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需求预测步骤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040847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需求预测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交通需求预测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交通需求预测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交通需求预测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交通需求预测步骤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需求预测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需求预测步骤(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市郎溪路(裕溪路包河大道)建设工程 第三章交通预测与分析3.1 项 目 概 况3.1.1 项 目 背 景合肥市郎溪路(裕溪路包河大道) ,是合肥市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肥市畅通二环中重要的一段,起到连接主城区、北部组团和东部组团,同时与西部城区沟通的重要作用,也是合肥市主要的交通走廊,起到替代现状东二环路,疏导、屏蔽穿越中心区的过境交通的作用。3.1.2 研 究 对 象 及 其 特 点郎溪路是合肥城市二环畅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通量及客流与其连接道路乃至整个城市道路网是分不开的,因此不能仅以郎溪路为孤立的研究目标,必须以城市区域道路整体网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说,应从区域甚至全市范围

2、来预测郎溪路客流与交通量。因此,本次研究以合肥整个市区的交通需求预测为基础,以郎溪路的核心影响区为重点分析对象。道路交通量与客流需求的总量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等,交通需求的分布特性取决于城镇体系形态、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特点、产业布局等。因此,本次客流与交通量预测报告以合肥市区经济、人口、土地利用的研究为基础,进行市区的总体客流需求预测;然后以郎溪路核心影响区为重点,深入分析在不同项目背景下,核心影响区的交通状况,为郎溪路的改造提供可靠的交通分析支持。3.1.3 项 目 研 究 内 容 及 目 标本项目在结合前期路网规划和宏观客流预测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实地调查与分析,结合

3、合肥市现状和未来交通发展趋势,对郎溪路在未来年的交通需求,分方式、分阶段的客流需求等进行预测,以期为了给郎溪路的改造提供依据,以确保郎溪路设计改造的更科学性与合理性。本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 交通需求预测 经济发展预测 人口发展预测 客运交通需求预测 货运交通需求预测 交通方式划分预测(2) 道路交通量预测 无项目/有项目背景下,合肥市机动车交通量分配预测 无项目/有项目背景下,郎溪路路段、交叉口交通量预测3.1.4 预 测 年 限 及 范 围城市交通规划从规划时间跨度来划分可以分为近期交通规划(35 年) 、中远期规划(520 年)和发展战略规划(2050 年) ,因此根据

4、本项目合同基本要求,本次交通需求预测分为近期和远期,具体如下:近期:2018 年远期:2033 年预测范围:郎溪路西起马鞍山路,东至裕溪路,全长约 6.72 公里路段。3.1.5 本 项 目 实 施 流 程交通需求分析及发展预测的目的即确定未来特征年各种出行方式的交通量(公交车、出租车以及私人小汽车等)在道路网络上的分布,以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建设与管理方案,避免决策失误。本项目实施流程如下图:郎溪路合肥市郎溪路(裕溪路包河大道)建设工程 预测内容解析基础数据需求分析现有资料收集重点调查方案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的选择数据整理与处理模型标定具体预测模型选用交通小区土地利用性质现状及规划

5、交通设施布局沿线公交客流调查路段 、 交叉口交通量调查各级别行程时间 、 通行能力 、 交通量的抽样调查预测结果评价及指标汇总敏感性分析及建设性建议项目实施流程图3.2 总 体 设 计 构 想3.2.1.经 济 发 展 预 测近年来,合肥市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下表显示的是合肥市 2000 年至2005 年的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合肥市经济总量逐年增加,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增长比例始终保持在 10%以上,近两年更是以 15%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并且每年有大幅度提高。合肥市历年经济数据统计表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6、2009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3.4 412.4 477.8 598.7 853.6 1073.9 1334.2 1664.8 2102.10500100015002000250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年 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图 0-26合肥市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曲线图随着合肥市的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国民经济将会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一定会逐步提高,人均收入也会逐年增加,更多地就业机会使得就业压力逐年减少,城乡之间差距逐年变小,人民的福利及各种社会保障体系将会进一步完善,各大中型企业运转平稳,社会稳定团

7、结,呈现和谐发展的社会局面。根据 2006 年修编的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合肥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2020 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5000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8000 美元;合肥三产结构比达到 5:45: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5 万元;社会就业充分,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社会秩序良好,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合肥市的 GDP 增长速度采用逻辑曲线预测,预测结果见下表。合肥市 GDP预测结果表年份 2018 2033GDP(亿元) 3117.3 9800平均增长率 8.2%3.3.2.人 口 发 展 预 测1.人口分布范围根据总体规划的研究

8、范围,合肥市中心城区的人口分布为以下范围:合肥市郎溪路(裕溪路包河大道)建设工程 中心城区:以市区为基础在周边有所突破市区行政区划,总面积 898.5 平方公里(包括巢湖水面)。2.人口增长区域根据总体规划,远期 2020 年,合肥中心城区总人口 360 万人。规划期内,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为 3.2%,2010 年至 2020 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 1.8%。2008 年末人口 303.49 万,市区增长率 2.6%;远期 2020 中心城区人口 360 万,外围镇人口 120 万,141 组团范围内总人口 480 万人。按照年均增长率 3.2%计算,2015 年 141 组团总人口 2

9、015 年人口 390 万人。市区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二环以内区域。2001-2009 年,合肥市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3.45%,反映了市区在人口集聚方面有较高的吸引力。3.人口规模预测(1)时间趋势外推回归法时间趋势外推回归法是假定相同地域范围内人口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点不变,利用一元回归方程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aabP0式中: 预测区域内规划期内第 年末人口;aP基年居住人口数;0预测区域内规划期内第 年。a根据上述回归方程,可得出合肥市的市区居住人口 2015 年、2020 年分别为 326 万人、347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 2.98%。(2)时间趋势外推指数法时间趋势外推指数法是

10、假定相同地域范围内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不变,利用以往的人口增长率按下式计算将来的人口aarP10式中: 第 a 年的人口;aP预测初始年人口;0人口年增长率;r年数,初始年。a根据时间趋势外推指数法,可得出合肥市中心城区的总人口 2015 年、2020 年分别为 337万人、373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 3.46%。(3)罗杰斯蒂模型法罗杰斯蒂函数曲线的基本特征是先有一个平缓化时期,然后是高速增长,最后又进入平缓变化,该函数的形式是:aabUP10式中: 第 a 年的人口;aP, , 常数。U0b1根据罗杰斯蒂模型法,可得出合肥市的中心城区市区总居住人口规模 2015 年、2020 年分别为 341

11、 万人、359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 3.19%。各种方法预测市区总人口综合比较年份 时间趋势外推回归法 时间趋势外推指数法 罗杰斯蒂模型法 加权平均2018 年 326 337 341 3352028 年 347 373 359 360将三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列于表 3-28,可以得出如下结论:2015 年合肥市中心城区总人口应该在 335 万左右,远期 2020 年合肥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应达到 360 万人左右,市区总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 3.21%。3.3.3.人 口 发 展 预 测1.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趋势变化合肥建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团城”时代、 “风扇叶”时代、 “摊大饼”时

12、代、 “新集团”时代。(1) “团城”时代解放前合肥城市建设一直在环城河以内,处于一个自发蔓延式的发展状态。在 19 世纪 6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在老城的基础上发展,并逐步向城外拓展的。整个形态呈现出一个团结特征。(2) “风扇叶”时代1956 年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中心三叶的城市结构,有效地引导了城市建设和发展,在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下,合肥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具有独特结构和风貌的大城市。合肥不但成合肥市郎溪路(裕溪路包河大道)建设工程 为国家首批园林城市,也成为规划建设的典范。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一直持续到 19 世纪 80年代末。(3) “摊大饼”时代19 世纪 90 年代初,合肥的城市规模不断扩

13、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迈进。城市建设在原有三叶之间的地段迅速蔓延,摊大饼的形势越来越严重,原有的风扇型结构显现出中心负担过重,三翼联系不便的缺点,随城市环路体系的逐步上马,这中“摊大饼”的趋势更加难以遏制。(4) “新集团”时代19 世纪 90 年代末期,在新版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肥提出发展多中心组团式结构,新的开发区相继建设,特别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使城市建设完全脱开原来的老城中心,在城市西南部形成新的建设集团,随着西南部新的政务文化新区的建设,城市单中心的发展模式开始动摇。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城市建设传统与现状发展趋势,契合合肥都市圈长远的发展框架,同时结合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提

14、出“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即在合肥城镇密集区范围内构建一个主城、四个外围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总体空间框架。一个主城是指在现有合肥二环路以内、312 国道以北的城市空间,主要负担城市的综合服务职能。四个外围组团分别是东部组团(包括店埠、撮镇) 、北部组团(包括瑶海经济开发区、庐阳工业园区、双墩) 、西部组团(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蜀山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西南部组团(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派镇) ,四个组团形成城市副中心,成为城市外围轴向拓展的承载空间。一个滨湖新区指在巢湖东北岸地势较高地段建设滨湖新区(包括包河工业园区) ,以行政、会议展览、商务办公、风景旅游和居住为主要功能

15、。在城市各组团之间保留有城市生态廊道和绿色过渡空间。“141”城市空间发展框架是合肥市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空间框架,是一个开放的突破行政区划束缚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该框架不但对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也对规划期以外的未来发展具有引导和控制作用,不但指导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拓展,也指导城镇密集区范围内的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合肥历版规划基期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时间 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城市人口 (万人) 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人)年均增量(平方公里/年)平均增长速度()1978 50.48 46.00 109.73 / /1994 111.90 120.00 97.57 10.48

16、 12.462000 148.32 152.90 97.00 6.07 4.812005 224.74 224.00 100.33 15.28 8.67合肥市郎溪路(裕溪路包河大道)建设工程 “141”组团用地规划图合肥市现状建设用地统计表面 积用 地 名 称 总面积(万m2) 比例(%) 人均(m2/人)城市建设用地 22474.23 100.00 100.33R 居住用地 7948.97494 35.37 35.49公共设施用地 3289.05 14.63 14.68C 其中教育科研用地 1927.29 / /M 工业用地 4516.04 20.09 20.16W 仓储用地 323.95 1.45 1.45T 对外交通用地 256.27 1.14 1.14S 道路广场用地 2422.18 10.78 10.81U 市政公用设施 用地 377.03 1.68 1.68绿地 3135.20 13.95 14.00G其中公共绿地 21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