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试卷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71779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高考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高考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高考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高考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试卷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 福建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暨近三年福建高考试题同题比较一.关于名句默写 从 2007 年以来,这一大题 6 句全是必答题,分值保持 6 分不变。2009 年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考查范围 13 篇,高考试题中采用后填空 5 处,前填空 1处。2010 年考查范围增加到 18 篇,6 句全部采用后填空方式,所考查的均为名篇,难度大大降低。2011 年试题在 2010 的 18 篇的基础上增加了初中的 5 篇,按常理,内容的增多预示着难度的增加。然而,出乎意料的是,2011 年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却异常地简单。2011年古诗文名句默写看不到任何“技术含量”:试题中采用后填空 4 处,前填空 2 处;

2、6个句子有 4 句仅需填 4 字,1 句填 5 字,1 句最长 9 字,而且都是考生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句子,6 个句子没有哪怕一个需要小心应对的难字。二.关于文言文阅读 从 2009 年起,本题满分 15 分,命题采取选择题和翻译题相结合的方式。2009 年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是明朝归有光的张自新传。考题设置为 2 道选择题6 分;2 句翻译 9 分。考点涉及:实词:了、戚、怪、面,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实词:“怪”是形容词意动用法、“面”是名状用法。翻译采分点:虚词:且、以的意义和用法,动词使动用法等词类活用,一般动词,补出省略词语,句式:有反问句式、省略句式等。2010 年文

3、言文阅读。考查的是清代张惠言的周维城传。考题设置为 3 道选择题9 分;2 句翻译 6 分。考点涉及:实词:属、具、寻、贾,主人公美好品行归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实词:“属、具、寻”均在必修课文中多次出现、“贾”是名动用法,都不难。翻译所选句子难度不大,采分点重在实词特别是动词的字字落实与文从字顺。2011 年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是元代虞集的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考题设置与2010 年一致,同为 3 道选择题 6 分;2 句翻译 6 分。考点涉及:实词:次、秽、怃、起,主要内容的分析和归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以及文言文翻译。翻译采分点:动词“更”、“题”,形动用法“新”,通假字

4、“少”,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句式:有反问句式、省略句式等。今年翻译得分不错,全省平均 4.1 分。这里就不再深究了。对今年文言实词的考查,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以致一些专家和名师在解析或评点今年高考卷时,往往以一句“题目简单、规范”一语带过而未深究。事实上,从走出考场的考生的反映来看,这一道题目是差错率非常之大的题目,而差错的原因是考生对这四个词义的陌生和不确定。而让考生产生陌生感和不确定的原因就是试题所选取的四个实词既不是“常见文言实词”,并且四个词中至少两个词义有待商榷。首先,四个词中,“秽”与“怃”两个词查遍高中语文必修五册教材所有文言课文,不见踪迹,换言之,学生从未在高中课内必修文言

5、文教学中学过。而“次”字,在高中必修教材中出现了两次:一是在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中“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2阳奉地图匣,以次进”;一是在必修二兰亭集序中“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可惜的是,前者译为“顺序,次序”,后者译为“旁边”(课本注);试题中的译为“临时驻扎和住宿”的“次”(也是“次”的本义),只是在初中课文陈涉世家中出现过。至于“起”字:五册必修教材中出现得足够多:五册必修教材 15 句六种词义,唯独没有“起任”之意,而今年高考试题恰恰考查的正是这学生在课内没有尝过的的“起任”,岂不怪哉?所考查的四个实词,两个词课内教材从未出现过,两个词虽然课内教材出现过但却教材了课内教材没有出现的

6、词义,这样的考查,显然不符合考试说明“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考查要求。尽管 2011考试说明也曾明确:所谓“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在运用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实词。但连教材都未出现或未涉及的词、词义,恐怕算不得“常见”和“出现频率比较高”吧?其次,“次”与“秽”两个词在文中的词义对高中生而言,是具有很大迷惑性的。“舟次彭泽”中的“次”,译为“临时驻扎和住宿”当然是精确的。可是,根据前文“延祐五年,某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可知,作者此时是奉“天子之命”到“临川”公干;既是“天子命”,因此作者不大可能只身一人,很有可能是一行人,不说浩浩荡荡,若所乘仅一“舟”,显然不合情理,如果真有

7、两三“舟”,是否也可译为“船队排列在彭泽”呢?另外,“秽”,答案译为“杂草”,这是“秽”的本义。但根据文中“守者弗虔(存心不诚),日就圮毁(一天天倒塌毁坏)”从而“芜秽充斥”来看,牧羊亭除了“杂草丛生”外,很有可能因杂草腐败或建筑垃圾而“肮脏不净”,即所谓“秽,不净也”。三.关于古诗鉴赏近几年福建高考诗歌鉴赏分值保持 6 分不变。2009 年考查的是宋代严羽的五言律诗,羁旅诗,也涉及山水内容。考点也是重在情感和表达技巧。2010 年考查的是宋代郭祥正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山水田园诗。设一道填空,一道选择题,一道简答题。考点重在语言(诗眼)、情感和人物形象。2011 年考查的是清代厉鹗的一首五言古

8、体诗,山水田园诗,设两道简答题:考点重在诗歌情感和表达技巧。该题全省平均得分 3.2 分。2011 年诗歌鉴赏题,从情感及表达技巧角度分别设题,完全符合考试说明要求,但让人无语的是,两道题目提供的答案实在让人无法认同。应当说,这首古诗的字面意思相对浅显,情感内涵及表现手法也比较简单,对经过一轮二轮甚至三轮高考复习的考生来说,解读或鉴赏这样以山水为写作题材的诗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可就是这看上去简单的题却让许多的考生栽了跟头。有人认为,第(1)小题所谓的“情感丰富”一说并不成立。相反,诗歌流露的情感甚至很单一:不外乎山水诗共有的情感,即平静闲适,向往自然。此诗用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

9、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象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3细细分析试卷提供的 4 个答题要点,概括而言其实也是这简单的八个字(平静闲适,向往自然)。尽管答案明示“意思对即可”,但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的试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考生的答题。考生们为了附和题干中“情感丰富”的“丰富”二字,不得不绞尽脑汁,分层分点。而最让人意外的是第(2)小题考查表达技巧时,居然考查了“对偶”!当然,谁都不能否认“对偶”不是“表达技巧”,但众所周知的是, “对偶”几乎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基本最根本的表达技巧,也可以说是古典诗歌的共性,既然是共性的东西,还有什么考查的必要?这也许就是我们的

10、考生走出考场感到无限迷惘然后看到答案之后脸上浮现出的一丝苦笑的原因吧。四.关于文学名著阅读近五年考查,分值均占 10 分。除 2007 年首次考查时单纯出现四选二的简答题外,其它年份设题全部为选择题+简答题。2007 年考查的是四道简答题,它们是:1.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的故事,2.家中觉慧与家庭决裂的原因,3.欧中梳妆匣的来历,4.巴黎圣母院中流浪人攻打圣母院的原因和最后结局。2008 年考查的是五选二的选择题和二选一的简答题,考查的简答题是:1.家中鸣凤心里的“一堵墙”的多层理解。2.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啊!都是我爱过的人呀!”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2009 年考查的两道简答题是:1.红楼

11、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原因和过程,2.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与爱斯美拉达结成名义夫妻的经过。2010 年考查的两道简答题是:1.家中高老太爷逼觉民娶冯乐山侄女的相关情节(应该是侄孙女)。2.堂吉诃德中简述桑丘总督狼狈去官的过程。2011 年考查的两道简答题是: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孙皓从即位到降晋的故事。2.请简述巴黎圣母院中隐修女失去小爱斯美拉达的故事。五年来,几部名著出现的频率是巴黎圣母院4 次,家3 次,红楼梦2 次,三国演义、欧、堂吉诃德各 1 次。还未加入简答题考查的是子夜、复活。下面我再侧重说说 2011 年的文学名著命题。今年该题全省平均分为 5.46 分,低于往年。究其原

12、因,主要有:选择题命题出现了不严谨甚至很离谱的差错;简述题因为难度相差太大使选做题沦落为必做题,从而剥夺了考生的选择权利,也从客观上造成了考试的不公平。首先,第 7 题要求选择“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试卷提供的答案是C 项和 E 项。这两个答案当然没有问题。但遗憾的是,这道选择题的其它两个所谓正确的选项要么表述不严谨,要么出现了很离谱的差错。B 项“觉新深深地爱着表妹梅,钱姨妈以两命相克为由拒绝了这桩婚事。父亲用抓阄的办法给他选定了瑞珏,在他中学毕业那天,要他年内结婚。(家)”其中,“钱姨妈以两命相克为由拒绝了这桩婚事”表述不严谨。查家小说原文,觉新婚事真相相关内容,由此可知,觉新

13、与表妹梅的婚事表面原因是钱姨妈认为“两命相克”,可真正原因却是钱姨妈因“牌桌意见”而“拿拒婚的事来报复”。试卷选项中“钱姨妈4以两命相克为由拒绝了这桩婚事”的表述,很受容易让那些熟读小说原著“眼中不揉沙子”的同学产生误解。最后,D 选项“葛朗台打算为夏尔的父亲偿还债务后,夏尔被葛朗台带到法庭签订了放弃财产继承权的文书,并在出国前的一个晚上和欧也妮立下了海誓山盟。(欧也妮葛朗台)”看似正确,其实是一个错误的选项!因为,夏尔不是“在出国前的一个晚上和欧也妮立下了海誓山盟”而是在“早晨”!两个所谓“正确”的选项都出现了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错误。而二选一的简述题因为难度相差太大使选做题沦落为必做题。作为

14、一道选择题,最重要的命题原因毫无疑问应当是尽量两个被选题的难度基本持平,以便真正肩负起“选做”的考查使命,给予所有考生高考的公平。两道选做题,第(1)小题的难度远远超出了第(2)小题,难度上的严重不对等,逼迫着考生不容选择地“选择”第(2)小题。尽管“孙皓从即位到降晋”的考查并不违背考试说明“叙述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的要求,但众所周知的是,受三国演义“尊刘”创作思想倾向的影响,大多数读者对三国的关注程度顺序是:“蜀”居首,“魏”次之,“吴”最末,更何况是“蜀”被灭后的关于“吴”的情节。当然,命题者出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名著时应立足阅读的全面性,但这样的导向实在来得太突然,也太具有难

15、度,最终导致高考的公平性大受影响。五、关于文化经典阅读从 2009 年起,文化经典阅读考查分值 6 分,2009、2010 年命题均为选择题+简答题,各 3 分;2011 年命题形式改变,出两道简答题,一道 2 分,考查点为概括文意,比较简单,另一道 4 分,考查点为分析主旨,也不太难,从全省 4.45 的平均得分可见一斑。2009 年考查论语二则,2010 年考查论语、孟子各一则,2011 年考查论语三则。从三年考查可见,论语几乎年年考,其重要性更大。要指导学生对论语每一则中心主旨的归纳提炼。六、关于论述类文本阅读 2009 年命题选用了彭程的尺度,该题分值 12 分,题型为:五选二的一道选

16、择题 5 分,简答题两道,一道 3 分,一道 4 分。2010 年命题涉及古代诗歌的起源,该题分值变为 9 分,题型变化为:选择题两道共6 分,简答题一道 3 分。2011 年命题涉及价值概念的理解,分值依旧 9 分,题型分值与 2010 年掉了个,变化为:选择题一道 3 分,简答题两道共 6 分。本大题全省平均得分 7.19 分,仅次于语用题得分率。从题型和分值分布可以看出,简述题是主流,要指导学生“答案就在文中找”,学会归纳梳理分析。 七、关于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就客观而言,2011 福建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无论从选择的文本(摘自 2006 年 5 月21 日中国青年报的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还是从命题设置(一道五选二选择题、两道简答题共 15 分)来看,都显得中规中矩,并没有多大问题。但“不幸”5的是,一篇发自文本作者林天宏的微博将福建高考实用类文本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