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第1-3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923056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金融第1-3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财政金融第1-3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财政金融第1-3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财政金融第1-3章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财政金融第1-3章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金融第1-3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金融第1-3章(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级财务管理专业,财政与金融2012.02,“财政”、“金融”的涵义及其关系,财政:理财的政治。(通过税务、财政等机构)金融:资金的融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财政与金融是国家筹集和供应资金的两大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及结构体系,第一章 财政总论第二章 财政分配关系第三章 财政收入第四章 财政支出第五章 国家预算第六章 金融总论第七章 金融市场第八章 金融机构体系第九章 商业银行第十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篇,金融篇,第一章 财政总论,【本章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财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

2、财政产生的两个条件、财政的一般特征,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本章重点】 1.财政的一般特征; 2.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第一章 财政总论,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财政的本质 第二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财政职能,第一节 财政本质 一、财政现象,购买私家车购买了商品房买卖股票办身份证商店销售商品取得收入免费义务教育百姓受灾,缴纳车辆购置税及相关费用 缴纳契税及相关的费用 按成交价的一定比例缴纳证券交易印花税 缴费20元 按期缴纳增值税、所得税等各项税收 政府出资 政府救助,二、 财政的本质,是财政现象背后所隐含的经济关系或分配关系,三、财政的一般特征,财政分配的国家主体性财政分

3、配的客体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财政分配的目的是实现国家职能,满足公共需要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满足公共需要的产品称为公共产品。 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点:总体性:不是简单的私人需要的总和共同性:公共产品的效用不可分割,是社会共享的不对称性:非竞争性财政是一种集中性的、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财政分配的强制性和不直接返还性,第二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财政一般概念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收支活动,为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主要通过强制手段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系。,一、财政的产生,财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

4、,产生了阶级,继而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国家机构的存在和国家职能的实现,必然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可是国家本身并不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无法通过自身的生产为自己提供这部分物质资料。国家就依靠它所拥有的公共权力,采取捐税等形式,强制、无偿地在物质生产领域以外再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其实现职能的需要,从而从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中,独立出一种由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利(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这时,财政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产生了。,财政的产生的条件,财政是一个古老的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首要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私有制的存在财政

5、产生的政治(社会)条件(必要条件):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财政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经历了几个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国家形态,从而也产生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国家财政。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存在着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也相应地存在着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和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奴隶制国家的财政,财政收入国王强制奴隶劳动而取得的收入;向被征服的弱小部族或国家进行掠夺;收受强派的贡物收入;向农民和手工业者等自由民征收的捐税财政支出军事开支;维护政权机构的支出;王室的享用;宗教和祭祀等。管理混乱财政的分配主

6、要采用实物、 力役形式,封建制国家财政,财政收入官产收入;诸侯贡赋;田赋收入;专卖收入;特权收入等。财政支出维护其统治的战争支出;行政支出;皇室支出;封建文化、宗教支出。,财政分配形式逐步由实物向货币形式转化在封建社会时期还产生了一些在现代社会具有很大重要性的财政范畴,如公债与国家预算。,资本主义财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特征: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税收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支出:维持国家运转:国家行政管理支出;保障经济运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国防、基础设施;保持社会稳定:社会保障支出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财政分配;实现科学的管理,表11,第三

7、节 财政职能,资源配置是指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要,以征税取得的收入向社会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即公共产品和劳务),从而实现高效的目标。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财政对资源进行配置首先应考虑社会效率,并对市场配制低效进行引导和补充,使经济效率也达到最优。调节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一、资源配置,财政发挥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首先,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范围确定公共需要的范围,并以此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比重其次,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第三,应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第四,应通过政府投资、税收、财政补贴等财政手段调节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投资

8、整体效益。第五,应提高财政本身配置效率。思考:政府对资源配置是否一定高效?,二、调节收入分配 P10-,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调节各物质利益主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使各物质利益主体之间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标。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在平等竞争的条件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社会公平则很难用某个指标来衡量,通常是指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避免财富分配所造成的两极分化,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可得到不低于某种限度的收入。,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的标准,通常以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作为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尺度。不过

9、,对“公平”的理解受人们价值判断的影响,因此,公平只能是相对公平。只能是收入差距在绝大多数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的“公平”。分析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常用技术是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收入比例100% Y A B O 家庭人口100%,基尼系数=A/(A+B),基尼系数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1976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16,自2000年开始,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2006年则升至0.496,2007年0.5,2008年0.469,2009年超过0.5,有许多经济学家说达到了0.57。这意味着,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突破了合理的限度。统计显示,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

10、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世界银行发表了一份数据,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有资料显示2011年这一数据是23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方式,提供公共产品税收调节个人所得税、遗产税与赠予税等转移支付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三、经济稳定与发展,通过财政分配稳定经济并使经济适度增长。经济稳定是相对于经济波动而言的它包含多重意义:充分就业:在一个国家法律就业年龄范围内的人有能力工作、愿

11、意工作且都有工作的就业状态,通常用失业率来表示。在实践中,100%的就业率(或0失业率)是不可能的。因为摩擦性失业和转换期失业是经常存在的。因此,通常将失业率控制在4%5%都可视为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通常,年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3%以内(视各国居民承受能力而定)都可视为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在国际经济交往过程中,其经常性项目收支大体平衡,不出现较大的顺差或逆差。,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增加,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而经济发展较增长的含义广,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

12、变化以及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的变化,表现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相应下降,而制造业、公用事业、金融贸易、建筑业等的比重相应上升,随之劳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教育程度和人才培训水平逐步提高(即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福利提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包括消除贫困、失业、文盲、疾病和环境污染等现象。,财政实现经济稳定的主要手段,通过财政有关政策(税收、投资、补贴等)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总供求平衡通过某些制度安排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案例图片,2008年3月24日,河南安阳市,一村庄离炼钢炉只有一墙之隔,村里每天都下铁雨,村民在这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生活。,2008年3月25日,河南,某钢铁厂出来的

13、污水流入安阳河,2009年5月15日,江苏某化工园区的化工废料堆放长江堤上,2005年11月25日,广东省贵屿镇河流、水塘都已被污染,村民们只好在被严重污染的水塘里洗涤。,2008年4月28日,在黄海海岸线上,无数的污水管道埋在海滩上,甚至延伸进深海。,2009年4月24日,浙江某化工园区的工业污水排放河道后再经过河闸排放钱塘江,2010年7月4日,福建龙岩市上杭县紫金山尾矿溃坝,福建汀江受到氰化钠污染。7月13日,福建上杭,大量受污染死亡的鱼浮满河面 。,紫金山金矿氰化钠污染汀江,紫金山,整座大山都被“剥皮”,幸福指数,政府失灵,政府失灵,是指政府不能合理地配置资源实现效率最优和实现收入公平

14、分配。政府也不是万能的,虽然政府能弥补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但是,政府活动未必都是高效或有效的,有许多因素诸如特权导致的缺乏竞争、寻租、官员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都可能使政府活动低效或无效。,第二章 财政分配关系 P1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国家与个人的财政关系,第三章 财政收入 (P24-),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第二节 税收理论第三节 税收制度第四节 非税收入,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 P24-,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首先应理解为一个过程;其次,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也表示一定时期国家集中占有并支配使用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和货币资金

15、,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财力的规模。,财政收入的来源 P24-25,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财政收入的形式是指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所采取的具体方式或方法。主要包括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政府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及其它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产管理收入、公产收入、其他杂项收入 ) 非税收入按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按价值构成分类:C、V、M按所有制结构分类按产业部门分类,按所有制结构分类,来自国有经济的收入来自集体经济的收入来自中外合资经济的收入来自外资经济的收入来自私营经济的收入来自个体经济的收入,这种分类反映了财政收入来自不同经济成分的比重,按产业部门分类,按产业部门分类,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示意图,收费,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性收费收入,制度外收入,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政府收入,税收,(一部分),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指标,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人均财政收入其中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财政收入和相对规模的基本指标,也是国际上衡量和比较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比较通用的指标。我国通常用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