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7026398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0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I 一一 运 营 指 南 浅析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 赵凤华路昙昙 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 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 告中指出的文化的重要性。从另一个角 度讲,文化对于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的 影响也越来越大,文化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也日渐凸显。众 所周知,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渗透于生活的方方 面面,它成为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网络为基础的网络 文化也是用来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的一种新生的力量。早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就强调要加强网络文化的 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 作用。因此,网络文化作为展示国际地位和把握国内局势的 软实力已经受到

2、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探讨。 一、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所谓网络文化就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在相对的 社会历史文化发展阶段中,网络与文化的碰撞下形成的一 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涉及政治、经济、教育、传播等 各个领域,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影响力广等复杂的双 向作用。目前,我国网民将近59亿,网络文字和网络用语 遍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网络软件例如博客、微博、QQ、 微信等也成为人们的必需品;我国也初步建立了网络文化 管理体制,并且越来越重视网络文化在社会中的潜在价值。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 步,对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文化的发展表 现在多方面,网络

3、信息资源更加丰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 必需品;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并且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增 长;网络新闻事业、教育事业繁荣,网络文化影响力增强,可 以引导社会主流方向和揭露社会现实;与此同时,相对应的 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也在不断加强。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背后,我们更不能忽视目前我国网 络文化建设阶段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黄色 信息泛滥,各种网站充斥着色情、暴力、拜金等消极因素,严 重影响网民的思想意识。二是网络诈骗事件屡见不鲜,通 过网络来骗取金钱、满足欲望,虚拟的网络世界却有着真实 的谎言。三是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网络的复制粘贴,各种信 息免费浏览和下载,使得产权保护成为一大问题。四

4、是网 络技术与发展不相适应。目前,我国大部分电脑用户都是 采用国外软件,一些芯片也是国外生产,这制约着我国网络 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总之,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存在诸多严峻问题。 二、当前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网 络信息的开放性、多样性,使得网络必然存在两面性。我们 正面临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和管理之间矛盾的问题,和 如何杜绝网络垃圾并引导网络文化以一种正能量的作用影 响大众。由此笔者将从网络文化的特点人手,分析当前我 国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tl一 (一)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共享性特点所致 网络的开放

5、性和共享性,以一种国际性的文化视角将 中国的文化展示给公众。其中有积极的爱国主义文化、奉 献文化、创新文化等,同时也存在着色情、暴力、拜金、邪教 等消极的方面。当公众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时,他们在接 收到积极的文化引领时伴随着消极的信息一并接收,尤其 对青少年的社会价值观产生重大冲击。整个网络文化中的 信息泛滥,成为网络文化建设在繁杂的信息中如何做好屏 蔽和发扬工作的重要障碍。怎样将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单纯 的先进文化来引领大众是建设的核心问题。 (二)重视网络的功能性,忽视网络的文化传播性 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大部分行为都是通过网络完成 的,从电子商务的交易到平民百姓的网购的过程,都是抛开 人和物

6、的虚拟的数字化形式。网络的虚拟性特点一方面打 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解除了人们内心的距离感,在促进经 济交易的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网络人际交往。网络的功能 强大,公众更关注网络使用的功能性,把网络当作为一种工 具,人们忽视对于网络能够作为一种文化的关注和解读,没 有认识到网络的文化传播性。因此,由于对网络文化的认 识不足,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网络文化法律法规不健全 网络文化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整体的法律效 力偏低,有些法规不明确,严重制约了网络文化建设的步 伐,使得建设工作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可依、有法不依。在没 有形成优秀的网络文化格局时,法律的缺乏是影响其发展 进

7、步的重要方面。加上网络文化监管人员队伍综合素质不 高,网络监管只是对政府言论的过多重视,而忽视网络文化 真正的引领作用。 (四)网络文化监管机制存在漏洞 我国的网络文化监督和管理体制仍存在一些漏洞,有 待改善。管理方式传统、管理主体不集中、责任主体不明确 等问题普遍存在,网络没有完全的成为一种文化载体。我 国网络文化的监督和管理表现出过多的行政色彩,而缺乏 公众自身的参与和自律。因为由政府在参与管理的网络文 化建设,这种看似有效的管理方式只是将公众的网络形式 和内容进行限制,而缺乏公众在网络文化发展中的参与,更 忽视了公众的自律、他律和网络道德水平。这样只是将公 众管理于其中,不能体现出网络作

8、为一种文化的大众性的 特点,也不利于网络文化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就网络本身来讲,它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平等性、多样 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在公众自律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法律法 规的制约力,将具有消极影响力的网络信息遏制,才能达到 最好的网络文化建设状态。就网络文化的监管机制来说, 政府应进行充分的研究,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并成立专门 l霍曩盈圜20 4年第2期53 运 营 指 南 l1 谗 的网络文化监管部门,从网络源头严格把关,杜绝黄色、暴 力、血腥等信息的流传。众所周知,法律的普遍性和强制性 特征是整个社会敬畏的。因此,加强相关的法律法

9、规建设 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二)提高公众的网络道德水平 一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需要公众的参与和维护的, 在这个虚拟的网络文化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元 素,个人网络道德水平的高低对于网络文化建设有着直接 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公众网络道德的宣传和培 养,让公众自身形成网络道德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个人对 于道德的形成有更为关键的作用,每个人养成足够的自律 能力。同时,公众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通过网络学 习,自我规范,还要参与其中监督他人。政府和公民共同为 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发展环境而努力,这是一项长期 并艰巨的任务。 (三)网络文化与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网络文

10、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由网络文化产品和 服务形成的文化产业。在网络文化发展的国际背景下,文 化产业需结合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不断壮大网络文化 的影响力下还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 文化可以借助信息网络的影响力,以网络为媒介,将中国优 秀的传统文化融合于网络文化中,进一步传承我国的传统 文化,同时也能够丰富网络文化的内涵和底蕴,防止外来文 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 网络文化建设体系。 (四)进一步完善网络文化管理体制 就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化管理体制不完善的现状,我们 可以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规范网络文化。总体上看,我们 可以在国家宏观把握网络文化管理的

11、基础上,分别赋予行 政部门、企业、学校、媒体四大领域相应的责任。首先,就国 家方面,应明确管理方式和管理部门,加强社会中的每一个 网络领域的管理。例如,网吧,这是社会中经常出问题的场 所,加强对网吧的现代化管理,严格把守网吧的成立和经营 监管。其次,作为企业,网络文化也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组 成部分,委派给企业一定的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在加强网络 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将会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再 次,学校是我国教育的大平台,这是文化学习、交流和传承 的重要场所,学校对于学生网络生活的管理也应属于学校 工作的一部分,杜绝网络垃圾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充分利 用网络学习交往,并逐步成为一个适应当代网络信

12、息时代 的新青年。最后,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有过滤 网络信息、把关网络传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责任。 参考文献i 1赵君堂、徐希炜、张长海网络文化建设浅探J经 济师,2009,(O9) 2李娟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一十六大以来党 中央网络文化建设思想述略EJ理论学刊,2o12,(O1) 3郑洁、董朝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 文化建设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学习与实 践,2010,(11) 4赵文超论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几个方面EJ才 智,2Oll,(18) (作者单位:赵风华,河北科技大学;路昙昙,河北科技 大学研究生学院) 54 I 蠢 圜zo 4年第2期 少林寺的武术

13、 文化品牌发展 裴彩利 1- 武 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武术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起到一定的 防身作用。中国武术也被西方看作是一种 神秘的东方文化,也是宣传我国传统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南北方 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作为我国武术界的翘楚,少林寺武术 文化又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武术品牌,可谓我国武术 界之集大成者,拥有较高的认同感和知名度。近年来,河南 嵩山少林寺根据自己的文化特征,进行改良和宣传,打造成 了河南省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旅游项目,为中外游客展示 少林寺武术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为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以及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少林寺武术可谓

14、我国武 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品牌,而当前河南嵩山少林寺对武术 品牌的打造则更多地结合市场营销,以少林寺武术为核心 品牌,推动少林寺旅游项目的发展。而从促进河南省旅游 业发展的角度考虑,这也是有着重要积极意义的。 一、河南嵩山少林寺 河南嵩山少林寺拥有悠久的历史,始建于北魏,在唐朝 就已经享誉盛名,少林武术的起源地正是河南嵩山少林寺。 作为中华武术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派系,少林武术也是 极具魅力的,而河南嵩山少林寺更是被视为少林武术的祖庭 所在。嵩山少林寺武术可谓我国武术文化中的瑰宝,更是得 到普遍性认同的武术品牌之一。在当前,河南嵩山少林寺是 我国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

15、此 领略少林武术文化。在古代,少林寺便被称作中原四大名寺 之一,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在一些小说中,如金庸、古龙等人 的小说就把少林武术描绘成武术派系中的翘楚,由此可见人 们对于少林武术的巨大认同感。少林武术较其他派系的武 术而言,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武术套路众多,无所不包,正所 谓“天下武功出少林”,由此也可看出少林武术的基本特点。 作为我国重要的武术圣地,河南嵩山少林寺一直以来就有着 众多的游客前去游览,特别是对于西方人来说,对于中国武 术文化有着较高的认同感,少林武术因此也成为宣传我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嵩山少林寺武术品牌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着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 二、少林寺武术品牌发展现状 少林寺武术虽然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关注和认同,但是 由于其本身的封闭性和宗教性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文化传 播,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品牌经营和发展是基于近年来的改 变,这种改变是少林寺由内而外发生的,因此,少林寺武术 品牌真正意义上的推广和发展是近年来才产生的。近年 来,河南嵩山少林寺基于发展自身旅游产业的需要,开始初 步打破以前的封闭性,将少林武术作为自己的核心品牌来 进行相关的品牌经营,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很好 的效果。少林寺武术品牌的打造与少林寺内部改革是密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