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038205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学化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学化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学化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学化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 文题 目中学化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县(市) 永靖县 学 科 理科 作 者 曹建菲 单 位 永靖县第三中学 中学化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永靖县第三中学 曹建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恰当的课题导入是一次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能够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取得明显的增色。对于教师而言,一堂化学课是否上的成功,与新课的导入密切相关。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方式或方法导入课题,以便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导到特定的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运用正确而巧妙的方式或方法进行课堂导入,对上好整节课关系很大。导入能够引起学生听课的注意,安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

2、学习动机;并且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导入的目的就是为了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尽早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状态。一个好的导入能够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开启思维,为整堂课的教学与学习铺平道路。对于化学教师来讲,为了贯彻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化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化学教育质量,这就要向课堂 45 分钟要效率。实际调查表明,在每节课的开头几分钟,由于受前一节课学习的干扰或者环境影响,学生很难快速集中注意力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状态,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因此,要提高整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3、就要对新课的导入进行深入的研究,使教师能够依据现行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教学媒体等因素,正确的选择和恰当的设计新课导入的方法或方式,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最佳状态,为成功地完成新课的学习任务做好铺垫,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新课的导入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得不到整体的提高。本文总结了其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策略,以及适当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新课导入的方法或技巧,以便参考交流。一、存在的问题1、导入目的不明确,与主讲内容不统一每堂课都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应的都有一个主题,新课的导入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个

4、主题展开,不能漫无边际、无的放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要善于把教学的目的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目的,教师的导入要为主题内容服务,要与讲的内容相连贯一致,体现导入与所讲内容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例如有的教师在讲解“氧气”这一节时,以化学史为背景,采用故事导入法,其一上课就讲解氧气的由来、命名等等,然后讲解氧气的发现,再讲解氧气的发现者拉瓦锡,拉瓦锡的生平、经历等等,甚至牵扯到对其他化学家的描述,不厌其烦,洋洋洒洒数十分钟,这样虽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其所引导的内容与课堂主题的关联不够必然,不能为主题内容服务,二者不能很好的统一,达不到最

5、佳的学习效果。不管他导入新课的方式多么的别致、精彩,甚至引人入胜,但是如果其与所讲授内容有所脱节、偏题、离题,甚至导入方式与所学知识风马牛不相及,这样既不能引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愿望,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缺乏对教材的整体认识,难以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情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教材、学生、教法。有些新任教老师在刚执教过程中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透彻,不能够通晓中学化学教科书的体系,也不能了解每一节教学内容与整体的相互关系,往往在教学设计中只看到教科书里的本节课内容而不能顾及到其他,这样就不能了解到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不能很好的过渡新旧知识间的衔接,也不能做

6、到总揽全局、承前启后,从而使课堂在导入的设计中缺乏针对性,甚至措词不科学、不严谨 2。比如:有的新教师在讲授“甲烷”这一节课时,开篇就是:“你们知道什么是有机物吗?” ;再比如讲“元素周期律”这一节时,有的新教师这样设置导入:“根据元素周律,元素的性质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在“钠”的导入中有的设置这样的问题:“在初中就学过许多种元素,有金属的,有非金属的,那么这种物质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呢?”这些问题的设置不但毫无目的性,而且都是泛泛而谈,这些都是对教科书体系缺乏全面了解造成的。3、导入没有生机,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了一定兴趣,才能充分的走进它,学习的过程

7、也是这样,学生在接受某一新课程时,首先对于该课程是完全陌生的,要想使学生接受,继而又产生兴趣去学习,教师对于课题的导入就显得异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的导入要引人入胜,使学生有新奇感、有趣味性,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可以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其体验到一种获得知识的愉悦感,为激发学生的智力创造重要的心理条件。但是有些教师在新课导入时,无视学生对于兴趣的要求,比如有的教师在讲“绪言课”时,只是以简单的寒暄方式引入新课,如果以较为有趣的实验或者列举与化学息息相关的生活例子引入,这样必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再比如有的教师在讲解“化学平衡”这一节时,只是简单的照

8、搬课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在化学反应中经常应用的一个平衡原理化学平衡” 。这显然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整节课讲下来课堂气氛不浓厚,学习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倘若以“勒夏特勒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为引题,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情绪高昂,急欲探求结果,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都将明显增色。4、导入单一,新旧知识承接不当一般来说,在新课的讲授之前,对前一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简短的复习,既检查了上节课的学习效果,有助于旧知识的巩固,又能起到促进学生课下复习的作用 3。但有些教师常常较为呆板的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课题导入,比如常常这样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种导入方式不但呆板平

9、淡没有生气,而且很难激发学生对新课题的学习兴趣。再有的就是单纯的复习,比如在讲“铁和铁的化合物”这一节时复习“镁和铝”的知识,讲“晶体结构”的时候复习“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这样的导入方法不但单一,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造成新课题的讲课时间不足够充分,而且新旧知识间衔接不当,甚至脱节。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在导入过程中新旧知识不能很好的融合,过渡非常生硬。比如有的教师这样导入:“我们知道 CH3CH3 和 Cl2 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反应生成 CH3CH2Cl 和 HCl,经过学习我们知道这个反应和以前学习的各种反应都不一样,它叫取代反应,现在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新的反应类型加成反应”其实这种导入并没有

10、像教师设想的那样能够在新旧知识间产生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种导入的方式形式单一,并且不能充分的结合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整个导入过程中,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联,旧的知识没有对新的知识进行充分的铺垫,新旧知识间不能很好的衔接,容易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思维定势,对新知识生疏。可见,课题的导入不仅要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而且还要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教学内容。5、导入方式的灵活性不够我认为导入方式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灵活把握时间,二是灵活选择方法。首先在导入时间的把握上有些教师略显经验不足,有教师在讲授“氯气”这节课时,以讲述第二次世界

11、大战中使用氯气作为毒气的故事方式导入新课,这样诚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由于所讲故事过长,占用课堂将近13 的时间,当真正讲述到氯气相关知识时,课堂时间已所剩不多,新知识不能充分的讲解,完成不了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其次是方法的灵活运用。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应该具有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专业素质,处变不惊,随机应变。比如有的学校个别班级学生的素质不是很好,在上课铃过后,教室依然是乱哄哄的一片,这时有的教师走进来不管其他只顾自己埋头上课;还有就是部分突发情况,比如原定于采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进行新课的导入,上课之前却突然停电,有的教师便草草进入新课,这样一来就不能达到预期的

12、目的。再比如原定于以实验方式引入新课,但课程开始前突然发现药品忘带了一项,有些教师就会不知所措等。可见新课导入方法的灵活运用,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6、导课语主旨要领不清、繁琐导课语意即开场白,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程之前精心准备的一段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设计导语的目的就是要迅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建立师生间的情感,进而启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学生带着目的听课,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有些教师上课采取拉家常的方式,东拉西扯,半天回不到新课的主题上,造成学生时间的大量浪费。还有的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本没有导课语,上课铃声一响,夹着书进入教室,然后说:“现在开始上课”

13、 。甚至有的教师在上课铃响后只顾着分发作业或者试卷,完全没有任何的语言过渡,这样一来师生感情不交融,极易造成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心理障碍,听课效果和学习效率必然会大打折扣。二、相应的策略针对以上总结新课导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现拟定以下解决思路,以供参考。1、加强新课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导入方法或者方式一定要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不能脱离教学实际,正如打靶,百发百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创作时,脑中要时刻想着这个意念,这样才不至于“脱靶” ,比如在讲授“钠”这一节时,开篇即以钠与水的实验引入,其目的性强,针对性明确,能够使学生迅速了解到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与钠有关,达到使学生明确

14、本节课学习目标的目的。2、导入要承上启下,注重新旧知识关联教师根据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进行课题导入的设计时要重视新旧知识间的过渡,不能盲目的一味复习旧的知识,也不能直截了当的学习新知识。在新课的引导过程中要做到承上启下,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例如在讲授“物质的量浓度”时,开篇可以复习“物质的量”相关知识,继而可以顺承过渡到“物质的量浓度”的讲授之中,整个导入过程中对旧的知识“物质的量”的承接,如步行梯一样,可以使学生顺势接受新的知识,教学效果也更明显。3、导入要具有直观性和启发性教学是一门艺术,新课的导入就是这门艺术的序曲,要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引入新课,选择吸引学生注意力、

15、引发学生兴趣的实验作为导入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对于新知识、新概念容易接受并深入理解 4。比如在讲解“乙醇”这一节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一瓶白酒,待上课时将白酒拿上讲台上,并倒出一杯,这时候学生们看到了老师“奇怪”的举动都非常好奇,下面议论纷纷,这时候教师板书题目“乙醇” ,适时引题:“今天要学习的这种物质叫乙醇,同学们知道他和白酒有什么关系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会对它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再比如在讲解“钠”这一节时,我们就以“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为导入方式,开门见山,直接引题,通过对反应现象的讲解,与学生共同总结钠的相关知识。4、导入语言要富有艺术性教师

16、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和幽默感,避免繁琐和啰嗦,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化学教学中的导课语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好的导课语不但能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并且能够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到一种科学和艺术的享受。比如在讲“糖”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提到糖,同学们可能会想到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的白糖、红糖以及医用的葡萄糖等等,但是糖是不是就一定是甜的呢?我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会对糖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其实在座每一位同学身边都有许多块糖!(同学纳闷不解) ,从广义上说同学们用的课本就是一块块的糖!(学生们恍然大悟,哈哈大笑,情景交融) ”5、导入要具有趣味性有趣味的东西,学生喜闻乐见。教师若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把与教材相关的趣味知识、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