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复习第一单元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6794211 上传时间:2018-01-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复习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必修3复习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必修3复习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必修3复习第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必修3复习第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复习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复习第一单元(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时 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站在不同角度进行争论和辩难。,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另通常春秋作为奴隶制衰落、战国封建制度建立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原因,经济:井田制崩溃 ,封建经济确立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

2、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贵族垄断教育局面打破 ,学术下移,私学兴办,3、“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历史的发展(2)形成传统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重要阶段,奠定中国文化的基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重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行,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为政,焉用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史料探究:,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2、要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

3、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4、克己复礼,贵贱有序,每个人符合礼的要求,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5、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美国文化部长说:孔子的人格与他的业绩,值得受到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孟子: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大,可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深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

4、,夫谁与敌?故曰:“仁者无敌”。,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也覆舟。 君者,民之源也。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1、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主张实现仁政,2、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3、孟子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恢复和巩固善行。,1、荀子主张实现仁义、王道;2、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3、孟子主张性恶论,要实行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后后期,儒家成为蔚然大宗。,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1、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2、关心民生和政治,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但因脱离现实而遭

5、冷遇;,早期儒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孔子: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孟子: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利益,三、其他学派,1、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强调一切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2、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商鞅,3、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儒学的兴起,孔子孟子荀子,创始人发展改造,系统完整蔚然大宗,沉重打击,春秋战国,秦,?,“焚书坑儒”,汉,成为正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2课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2、董仲舒的生平及贡献,著作:,特点:,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春秋繁露,董仲舒,思想主张,1、“儒学独尊”,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3、发挥儒家仁政思想,4、“三纲五常”,作用,思想统一、国家安宁,中央集权,加强君权,服从统治;爱护百姓,减轻负担,缓和矛盾,改善生活,为人处事标准,天 = 君,君权中央集权,结论:适应当时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需要!既是国家、统治者、

7、时代的需要!,新儒学思想,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实质:封建统治思想的成熟,实施思想专制,积极,消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大一统,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进步,2、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1、根本目的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如何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汉武帝的措施,思想:,政治:,教育:,汉武帝,讲经图,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阶级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第3课: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宋代以来对当时儒学的概括,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一、宋

8、明理学的代表人物,1、北宋代表:,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伦者,天理也;在认识论方面,提出格物致知。,(3)内容,(1)思想来源:(2)基本思想特征:,儒学 + 佛教思想 + 道教思想把儒家的伦理上升到天理的高度,2、南宋时期理学成熟,代表人物:,朱熹(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著述:,四书章句集注,思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A、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B、存天理,灭人欲。C、格物致知,A、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B、四书章句集注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C、学术思想传入朝鲜、日本,形成“朱子学”学派地位:适应了统治阶级

9、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本体论,认识论,3、理学的发展心学,心学开创者:南宋 陆九渊,思想主张:把心作为万物的本源,强调宇宙即吾心,吾心即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追求,只要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特别提示:心学是理学的一支,其在根本上和程朱理学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也同意理的存在。,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 “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主观唯心论)心即理也。 “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人固有的善性)“致良知”,知行合一”即用封建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可巩固封建统治,王阳明地位:心学的形

10、成:,思想:,3、理学的发展心学,心学的集大成者吸取了佛教禅宗的思想,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 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阳明要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这反映当时什么样时代特点?,意思是:用武力镇压农民的反抗容易,而消除人民心中的反封建思想才是最难的”,因此他才主张用“理”、用“良知”,去树立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加剧,封建要求加强封建统治。,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相同点:(1)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属儒家学派。(2)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3)都重视主观意志和个人道德修养(4)

11、 本质目的都是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5)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心”。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差别。(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作用: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

12、伦理道德产生深远影响。,(三)对程朱理学的评价:,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进步的思想家产生的背景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衰落经济上,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思想上,理学居统治地位,严重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否定孔子的权威性,儒家学说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理论。肯定应时改革,是非标准依据时代的标准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是非标准为标准。向正统思想挑战: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常欲望,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李贽的基本主张,焚书、藏书,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共同之处:1、反对

13、君主专制2、农工商皆本3、经世致用4、在传统儒学中吸收有益成份,建立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政治,物质是第一性的,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经世致用保天下者,匹夫之贱,,顾炎武,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之法。,黄宗羲,了解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明夷待访录,读通鉴论,思考探究: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1、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2、明清之际的小农经济强大,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

14、物质基础。 3、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特别提示:回答问题注意设问。,1、创立:2、形成 体系3、成为 正统:4、融合:5、官方 哲学:6、批判 继承:,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强调等级尊卑。,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政”学说、 “民贵君轻”;荀子提出仁义、王道、君舟民水,西汉,董仲舒吸收了道家和阴阳家的观点,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宋明时期,儒学逐渐吸纳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了理为核心的新儒学,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小结:1、儒学的发展历程,2、内容:

15、儒家思想核心:,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朴素的民本思想,以德治民,民贵君轻,君舟民水,仁义治民,天下为主君为客,3、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其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衰落。,被批判但仍是正统,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明清,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吸收道、佛的合理成份,更适应统治需要。,正统,理是万物本原,宋明,吸收了道家、阴阳家思想的新儒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强化中央集权,独尊,君权神授、大一统,西汉,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被打击,秦,强调秩序和仁义,在战国大动乱的时代不可能获得重视。,不被重视,仁政王道,战国,奴隶社会走向瓦解,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不被重视,仁、礼,春秋,原 因,地 位,核心,拓展:近代对儒家的态度,4、对儒家思想的综合认识,1、首先应该承认儒家思想能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因此,它作为封建文化的载体,倡导“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促成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所宣扬的封建礼制和束缚妇女的戒律,其负面作用是极其明显的。2、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公民的道德规范,“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以人为本有利于当今民主政治建设的借鉴;“和为贵”和“君子和而不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儒家思想体现其明显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