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制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因素的调查及对策取向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870359 上传时间:2018-01-0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1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制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因素的调查及对策取向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制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因素的调查及对策取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制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因素的调查及对策取向(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方论坛 对制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因素的调查及对策取向 一、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 问题 (一)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 偏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较少,经营组织 整体竞争力弱 调查显示,保定市的农业产业化率平 均值为363,最高的县市不足45,农业 产业化经营总量较少,与发达省份差距明 显。农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80处于上 世纪7O一80年代世界平均水平,15左右 等同于90年代世界平均水平,只有5左 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农产品生产、加工大多停留在初 级加工阶段,缺乏精深加工的大项目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为90 以上,而我市的林果产品加工率仅为 212,面粉的精加工仅占面

2、粉总量的37 左右,蔬菜净加工率仅为5,(山东已达到 30以上),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精深加 工能力薄弱可见一斑。 (三)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之间矛 盾比较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条件差强人 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小生产式的 组织方式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经济本 身就是一对不易调和的矛盾,加之农产品 及加工产品的流通环节关卡多,收费环节 多,直接导致其流通成本较高。 (四)硅资难成为制约企业扩大发展的 突出瓶颈 受农村金融体系整体发展水平低、农 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但生产资金需求集 中而回收期较长,银行信贷投资盲区等因 素影响,农业生产风险与加工业风险叠加, 更凸显了农产品加工企业抗风险能力

3、弱, 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 二、制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因素分 析 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内 部和外部环境,而目前保定市农业龙头企 业发展中的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制约因素: (一)农产品的品牌少,品牌意识不强, 知名的农产品品牌更少 品牌是企业的灵魂,当今社会品牌效 应越来越重要。保定有些品牌,如“太行山” 牌的小杂粮系列;博野的“博通”牌饼干;唐 县的“唐尧”牌羊肉等,虽然在河北省内甚 至在全国有了一定声望。但是与保定市作 为农产品物产丰富的大市相比,知名品牌 明显偏少。原因还是企业品牌意识不够强, 或者说创品牌意识不够强。 申彩虹 田 茹 张洁娟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化程度

4、低,发展滞后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应运而生的农村 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产品商品化、提 高农业企业规模效益的重要力量。但相对 于不断壮大的企业规模,农村合作经济组 织在数量规模、结构设置、规范程度、发挥 作用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一些已成立的农 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面对农药、化肥、农机 具等生产资料成本高,在帮助农民维权方 面力量薄弱;有些合作组织存在管理机制 松散、经营不规范、名不符实或名存实亡等 现象。 (三)农产品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 全,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障碍 目前,农技推广机构面临事业费减少 与自我发展壮大能力缺乏的“两难”境地, “网破、线断、人散”的现象广泛存在

5、,原因 一是科技经费和研究力量投人严重不足, 80以上的科技经费和研究力量投入在初 级农产品生产中,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 新能力较低。二是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 机构经费严重不足、人员缺编老化问题无 法解决,出现推广停滞,人员“断层”现象。 三是信息不灵,农业技术供给与需求信息 反馈机制未建立,不能及时互通信息,影响 了农业科研成果推广的时效性。 (四)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服务力度不 够,企业“几难”问题反映强烈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 在其中扮演发动、组织、保护的角色,但实 质上很多政府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反,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却遇到“几难”:一 是发展资金短缺,企业投入困难。由于

6、农村 金融体系具有它自身的特点,所以企业贷 款很难。据调查,企业资金缺口比例高达 70以上;二是企业扩建用地难。有些企业 急于扩大规模求发展,但碍于征地手续烦 琐、批地时间长、收费过多等问题只能望而 却步;三是标准和监测体系滞后,产品质量 难保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个别企 业产品质量低劣,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农 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龙头企 业的对策取向 (一)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市场化进程, 提高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动力 龙头企业的市场化程度决定着企业规 模的扩张程度和水平。只有在市场的引领 下保持技术不断更新、产品不断上档次、生 产规模不断扩大,才能使龙头企业真正

7、具 有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企业树立国内和国 际两个市场的大市场观念,时刻掌握市场 信息,密切注意市场动向,分析市场前景, 把握市场的容量,以市场为风向标,建立快 速灵活的产品调整和研发能力的机制,特 别是在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更 应注重适时开拓国际市场,经受国际标准 的检验,让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大舞 台上充分展示魅力。 (二)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扩大农业 龙头企业的拉动力 客观地看,当前的金融政策和体制仍 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融资 难成为多数企业发展的制约瓶颈。解决这 个问题,需要加快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步伐, 统筹规划,区别对待,在政策设计的理念上 真正体

8、现“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在具 体操作中将重点放在资金投人和风险补贴 方面,以减少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后顾之忧, 着力改善信用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政 府部门一方面要对企业经营者进行诚实守 信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对企业信 用度社会评估体系建设。市、县两级要尽快 建立健全信用担保机构,降低金融机构的 贷款风险,解决龙头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 题。要积极引进新的投资主体,采取股份 制、股份合作制、外资嫁接、兼并联合、委托 经营等多种形式,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实现 资金筹措社会化和市场化。 (三)加快农技推广网络、农村合作经 济组织和政府涉农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激 发龙头企业的活力 要尽快建立起农业

9、科研单位成果转化 机制和农业技术供给与需求信息的反馈机 制。加大对农作物良种、先进栽培管理技术 的研究开发力度,健全农业科技推广和服 务网络。加大对产前、产后链条联结机制的 研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 院所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鼓 励并支持科研单位和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 承包、技术人股、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方 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申彩虹,1966年生,中共保定市委党 校管理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 济。田茹,1970年生河北软件技术学院信 息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张 洁娟,1967年生,中共保定市委党校科研处 副教授。研究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及经济管 理) 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1 15期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