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龙江当代文学两大集群的思考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788705 上传时间:2018-01-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黑龙江当代文学两大集群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黑龙江当代文学两大集群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黑龙江当代文学两大集群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黑龙江当代文学两大集群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黑龙江当代文学两大集群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黑龙江当代文学两大集群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黑龙江当代文学两大集群的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冯建福 关于黑龙江当代文学两大集群的思考 所谓“文学集群”,不单纯是关于作家的概 念,还包含作家创作中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取向 和所面临的文学生态方面的意义。接此理解我 省当代文坛先后出现了北大荒文学集群和大庆 文学集群。它们都是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依托形 成发展起来的,而且在不同时期都扮演了黑龙 江当代文坛的重要角色。 一、扫描两大文学集群 北大荒文学集群发轫于国营农场初创时 期,形成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在初始阶 段,就已拥有了实力雄厚的创作群体,像小说、 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戏剧文学等样式齐全,都 产生了自己的骨干作家和领军人物。这批作家 大多是成长于人民解放军中的文学骨干,在现 实的艰

2、苦垦荒生活中“淬火”,完成了新的跨越。 他们在为之奉献的黑土地上,一手操犁一手握 笔,艺术地再现了真实生活的图景,歌咏了垦荒 人的英雄壮举和心中豪情。他们的作品,很快令 国内文坛瞩目并产生了超出文学的影响。长篇 小说雁飞塞北、大甸风云,散文冰凌花、 大豆摇铃的时节,报告文学雁窝岛、在南 泥湾道路上、战斗在北大荒,诗集野百合、 爱的火焰花,戏剧j匕大荒人,还有相当数量 的优秀中短篇小说,代表了这个集群巅峰时期 的成果。因北大荒文学集群整体的出色表现,黑 龙江当代文学迎来了建国后的高峰。第二阶段 观鞠昕涛; 201005:l文艺评论 77 瓣 是“文革”后部分老作家复出和知青作家崛起, 他们共同再

3、续北大荒文学衣钵。知青作家也以 创作小说分界线等作品,成为北大荒文学集 群的成员。第三阶段是世纪之交,一代作家或年 迈、或调出,二代作家或返城、或输出之后,更年 轻的一代成长起来,担负起再创北大荒文学辉 煌的重任。他们虽已表现出不俗的实力,但深厚 的积累尚待时日。至此,北大荒文学集群进入了 螺旋式前进的新周期。 大庆文学集群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石油会 战时期,八、九十年代日渐兴盛,新世纪进入鼎 盛期。成熟期过后,作家队伍迅速壮大,代表人 物更加齐全,如作家杨利民、周树山的戏剧创 作,王立纯、王鸿达、李长春、董谦、赵国辉的小 说创作,庞壮国、潘永翔、阚峰的诗歌创作,张爱 华、刘振学的散文创作,宫

4、柯等人的报告文学创 作,可以代表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高度。他们创 作成果斐然,长篇小说庆典、月亮上的篝 火、生为王侯,戏剧黑色的石头、地质 师、铁人轶事、曹植,散文集女人的佛, 组诗荒原,篝火等,还有这里不可能一一点到 的作品,都在石油战线和省内外产生深广影响。 以上述作家为核心,大庆文学集群到上世纪末 期,即已呈现出领军人物、专业作家、业余作者 逐层分布和向外辐射的局面。年轻作家中一些 人颇具潜质,如青年作家包铁军的儿童文学创 作,弥补了大庆文学创作中的短项,小说作者苦 瓜表现出不错的势头这支当下拥有数百人 的队伍,仅出版文学专集或在省、市级文学报刊 发表作品的就有数百人。近年面世的大庆文艺

5、精品丛书,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报告 文学、影视文学、文艺评论之大成,反映出新时 期以来大庆文学的丰硕成果和创作盛况。大庆 文学集群至今承续着多年形成的优良文学传 统,继续着多年来一直坚守的精神价值,作家们 的表现令人欣喜。 二、两大文学集群的成因和文化建树 像这样的文学集群为什么会出现在我省, 这要从我省的历史文化环境和集群自身两方面 分析。 首先,黑龙江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 78文艺评论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201 005 e 观澜听涛 进程决定了省情。黑龙江地处祖国北方边陲,土 地广袤,幅员辽阔,物产丰饶。但因冬季寒冷漫 长,交通不便,自古

6、以来人烟稀少,荒凉闭塞。这 里曾是少数民族先民休养生息的地方,被清王 朝权贵视为“龙兴之地”。在悠悠古代,经济以渔 猎为主,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直到近现代解除 封禁,修中东铁路,建中心城市,关内农民躲避 饥荒战乱“闯关东”,才在黑龙江亘古沉寂的土 地上迈出了开疆拓土的第一步。但风云突变,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掠夺和蒋介石发动内战很快 摧毁了原本脆弱的生机,使黑龙江的经济发展 再度陷于停顿。在文化上,古代黑龙江一直处于 国内主流文化的边缘。她远离中华文明发祥地 的中原本土,远离历朝历代的政治文化中心,早 已成为封建朝廷迁徙、贬谪和流放犯人的“蛮荒 之所”。她始终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文化形 态,只

7、是在对中原文明亦步亦趋的追随传播中, 在世人先人为主的文化想象中承载着被忽视和 遗忘的命运。黑龙江近现代文化的建构,是长期 以来在对中原文化的接受和传播中、对土著文 化的传承和改造中、对异国文化的扬弃和消融 中完成的,这一过程中,黑龙江文化汇集了汉民 族文化、土著民族文化、俄罗斯等外国文化的源 流,融铸了在“闯关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 形成的坚韧顽强、拼死抗争、慷慨奉献等精神, 经历了反复确证、变异、打磨和锻造,才最终确 立了自身的属性。 建国后,黑龙江真正获得了经济文化长足 发展的机会,不仅开始了大规模的现代化经济 建设,文化上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品格也得到 强化和彰显。北大荒、大庆两大

8、企业集团的出现 不是偶然的,它们是年轻的共和国进行现代经 济建设的产物。机遇选择黑龙江,是因为这里有 充沛而适合的天然资源,且在解放战争中就已 初步奠定了发展新兴农、工业的基础。辽阔的东 北平原,沃野千里,有大面积未经开垦的处女 地,适合大规模粮食生产;地下石油矿藏丰厚, 储备量大,适合石油开发和化工生产。两大企业 诞生于此,是适得其所;诞生于斯,是生逢其时。 建成后,两大企业不仅规模超大,而且生产是散 点布局,分布面广,是名副其实的“地方多大我 多大”和“没有院墙”的现代企业。在一省的范围 内,名为企业,实则是产业的龙头,而且关乎国 计民生,其战略地位和重要性可想而知。事实 上,黑龙江正是困

9、有北大荒而成为全国商品粮 生产基地,因有大庆而成为全国石油化工基地。 北大荒和大庆两大企业率先成为黑龙江现代经 济的基干,奠定了全省农、工业向现代化迈进的 基础。 其次,两大文学集群出现在北大荒和大庆, 也不是偶然的。不只是两大企业规模大、经济实 力雄厚、硬件条件好,主要还在于它们的软件, 即文化。北大荒和大庆,从它们的前身和队伍构 成看,都有重视文化的传统;从它们面临的困难 和肩负的使命看,都有发展文化的需要,所以它 们起步之初,就在实际工作中实行了经济、文化 “两手抓”。它们的文化,不是一般企业的内部文 化,早已产生了超出企业的影响。概括地说,北 大荒文化是融合了军旅文化、城市文化、农场文

10、 化、地方文化等多种文化之后形成的文化,其中 最可宝贵的,是由多年来形成的敢为人先的拓 荒精神、执著耕耘的奋斗精神、不断探索前进的 创新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的奉献精神等构成的文化的核心价值,即“北大 荒精神”;大庆文化是整合了石油工人文化、北 方城市文化、东西南北中等各地文化之后形成 的文化,其中最为经典的,是由“有条件要上,没 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创业精神、“宁 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拼搏精 神、“ 老四严”的严格律己精神、坚持科学采油 的戮力创新精神、为了国家利益不怕抛家舍业 的无私奉献精神等构成的文化核心价值,又称 为“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

11、。由北大荒人和大 庆人创造的文化及其核心价值,即“北大荒精 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黑龙江大规模 经济开发建设相伴生,也是其生命线。因为是在 黑龙江近现代新文化的基础上,使其中的“闯关 东”精神、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拼死抗争精神、保 卫革命胜利果实的慷慨奉献精神等得到了升 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也 成为黑龙江文化的亮点和高点。特别是“大庆精 神”和“铁人精神”已为国内所认同、提倡和发 扬。文学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与文化有着紧密的 相互依存关系,一方面文学要体现文化价值,是 经由作家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价值取向,转化于 作品中;另一方面,文学要建构文化,是通过读 者阅读

12、作品产生的认识和教育效果。前者是文 化决定文学,后者是文学反作用于文化。北大荒 文化与北大荒文学、大庆文化与大庆文学的结 合,其实就是这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两 大企业文化成就了两大文学集群,两大文学集 群也参与了两大企业文化的建构。北大荒和大 庆两大文学集群分别依托于北大荒、大庆两大 企业,伴随两大企业自身文化建设的脚步而成 长,成为两大企业成功进行文化建设的结晶;同 时又参与到两大企业经典文化的历史建构中, 发挥了文学的特殊功能,履行了对文化的弘扬 和强化。两大文学集群对企业、乃至对全省文化 精神的建树,既是它们取得的成果,也体现出它 们存在的价值。 三、两大文学集群的共同特征和区别

13、探讨了成因,也容易搞清两大文学集群的 共同特征。 两大文学集群与两大企业的文化相伴相 生,并在参与企业先进文化的建构中,获得了存 在的根据和长久生命力,这是最突出的共同点。 如前所述,两大文学集群的出现,都与企业环境 有关,离不开硬件的载体,也离不开软件营造的 氛围。这“软件”,主要是文化。像北大荒和大庆 的硬件条件,其他大型企业或许也具备,但像北 大荒和大庆以“北大荒精神”和“大庆精神”、“铁 人精神”为核心价值的两大企业文化,却不是哪 个企业都会有的0差距就在文化的先进程度上。 为什么北大荒文学集群与北大荒文化、大庆文 学集群与大庆文化能实现紧密结合?关键在于 有先进文化为两大文学集群注入

14、了鲜活的生命 之水,这生命之水就像人的魂魄,有了它才能活 出精彩和意义。另一方面,两大文学集群从诞生 之日起,就肩负起构建先进文化的责任。当企业 中文化尚未生成,它们就为文化催生;一旦文化 悄然而至,它们就为文化站脚助威扩大地盘;当 文化产生影响,它们又为文化远播架桥铺路。它 们自始至终伴随着文化前进的脚步,投身到构 观谰听涛i j 201005 文艺评论79 建先进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它们分别为弘扬“北 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充分运用 文学的功能,建树了传世的功绩。当然,文学对 文化价值、即文化精神的建构是要通过作品:凡 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要为人们提供各种形态 的人生图像,

15、并希望人们将其与自己的经验世 界相比较,从中悟出那些被肯定或被否定或尚 待探索的文化价值,在美的享受中去思考和向 往。两大文学集群用作品参与文化建构,也毫不 例外地要在作品中向人们提供种种“图像”。不 过,要指出的是因集群内作家生存在共同的企 业环境下,导致他们的作品总会有一些相似的 东西或相近的意象,如北大荒文学作品中的“泥 土味儿”:农场环境、垦荒生活、粮食生产、“黑土 地”、“拖拉机”等意象;大庆文学作品中的“油昧 儿”:石油生产、作业区、钻井队、工程技术人员、 野外环境和“井架”、“钻机”等意象,几乎已成为 识别集群作品的标识。我们不妨将作品中这些 常见的组成人生图像的元素称作“类象”

16、。若此 “类象”,其实是集群作家创作反映同一类生活、 构建同一种文化而产生的特殊现象,它与作品 的质量,如生动和深刻与否并无关系。两大文学 集群另一共同点是都有良好的文学生态环境。 无论从外部的社会文化评价,还是从内部的创 作、批评等主体因素衡量,两大文学集群都处于 良好的文学生态环境中。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 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纵 欲主义盛行,道德滑坡,文学精神和价值体系受 到冲击;网络时代,文学出现了消费化和时尚化 的倾向,教育功能淡化等情况,都没能损毁两大 文学集群既成的良好生态环境,转移或改变它 们一贯坚持的文学:D-向和道路。迄今为止,两大 文学集群不改初衷、不移其志,在企业K-f-I:、黑 龙江地域文化、乃至全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发 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两大文学集群的不同主要是在作家构成、 运行周期、创作背景、史学定位等方面,具体有 三点: 一是作家的构成、际遇有别,导致了不同的 发展周期。成就北大荒文学集群的第一代作家 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