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72445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小学数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高县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彭 勇,,提纲,,教学案例案例:课题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圆的周长,书上呈现的探究圆周率的方法是缠绕法、滚动法,内容是探究圆周率,再探寻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案例一 教师A的教学要求:,今天,我们就通过缠绕法、滚动法等方法来测量,探究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之间的关系,看谁找得最准。(最准的标准实际上就是接近3.14),,案例一 学习小组4人的探索活动场景:,学生A:早已经知道答案,答案是3.14,这个问题对他已经不新鲜,没有刺激,不具备挑战性,他没有兴趣,就坐在座位上等待汇报。学生B:不知道答案,他马上翻书,看书上的答案。学生C:认

2、认真真地进行操作,测量着,计算着。学生D:不会,不知道,也没有动手去测量、计算,而是在座位上戏耍,还时不时地搞一些小小的小动作。,,案例一 学习小组中4人的汇报情况:,学生A:猜测教师的心理,故意说是接近3.14的3.12,得到了教师的表扬与鼓励。学生B:私下告诉学生D书上的结果。学生C:说出结果,2.98,得到的是教师及时的打断与指责。学生D:不会,没有底气地说出从学生B 那里了解到的3.14,得到教师的大势表扬。 (学生的学习现实就这样在不经意中被扭曲了 ),,案例二 孙老师的课前调查,在上课之前,他对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调查,他了解到有80%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圆周率是3.14,有40

3、%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圆的周长公式。,,案例二 孙老师的教学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测量圆的周长不会感到真正的兴趣和需要。但是测量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一个实验的结果或验证结果,而实际操作测量这一操作活动又是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圆周率探索过程所必须的。,,案例二 孙老师的教学要求,温馨提示(先确定最小的测量单位,要求是实事求是地进行测量,并测量三次,把最成功的测量结果汇报出来但不要求计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把计算的任务交给电脑。),重点是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测量三次?怎样才能尽可能地保证测量成功?,,案例二 学生的汇报结果,汇报时,学生呈现出的结果有:周长是2232毫米,直径是70毫米;周长

4、是217.5毫米,直径是70毫米;周长是209毫米,直径是64.25毫米;周长是86.5毫米,直径是24.5毫米,,案例二 学生汇报结果的运用,观察一下我们亲手得到的这些数据,思考一下:你有什么想法?为什么同样的一个圆,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每次测量的长度会不尽相同?,,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教学需要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追求教学的效益。应努力追求数学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努力追求数学教学的文化品味,丰富学生的数学涵养,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少、慢

5、、差、费的低效教学行为 :,盲从性教学行为 ;强制性教学行为 ;偏失性教学行为 ;偏见性教学行为 ;随意性教学行为 ;滞后性教学行为 ; 缺乏学生学习主体观 。,,有效的理念,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说简单些,有效教学,就是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具体表现就是学生在认知上“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不智到智”。这里的“知”,指的是“知道”、“掌握”知识;“会”指“掌握基本方法,学会学习”;“能”指“提高了学习能力”;“智”指的是“发展了智力”。,,教学行为的三要素,教学,是

6、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教学效益的理念,教学效益就是学生一节课的收获。,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的教学行为要求:,

7、具备数学的眼光 让课堂做到真实、扎实、朴实 有效的核心是铸师魂、塑师德和强师能的和谐统一。,,小学数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 :,教学理念的有效,让我们的教学能走得更远教师讲授的有效,让学生认识准确到位 教师的设问有效,助学生思考的品质 板书示范的有效,引学生规范前行 有效的学习方式指导,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益注重学习需求的有效性,激发学习的内驱动力作业布置的有效,助学生沟通课堂内外 作业的有效批改,引领学生学会学习 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 激励方式的有效,助推学生奋勇前行,,教学理念的有效,让我们的教学能走得更远:,具备数学的眼光 要具备准确的认识 倾听 、生成 、估计不同于估算

8、 、 计算能力包括计算准确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 教学理念不是教学方法 现行教材远远高于原教材,,教师讲授的有效,让学生认识准确到位 :,讲解应做到:浅显易懂、明白清楚、画龙点睛、精准讲什么?讲解应关注:为什么讲?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讲什么:讲教学的重点和问题的关键之处 、讲学生容易发生错误和产生困惑之处 、讲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怎么讲:要以广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作基础 、授的语言要做到“三精” (精确、精炼和精彩)、要善于把生成的资源作为讲授的内容。,,教师的设问有效,助学生思考的品质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教学看作发展学生主动性的积极过程,为促进学生思考而提

9、问,为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而提问。 设问应注意: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增强问题的目的性 ;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增强问题的适应性 ;以学生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板书示范的有效,引学生规范前行 :,板书设计的原则:科学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同步性原则 美观性原则 板书设计的样式:总分式 、分析 式 图表式 、对比式 纲要式或称脉络式 还能分许多种:阶梯式、回环式、对称式、图画式 波浪式、层叠式、辐射式等方式,,有效的学习方式指导,让有法地提高学习效益 :,学习方式应满足:便于学生参与 利于学生生成 尽量产生互动 合作学习的时机 :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 个人探索有困难,

10、需要帮助时 意见不一,有必要争论时有效合作的途径 : 强调小组合作精神,融洽个 体与群体的关系 教师应重视“引”、大胆“放” 教给小组合作的方法,积累合作经验,,注重学习需求的有效性,激发学习的内驱动力 :,关注学生合理的学习需求,强化刺激,促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作业布置的有效,助学生沟通课堂内外:,作业布置的层次:基础练习巩固知识 变式练习形成技能 综合练习(探索性题)提高能力 开放练习 (问题性题)发展思维 趣味性作业要求 :内容设计体现趣味性 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参与设计体现趣味性 自主性课外作业:“活”在自选上 “活”在分层上,,作业的有效批改,引领学生学会学习 :,传统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 : 教师花在批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 有效的批改方式 :师生共批 组内互批 随堂批改 建议:速算、口算类作业,不批不改,以校对为主 课堂作业,及时迅速全批全改,发现有用因素,改进教学 家庭作业,只批不改。,,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 :,多媒体运用的目的:展示事实 创设情境 呈现过程 组织活动 提供示范 激发兴趣 不能用对媒体替代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