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22高三期末诗歌鉴赏测验教师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86111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0122高三期末诗歌鉴赏测验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0122高三期末诗歌鉴赏测验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0122高三期末诗歌鉴赏测验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0122高三期末诗歌鉴赏测验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0122高三期末诗歌鉴赏测验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0122高三期末诗歌鉴赏测验教师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期末诗词鉴赏复习测验(答案及解析)一、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闲适诗)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 首。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 分)(作者形象题)描绘了一个热爱自然,陶醉于美景,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细致地表现了只顾追求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2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 分)(炼字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新颖地写出了夕照可触可感、轻软的美感,“涌”字化静为动,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

2、光映照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瑰丽景象。二、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羁旅诗)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 分)(意境题:景+境+情)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 分)(分析诗眼型:结构+主旨)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三、过平舆,怀李子先,

3、时在并州 黄庭坚(怀人诗)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1】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注:1当时诗人在平舆,其地属蔡州,汝河流过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类的小官。“青袍”是低级官吏的服饰。(1)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析。(3 分)虚实结合(1 分)。前句实写,汝水流动,诗人的心也随波起伏,思念着远方的友人(1分)。后句虚写,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兴致与皓月争高(1 分,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怀我,亦可)。前实后虚,抒写对友人的怀念。(如果答“借景抒情”并作解析给 2分)(2)尾联写渔船载酒、水涨花落,有什么作用

4、?(3 分)渔船载酒,水涨花落,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闲居生活图(1 分),以景作结,寓情于景(1 分),含蓄蕴藉地表现出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1 分)。(3)结合全诗,说说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4 分)2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前四句,写朋友前不久在并州做了吏曹一类的小官,诗人见到河堤上的青草,想起了身着青袍的友人,他思友心切,心潮起伏。)知音难遇,怀才不遇的感慨。(“世上”一联借九方皋的典故,既是自叹,也是为友人不得重用而惋惜。)归隐之思。(尾联描绘隐逸生活的美好,表达退隐的心愿。)(写出一点 1分,2 点 2分,3 点 4分。)四、舟中夜起苏轼 (声乐类诗词)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

5、湖寒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1.描绘了哪些景色?在舟中听到外面微风吹拂水草的萧萧声,以为下起了蒙蒙细雨,推开门,去欣赏雨景,然而,看到的却是满湖月色来自洲渚边的潮水在暗涨,声音幽咽,有如寒蚓蠕动的声音;挂在柳条之下的落月, 犹如悬在丝上的蜘蛛。2.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声衬静、比喻、想象(本诗仅为摘录,此处不展开分析)五、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声乐类诗词)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1.流人:流人江湖的乐人;2.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 1.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由该词语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送别时描写环境

6、的哪一句诗?(2 分)枫林。枫叶荻花秋瑟瑟。2.第四句中“泪痕深”描写形象新鲜,简析“泪痕深”的原因。 (4 分)一是晚年贬官远赴外地,离别亲人朋友,容易牵动愁情而落泪;二是流落江湖的乐人演奏了哀切的水调子,与诗人被冷落的心境相吻合,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因而泪痕深。3.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请作简要说明。 (4 分) 第一句写景用孤舟、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营造了凄清冷落的意境,奠定了的凄凉的感情基调;第三句写景侧重描写音乐,运用想象,想象出“千重万重雨”的视觉形象,表达听音乐时的伤感孤独的心情。 六 、 落 梅 刘 克 庄 ( 咏 物 诗 )一 片 能 教 一 断 肠 ,

7、可 堪 平 砌 更 堆 墙 。 飘 如 迁 客 来 过 岭 , 坠 似 骚 人 去 赴 湘 。乱 点 莓 苔 多 莫 数 , 偶 粘 衣 袖 久 犹 香 。 东 风 谬 掌 花 权 柄 , 却 忌 孤 高 不 主 张 。1.首 联 的 作 用 ?3描 绘 了 令 人 断 肠 的 落 梅 景 象 , 奠 定 了 凄 凉 忧 愤 的 感 情 基 调 , 引 起 下 文 对 落 梅 的 描 写抒 情 议 论 。2.颈 联 中 “犹 ”有 何 妙 处 ?犹 , 依 然 。 赞 美 虽 然 飘 零 但 芳 香 依 旧 的 梅 花 , 以 梅 喻 人 , 赞 美 梅 花 的 高 洁 。3.主要采用什么表现

8、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诗歌主要采用托物言志(借物咏怀)的手法,借梅写人,传达出落梅的悲惨境遇。表达了对梅高沽品格的赞美;诗人仕途不遇的感慨;对执掌权柄者嫉贤妒能、尸位素餐的的憎恶、悲愤。七、浪淘沙重九蒋捷 (羁旅诗)明露浴疏桐,秋满帘栊。掩琴无语意忡忡。掐破东窗窥皓月,早上芙蓉。 前事渺茫中,烟水孤鸿。一尊重九又成空。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杀西风。1.描绘上阕的意境。梧桐枝叶稀疏,露珠闪烁,明月皎洁,洒在帘栊和芙蓉花上,秋风吹动帘栊,发出萧萧声。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月夜秋色图。乐景衬哀情,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忧愁。2 “掩琴无语意忡忡”中“忡忡”的原因?悲秋;对往事的怀念;身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对

9、亲人的思念。3.赏析“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杀西风。”拟人,细节描写。将秋风比拟为不解愁的人,通过秋风吹落帽子的细节,无理而怨,生动细致地表达了诗人深重的忧愁。八、月夜 杜甫 (羁旅怀人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1.首联和颔联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结合诗句解析。想象。首联中不正面说自己看着长安的月亮想念妻子,却想象在鄜州的妻子独自看着月亮,想念长安的丈夫;颔联不正面说自己思念远方的儿女,却想象儿女陪着母亲看月,还不懂得思念长安的父亲。突出了自己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反衬)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妻子儿女思念之情;对团圆

10、的盼望;羁旅愁思,身在他乡的孤独;写于“安史之乱”中诗人身陷长安之时,表达了对国事的关心,对战乱的憎恨;对和平生活的向往。4九、 蜀先主庙 刘禹锡 (怀古诗)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1颔联的表现手法?颈联的表现手法?分别有什么作用?颔联用典,颂扬了刘备兴复汉室的英雄之志,丰富了诗歌的意蕴。颈联对比,把刘备长于任用贤相和短于教子对比,把大臣贤能和儿子不肖对比,抒发了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感慨。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感叹后主刘禅不肖;对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嗟叹;借古讽今,警示昏庸无能的唐朝统治者。十、春日 南宋吴锡畴(隐逸诗)

11、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冢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无赋招魂难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1. 赏析颈联中的“逆”和“私” 。逆,迎接,私,偏爱。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的情感,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近,曲折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结合全诗分析首联中的“幽情” 。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产生伤春之情;年华老去的感慨之情。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表达忧国伤时之痛。十一、阮郎归 初夏 苏轼(闲适诗)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

12、圆。1. 词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初夏之景的?(要想到从八种角度中选择)从视觉、听觉、触觉的角度描写初夏之景。写看到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夏日微雨后翻转的荷叶,红得像火焰的石榴花;听到幽咽的新蝉鸣声;感受到和暖的夏风。在视觉上由高到低描写。如果题目问:怎样描写初夏景色的?就属于表达技巧题。选取具有初夏特征的景物;描写角度:(同上) ;运用色彩:绿槐、红色榴花,色彩鲜明亮丽。2.赏析“燃”燃,像火焰一样燃烧。运用比喻,化静为动,突出了榴花的红艳和生机,描绘了夏日雨后清新明丽的画面。烘托了主人公喜悦闲适的心情。3.通过最后一句分析女主人公形象。5这位女主人公端著玉盆到清泉边玩水,水花飞溅,像珍珠那样圆润。表现了女主人公喜悦、兴奋的心情。 刻画了单纯、天真、活泼和对自然、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少女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