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建设服务中知识产权问题探析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917643 上传时间:2018-01-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3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图书馆建设服务中知识产权问题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字图书馆建设服务中知识产权问题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字图书馆建设服务中知识产权问题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字图书馆建设服务中知识产权问题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字图书馆建设服务中知识产权问题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图书馆建设服务中知识产权问题探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图书情报学刊:管理服务 锖26卷 得授权的。但在集体管理模式下,著作权人保留了作 品的全部权利,要想使用作品必须通过著作权集体管 理组织,极大地影响了作品的使用效率。 中国著作权法为了平衡著作权利人与公众利益 保障作品的利用和传播,对著作权权利加以适当的限 制,具体包括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三种形 式 。数字图书馆在不侵犯著作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前提 下,应当根据数字图书馆的特点适当扩大现有合理使 用、法定许可和强制许可制度的适用范围,以满足用 户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22数字图书馆构建中作品的维权问题 关于作品的权利问题,各国的法律法规都有明文 规定,国内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

2、中 明确规定:将已有作品制成数字化制品,不论已有作 品以何种形式表现和固定,都属于著作权法定实施 条例第五条(一)所指的复制行为41,数字图书馆在 构建中将馆藏文献数字化。存在着复制行为,图书馆 将那些纸质版本图书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进行数字化 必须获得著作权人或出版机构的授权,才能复制并提 供给大众利用,否则就视为侵权。在改编、翻译、注 释、整理仍处于权利保护期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 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擅自对他人作品进行数字处理。 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中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图书馆 为陈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属于 合理使用除外,其它任何将馆藏纸质文献资源进行数 字化都涉及作品的知

3、识产权问题。 数字图书馆自己开发数据库时在资料汇编过程 中要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对书目数据库、元数据库、 文摘数据库和数值数据库,一般不需要获取著作权利 人的同意或向其支付报酬,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著作权法(2OO l修正)规定,要尊重著作权利人的署名 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人身权凹。对全文数据 库和特色数据库,应对不同的作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 法,若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汇编材料时,不需向材 料的著作权利人提出申请,但是必须尊重作者的署名 权、修改权、保护作品的完整权。对于尚未进入公有 领域的版权作品。如是为个人所用或以教学科研目的 而制作的在馆内使用的非商业性全文数据库,以合理 作用方式

4、使用作品,应当不会引起知识产权问题,但 对超出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范围,数字图书馆在 对作品进行数字化制作数据库时,需先经由著作权利 人许可授权和向其支付报酬。数字图书馆对购买的数 据库,已经与数据库商签订协议,按照协议提供服务, 一般不会有知识产权问题。 3数字图书馆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31数字图书馆网络传播服务的知识产权问题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任何 信息都可以轻而易举的上传到网上,同时也可以从网 上方便地得到信息。为了平衡著作权人和公众利益, 国家制定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 播权是指著作权利人通过互联网或其它有线或者无线 的信息传输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的

5、权利 。数字图书馆 的数字化信息也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传递,用户 可以远程下载、浏览获取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和服务。 擅自将他人作品上网便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利人的信 息网络传播权。数字作品传输到网络服务器后,用户 访问、浏览、下载、缓存等都是对作品的复制,复制 权应属于著作权人所有,复制不当会产生侵权。如: 北京大学陈兴良起诉中国数字图书馆侵权案就是一例 典型的侵犯著作权利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案例【1。 32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服务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 题 为了更好的满足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近几年来 许多高校图书馆为了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 织起来,结为联盟。原来只卖给一家图书馆的资源现 在要为

6、许多图书馆共享这将对出版商和数据库供应 商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往往引起知识产权纠纷和法 律问题 各高校图书馆购买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 报纸和其它类型的数据库是构建数字图书馆的文献资 源这些资源在共享时涉及使用权限和法律责任的问 题,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要有明确约定;在开展数 字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的过程中,常常面对纸本图书 的数字化复制和网络电子文献全文传递,这必然会涉 及版权保护的问题。文献传递不能以赚取利润为目的, 要与数据库商进行协商获取数字资源文献传递的合理 使用权。 4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41建立和完善与数字图书馆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 规 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

7、展需要适合的法律环境,它 的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法律来确定,世界各国政府和组 织纷纷建立了有关适合本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 信息政策和法规体系,如:1999年美国的数字千年 版权法,澳大利亚1999年2月公布的1999版权法 修正案,英国1997年通过的版权和数据库权利条 例。欧洲等地区也出版了大量的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的 第2 许郧莲等:数字 悟馆建没服务中知识产权问题探析 著作,如数字时代知识产权的许可, 版权与数字 图书馆等。 中国先后颁布了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 保护条例,2004年发表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网络 环境下著作权问题的声明。2010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 上发布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

8、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 护政策指南,指导了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中的 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传播服务阎。但与国外相比,这方 面还比较滞后,再加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 上信息传播广泛、快捷,使得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法 规已无法满足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要求。 因此,在信息政策和法规的建设中,应根据具体国情, 学习和借鉴国外在互联网领域版权保护的成功经验, 参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所制定的WlPO条约和TRIPS 协议以及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立法的成果,建立一套具 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政策和法规体系,并根据时代,发 展不断地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以适应数字图 书馆发展的需要。 42利用资源共享,获得

9、作品的许可权 资源共享是信息社会知识服务的主流。目前全国 各地许多图书馆已结为联盟,建立了数字图书馆资源 共享平台,如:江西省昌北高校图书馆在2010三校结 为联盟,现在已经发展到8个学校,并建立了昌北高 校数字图书馆平台,整合了各馆资源,实现信息资源 共建、共知、共享,为广大读者打造了一个统一的、 “一站式”的资源统一检索和服务平台。在作品的传播 和许可方面更有效地实现了各方利益最大化。推动了 创作者在保护著作权的同时,将自己的创造性作品与 更多的大众分享。 43利用数字图书馆技术保护作品的版权 在法律法规对数字图书馆数字化产品保护的同时, 还应通过技术手段来对数字内容的非法复制加以限制,

10、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 权限管理,即设置用户权限与口令,利用VPN或II)地址 防止不在授权范围内的网上用户非法使用馆内信息, 只有对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验证后,才能允许其使用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2)数据加密技术,这是 保护网上信息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网络传播过程 中采用该技术,可以防止信息内容被窃取或遭到任何无 意或恶意的篡改,从而达到保护数字图书馆作品版权的 目的; (3)采用数字水印技术,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在 数字化的多媒体数据中嵌入隐蔽的标记。一旦文本被 复制,则该水印会在文本中央明显地显示版权信息,要 想正常地阅读复制的文本,只有向有关权利人申请合

11、法 授权,因此,通过“数字水印”技术,可以使数字图书 馆版权作品得到保护 。 44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数字图书馆资源需要海量的作品组成,这些作品 大都要获得权利人授权许可。逐个进行授权,需要花 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这就需要一个中介组织 来管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以使著作权人从复杂 的维权工作中解脱出来,更有效地实现其权益,使得 著作权人更有创作动力,同时可以帮助愿意守法的作 品使用者方便安全的获得许可。 中国著作权管理组织正式成立于1992年首次加 入国际组织时间是1994年,在2001年后才开始加速 完盖【目。由于成立时间比较晚,实践经验少,整体处于 起步阶段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经验

12、,可以让我们少走 弯路,加快发展,但又不能照搬国外现成的方案,需 要根据国情从实践中逐渐完善著作权管理制度同时 积极开展著作权集体管理方面的宣传、推广和培训工 作,让这一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45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尽管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 法规,但这方面的侵权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关系到人 对这方面的意识问题,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侵权的重 要性。特别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人员,如图书馆的工 作人员,应该具有版权保护素质,因为无论是知识的 收集、整理,还是借阅、复制、翻译、计算机检索、开 展文献资源共享等服务,都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图书馆馆员应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产权知识知 晓保

13、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理出哪些作品属于公有领 域,哪些作品是应予保护的范围,数字化馆藏资源中 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从而避免产生知识产权纠纷。 同时要积极关注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进展 调整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方针和策略。合理、合 法利用信息资源,不随意上传、下载和数字化转换版 权作品,充分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尊重著作权人的合 法权益。 5结语 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和服务中,应注重关于版 权保护法律法规的增加和修改,有效地扩大知识共享 充分利用集体管理组织中介提高馆员素质。避免引 起侵权案的发生;坚持公益性原则、利益平衡原则、 实用性原则,确保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健康、科学、可 持续发展。 172 农

14、业图书情报学刊:管理服务 第26卷 参考文献: 1张向春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O8 2李雨峰,王迁,等著作权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3】尹斐,郭睿华,等数字图书馆构建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探究J法 制与社会2011(1):256257 【4J麦淑平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m图书馆理 论与实践,2010,(2):1720 【5张彦博,罗云川,王芬林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中的知识产权 保护政策指南解读J1中国图书馆学报,201 1,(191):5963 【6杨玛萍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析J】_晋图学刊,2011, (3):37-40 7胡新华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析J中国发明与 专利,201 l,(3):7679 8杨东锴,朱严政著作权集体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3-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