标准规范

4、有待完善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亟待加强 信息安全有待加强 卫生信息化人才缺乏,,十二五北京卫生信息化总体目标,建立“基于北京市居民健康档案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工程”,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整合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构建满足信息共享的市区两级卫生信息平台,推进卫生信息共享,实现区域卫生协同服务,提高整体卫生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促进形成“首诊在社区、转诊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就医新格局,逐步实现大医院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缓解百姓“看病难”问题; 促进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政府监管和决策服务提供支持;为信息公开和便民服

5、务提供技术保障。,,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宗旨,公众,业务人员,政府,方便市民生活便利群众就医,促进工作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准确采集数据提供决策依据,,北京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建立覆盖居民生命全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区域内不同医疗机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交换机制,使区域内所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共享相关医疗信息,逐步建立生命全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促进形成“首诊在社区、转诊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就医新格局,逐步实现大医院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缓解百姓“看病难”问题。,,北京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在每30万-50万人口的居住区域内,建立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6、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共同构成的医疗服务体系。,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康复医院,乡镇卫生院,护理院,,医疗卫生信息整合平台,建立覆盖居民生命全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孕产妇及新生儿保健,社区全科诊疗,医院诊疗,社区康复,以个人信息为主索引,建立生命全周期健康档案,计划免疫,,建设原则,政府主导、合力建设统筹规划、标准规范 深入应用,惠及居民 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加强管理、保证安全 梯度推进,务求实效,,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北京卫生信息化主要任务是建设“基于北京市居民健康档案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工程”,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网络、两个基础、两级平台、三个基础数据库、五大应用”。,

7、,“一、二、二、三、五工程”,基础网络,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区县级平台,市级平台,,一个网络,在互联网、政府外网和社保网的基础上,建立连接市、区县、基层三个层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院、社区、疾控、急救、保健院等)的网络联结,形成卫生虚拟专网,彻底实现卫生部提出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全面支持卫生信息化应用服务。,,两个基础,1、加强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一方面重点加强制定相关标准,如:居民健康档案标准和规范、临床术语标准、门诊症状诊断编码标准、医院门急诊信息系统功能规范和数据采集规范、项目管理规范标准体系、医疗机构网站建设规范标准和医院系统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等。另一方面

8、,加强已有标准的维护、宣贯、执行。 2、建立全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落实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制度。建立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安全监督和检查机制,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员岗位准入机制。各医疗卫生单位普遍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全市统一的数字认证服务平台,逐步实现电子签名在医疗卫生信息化中的广泛应用。依托北京市统一的电子认证基础设施,按照卫生部的相关规范要求,从集约化建设北京市医疗卫生信息化网络信任体系出发,在市卫生局建立全市统一的医疗卫生电子认证服务平台,为医疗卫生信息化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服务和责任认定服务。,,两级平台,建立市区两级卫生信息平台,包括三方面功能:1)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健康服务管理平台,为

9、区域医疗协同提供支持;2)以卫生管理为核心的卫生数据管理平台,为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3)以面向公众服务为目的的综合卫生信息服务平台,为信息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和监督权提供途径。,,市区两级平台各有侧重,市区两级卫生信息平台是统一的、协同的,但功能侧重有所不同,市级平台侧重于共享交换、健康主索引、卫生管理、公众服务,区县平台侧重于健康档案管理、区域协同、卫生管理和综合服务。,,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区域共享协同平台卫生数据管理平台综合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区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十二五期间,选择三到五个区县作为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试点,十二五末,初步搭建十六区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10、实现对辖区内公共卫生、医院、社区、医保等信息资源共享,区县级平台与市级平台的协同共享,实现区县级综合卫生服务管理。通过试点工程,建立形成区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规范,用以指导其他区县平台建设。,,三个基础数据库,医疗卫生资源信息 执法相对人信息 居民健康档案,,五大应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医疗保障信息系统 药品供应保障信息系统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保障措施,组织保障发挥“首都医药卫生协调委员会”整合、统筹、协调首都的医疗卫生资源的作用,统筹和协调北京地区的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与发改委、科委、医保、公安、民政、计生、工商等部门沟通和信息系统的互联和共享。进

11、一步加强北京市卫生系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北京市卫生信息化统筹规划、项目建设管理、标准规范建设、信息资源整合的作用,充分发挥其指导区县及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保障措施,机制保障各区县卫生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把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列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明确建设任务和责任分工,制定促进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和保障措施,有组织地梳理和规范本地数据资源和信息流程,逐步打破数据和信息资源条块分割壁垒,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优化信息处理流程,提高医药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效率。在市区两级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即发挥市卫生局的指导作用,又发挥区县卫生局的主导作用;既加强

12、各部门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又加强相互协同、资源共享利用的建设;全市卫生信息化在统一的框架体系和管理体系下开展。,,保障措施,政策制度保障 建立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制度,满足基于北京市居民健康档案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工程建设、维护与应用需要,通过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解决信息化建设激励约束机制,避免重建设、轻管理、轻应用和轻维护等问题。要抓紧研究制定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和远程会诊应用和标准维护的政策法规,以及数字签名、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保障措施,人才保障研究制定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战略,编制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依托和首都医科大学联合建设的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教学基地,培

13、养具有医学和信息学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大力抓好卫生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建立业务培训和业务考核制度,多渠道探索卫生信息技术人员职称晋升体系。引进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与其他行业和领域的专业人才交流与合作。,,保障措施,资金保障 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卫生信息化的投融资政策和管理制度。市区两级信息化纳入预算,要把信息化建设投资纳入卫生事业专项经费预算,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专项投入,专项使用。各级政府要将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要大力支持基础性研究和信息标准研发,促进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益。各医疗机构也要加大对单位

14、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的投入。各医院按总收入不低于1%的比例投入各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保障措施,网络保障目前,医疗卫生机构依赖于政务外网、医保网和互联网三张网,难以形成卫生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十二五期间,协调市区两级政务网络主管部门,扩展政务外网、医保网的覆盖范围,建立连接市、区县、基层三个层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院、社区、疾控、急救、保健院等)的网络联结,形成卫生(虚拟)专网,彻底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全面支持卫生信息化应用服务。,,干什么?,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切入点,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和综合管理等重点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怎么干?,两级平台的进展步骤,是先做区县级?还是先做市级?责任分工要明确,市级平台和区县级平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市区两级平台的建设策略,医疗卫生,,钱怎么出?谁出?,应将卫生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经费列入市区两级政府财政预算。公共卫生就是政府出钱。有赢利的就是市场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行业分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