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699226 上传时间:2017-12-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青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青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青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青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青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青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青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山青“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一、新时代下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全球化下多元意识形态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伴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深化,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在给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加快了个人信息化的交流与互动。西方国家利用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所鼓吹的所谓西方的民主政治模式、以个人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以及一些腐朽堕落的色情文化、生活方式等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产生了很多思想上的疑惑。相比之下,传统 的高校学生工作中相对单一的内容和以灌输为主的管理

2、模式与现实有着种种的不相适应,急需要进一步改善与发展。(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冲击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和传统价值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动,特别是思想意识层面的重大变动,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系列挑战。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强调利益的最大化,引起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系列变化,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价值选择的务实化,在大学生身上呈现出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道德素质滑坡、诚信意识淡薄、拜金主义盛行等等。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强调对学生的行政管理与说服教育,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缺乏与学生主观意识上的互动,很难被学生接受,更

3、不必说内化为自己的行动了。(三)高等教育不断扩招增加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压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短短的二十多年就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但是正由于量的扩大与质的提升未达到一致,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学生差别性、个2别化不断增强,大学生就业难所带来的竞争压力等等使得不少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进而引起心理素质下降,很难适应学校和社会的生活,影响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重思想政治教育,轻心理和人际教育;重社会,轻个人,使高校学生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二、学生新特点需要高校学生工作再发展1990 年出生人口到 2014 年年满 24 岁, “90 后”

4、 已经是高校本专科的主体学生人群。把握“90 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开展高校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90 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价值取向、思想特点、成才意识以及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面对新的环境,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主流思想积极向上,但出现多样性的倾向 “90 后” 大学生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保守、落后的旧思想,转而具有自立自强、平等、竞 争、 创新的新时代精神。他们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生观、价值观务实进取,成长成才愿望迫切”, “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等基本政治态度上,大多

5、数学生保持清醒的认识,态度更趋明确;大学生高度关注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关的大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信心广大学生高度信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具有较强的认同感。 ”他们认同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能 够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对入党和增强自身政治素质的愿望迫切。他们拥护社会主义道德标准,认同集体利益;积极主动择业;注重生活质量,精神需求强烈。这些总体评价符合“90 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体现了当前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本质特征。但是,部分“90 后” 大学生从纯粹的理想主义走向现实。在政治

6、上积极要求入党,但对党的知识认识不够深刻,入党动机不够纯正、狭隘的把入党作为锦绣前程的资本。在学习态度上,存在混文凭、混毕3业的现象,一部分人沉迷于网络、恋爱不能自拔,考试中作弊现象屡见不鲜。在职业倾向上,许多同学认同个人理想只有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才有意义,到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固然重要,但是部分大学生选择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的地区,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和农村。 (二)民族精神振奋昂扬,但感性多于理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 2003 年抗“ 非典”报告中强调弘扬民族精神时说:“中华民族是具有 伟 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 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

7、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民族的团结奋斗。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其 认知和理解更多停留在书本之上,相比于生活在七八十年代的一代人缺少了对于民族精神的理性认识,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但对于如何将这一精神和文化财富传承下去并成为其中的创造缔造者缺乏责任感。(三)价值观取向健康向上,但有知行脱节现象 “90 后” 大学生主流赞赏和推崇有教养的道德行为,大多数能够将社会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是非标准。

8、认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但在一些方面出现了新情况。一些人内心深处的羞耻感被淡化、是非不明、美丑不辨。信守和推崇诚实守信,但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作弊,投机。知行脱节现象明显。 (四)积极进取精神突出,但心理素质亟待增强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90”后大学生所承担的学业,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不断加大。面对学业压力,他们积极进取,刻苦钻研;面对家庭压力,他们在追逐自己理想与满足家长的期望之间努力的拼搏;4面对社会压力,他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又不得不收起

9、自己的锋芒,努力的适应社会。面对种种压力和重重矛盾,他们的抗逆力较弱,心理调节能力和承压能力亟待加强。 三、专升本的高校学生工作新挑战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也是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其办学基础是创建于 1949 年的山东省团校,迄今已有 60 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团校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同时承担着普通本、专科教育,成人本、专科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等多重教育教学任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团校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高标准,始终致力于对学生工作的深入推进和不断探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2010 年 3 月,经国家教育部

10、批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正式成为普通本科院校,首批招收包括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学、舞蹈编导、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 5 个专业的本科生。从而使日常在校学生包含了本科学生和专科学生两个部分。由于学校刚刚升本,在如何分类管理本专科学生以及促进本专科学生共同发展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此外,随着高校招生不断扩充,专科录取分数不断降低,很多进入专科学习的学生在初高中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甚至被社会和家庭定义为“混文凭的人” ,学生 对自我亦缺乏积极认识,容易形成“破罐子破摔”的消极 应对 情绪,无法很好完成高等教育目标。第三,学校部分专业刚刚升级为本科专业,相当一部分本科学生是调剂生,对学校

11、和专业的认同度较低,其中亦不乏高考填报失利的高水平学生,他们的负面情绪和状态无法得到调整,不仅严重倾向其个人成长,更可能将这种负面情绪带给周边同学,影响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四、学校社会工作为高校学生工作注入新活力面对种种挑战,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从不等待,而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新模式。社会工作专业作为近年的新兴专业,尤5其是“学校社会工作 ”为 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新的 发展思路。 “学校社会工作”是经由专业 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对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体系中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或学校解决所遇到的某些问题,调整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

12、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以实现教育目的乃至若干社会目标。由美国逐步发展起来的学校社会工作长期以来关注中小学中青少年教育及全面发展,但鲜有在高校开展的专业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目前,有部分高校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探索学生个人辅导、人际关系调试、校园生活适应等工作,但是鲜少高校以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和系统探索体系化高校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正如台湾林胜义教授指出:“对学校社会工作发生兴趣而参与讨论的人,大多主张在中小学建立学校社会工作制度,疏少提到在大专院校设置学校社会工作者,似乎学校社会工作仅限于中小学领域。事实上,大 专院校亦颇使用。 如果选择设有社会工作系的大专院校,运用这些

13、科系的师生作为人力资源,协助学生辅导中心试办学校社会工作这也许是可以尝试的一条途径”。(一)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关联性从目标上看,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调整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其中发挥学生潜能的目标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有着共同的努力方向。从对象上来看,高校学生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工作中以“抓两头促中间”作 为工作重点 ,尤其是在学业和生活上适应能力较差的所谓“差生”为重点;学校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以全体学生,尤其是学习和“

14、社会情绪 文化” 适 应困难的学生为服务对 象。可以看出,在学习、生活、思想上出现问题的学生是高校学生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共同关注的重点,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困难。(二)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互补性6从工作方法上看,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的服务,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是非行政性的,在专业学科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工作对象的特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而形成的,能满足工作对象个性化的需求。这种工作方法可以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有益补充,在面对学生的工作中点面结合,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理论基础上看,学校社会工作以各种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基本

15、理论、研究范式、学术标准、研究方法等探究学生个体的社会与心理需要、心理特征、心理困惑,要求社会工作人员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专业标准,这对目前在专业化方面理论基础不够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专业方面的有益补充,能够在面对学生问题时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论加以应对。从工作范围上看,学校社会工作涵盖了学校、家庭、社区,比传统高校学生工作单独面对学生的范围要广。由于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多元化的价值理念下,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 其产 生的很多问题不单单是由自身引起,而是在家庭环境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如果只对学生个人进行教育,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一旦学生再处于同样的

16、环境,很多问题将会重复产生。学校社会工作将家庭、社区都列入自身的工作范围,能够全盘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更有利于帮助学生以更加正确的心态面对问题。因此,学校社会工作在与目前高校学生工作存在很大关联性的同时还能够提供多方面的有益补充,使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存在多方面的契合点,提供了较大的嵌入空间。只有充分发挥这两种工作的长处,才能使其互补、互动、互促,形成“两位一体 ”的良好局面。(三)学校社会工作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发展1.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增强学生工作的自我服务价值社会工作专业主张“以人 为本” 的核心理念, 强调与服务对象建立安全、信任、尊重、支持、平等、理解的专业 主任关系,不仅仅协助学生困境的解决,更加着力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建设,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而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往往更加强调“管理” ,以一种权7威式的说教者身份开展工作,容易忽视学生自身的价值性和自决权,走上强制性的极端。在工作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学生工作人员简单处理学生问题,由他人代学生解决,而忽略学生的自我成长。在社会工作取向的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