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696704 上传时间:2017-12-3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梦娇,预防下肢静脉血栓(DVT) 的护理,概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约占周围血管疾病的40%,主要发生在外科手术中和术后的病人。发病因素包括肥胖,静脉血栓史,静脉曲张,凝血机制异常,糖尿病,口服避孕药,外伤,分娩等。DVT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浅表静脉扩张,皮肤温度增高和低热,重者可发生股青肿,血栓脱落进肺部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肺梗塞(PE)。因此护理人员因高度重视DVT的预防和护理,降低DVT病人的病死率。,病因:,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要素。 手术过程中的长时间仰卧,长期肢体制动或偏瘫引起腘窝部的静脉血

2、淤滞。全麻、感染或其他增加下肢静脉容量和减少静脉血流的因素都可以引起静脉淤滞。内膜损伤可继发与局部因素包括血管的直接损伤。大手术后,由于手术的打击,血液粘稠度增高。,另外,解剖因素也是下肢DVT的重要原因,左髂总静脉被夹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峡之间,容易使左髂总静脉长期处于前后壁接触状态,不但使左髂总静脉血流受阻,还可形成静脉腔内粘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形成于左侧的主要原因。,复习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举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常规护理,患肢护理,特殊护理使用溶栓和抗凝药注意观察什么,临床表现,1,患肢疼痛和压痛,

3、为局部持续性胀痛,站立时症状加重,在骼股静脉行径上常可触及条索和压痛2,肿胀:由严重静脉回流障碍所致,故一般均颇严重3,患肢皮色发紫,严重者可致花斑状以致坏死4,严重者肢端动脉搏动明显减弱以致消失5,浅静脉曲张为代偿性,急性期多不明显6,皮肤温度增高和低热,重者可发生股青肿(下肢整个静脉系统包括侧支部都处于堵塞状态,静脉压急剧增高,肢体剧痛伴明显肿胀,皮肤发亮发绀,皮温降低)。,临床表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三种类型,即周围型、中心型和混合型。,周围型:也称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因血栓局限,多数症状较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症状与血栓形成时间一致。主要体征

4、为足背屈时牵拉腓肠肌引起疼痛(Homan阳性)及腓肠肌压痛(Neuhof阳性)。,中心型: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侧多见,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皮肤温度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血栓可向上延伸至下腔静脉,向下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成为混合型。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威胁病人生命。,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均有血栓形成,可以由周围型扩展而来开始症状较轻未引起注意,以后肿胀平面逐渐上升,直至全下肢水肿始被发现。此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过程的时间一致,也可以由中心型向下扩展所致其临床表现不易与中心型鉴别。,下肢DVT多见于左侧且混合型较多,男性略多于女性,下肢肿胀、

5、疼痛和浅静脉怒张是下肢DVT的三大主要表现。另外,股青肿和股白肿是下肢DVT的特殊类型,临床上较少见,却是紧急情况,需紧急手术取栓,方能挽救患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的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其他因素,静脉血流滞缓:,1,手术过程中的长时间卧床,肢体制动或偏瘫卧床,或长途乘车,或长久的下蹲位等均可引起静脉血流滞缓。2,解剖因素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左骼总静脉被夹在左骼总动脉和骶骨岬之间,容易使左骼总静脉长期处于前后壁接触状态,使左骼静脉回流受阻,还可形成静脉腔内粘连。3,全麻,感染或其他增加下肢静脉容量和减少静脉血流的因素都可引起静脉血流滞缓。由于静脉血流滞

6、缓,血液瘀滞与静脉体内,导致组织缺氧,瘀滞的小血板促进凝血酶的产生和释放。积聚的凝血酶损伤血管壁内膜,导致5一羟色胺和组胺的释放,导致血小板沉着及凝血因子的活化,进而血栓形成。,静脉壁的损伤,(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不同程度的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形成。(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长损伤骼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骼股静脉血栓形成。(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

7、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血液高凝状态,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血液高凝状态,术中或术后因组织损伤引起血小板凝聚能力增强,术后纤维蛋白溶酶抑制,从而使纤维蛋白酶溶解减少。脾切除后由于血小板骤然增加,可增加血液凝固性。晚期癌肿如肺癌,胰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胃癌,结肠癌等因癌细胞破坏组织,同时伴有胶蛋白和凝血活素等物质释放,而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大面积烧伤,妊娠产后等均可使小血板增高易引起血栓。,其他因素,高龄,肥胖,高血脂等也是引起血栓的原因之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髋部,下肢骨折及术后,严重外伤下肢血管疾病(静脉曲张)及手术后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瘫痪,长期卧床者,口服避

8、孕药者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DVT形成史恶性肿瘤行腹部或盆腔大手术的,预防,戒烟,控制原发疾病偏瘫患者避免患侧输液尽量避免下肢输液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穿刺部位如出现炎症反应立即重新建立静脉通道,尽量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推广普及留置套管针高危人群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尽量避免术后无指征应用止血药,预防,加强评估,做好高危病人群宣教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对大手术后的病人,应抬高下肢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曲,影响静脉回流鼓励病人深呼吸及咳嗽对高危因素或高凝状态的病人,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增加活动量。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

9、4h就开始做下肢抬高训练,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并督促病人在床上做足屈伸主动运动,不能活动者,由护士或家属被动按摩下肢小腿腓肠肌。,预防,机械预防:可采用气动压迫或使用弹力袜等,气动压迫是对套在肢体末端的袖套充气和放气来醋精血液流动和深静脉回流至心脏。弹力袜使用过外部压力作用于静脉管壁,来增加血液流速和促进血液回流,提供不同程度的外部压力。许多学者认为,联合应用弹力袜和低分子量肝素的效果最佳,护理,心里护理常规护理患肢护理注意出血倾向特殊护理中药用药护理溶栓的护理抗凝的护理恢复期的护理,心理护理,精神紧张,有恐惧心理患者的护理:要主动关心患者病情变化,使其消除思想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忧郁型患

10、者的护理:护士反复进行开导安慰,说明忧则气郁,思则气结,而人体以气机调畅为贵,气行则血行,气机郁结,则易导致淤血阻滞,脉络不通,不理治疗烦躁易怒型患者的护理:护士要给与耐心说服和安慰,想起讲解怒而伤肝,而肝主疏泄,肝郁气结,则气血运行不畅,同样可以导致瘀血阻滞,脉络不通而加重病情的道理,使其配合治疗。,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理。抬高患肢,早期活动。戒烟酒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病。爆出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预防并发症:保持皮肤清洁,健侧肢体可做床上运动,防止褥疮发生。饮

11、食护理: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素失误,忌食辛甘肥厚之品,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患肢护理,试问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注意患肢保暖患肢制动,不得按摩,推拿,不得下床和激烈运动。正确使用弹力绷带。每日定时对比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足动脉搏动情况。测量双下肢同一水平面的周长并记录。忌在患肢做静脉穿刺,并不宜点滴大量高渗糖,少用造影剂。抬高患肢:急性期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20-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注意出血倾向,静脉穿刺点有无渗血或出血检测病人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尿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潜血试验。皮肤及粘膜有无出血,有无肉眼血

12、尿,粪便或咯痰是否带血。,特殊护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栓塞,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重视。应立即通知医生,严密观察病情,检测生命体征变化,该流量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安慰患者,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和翻身,避免剧烈咳嗽。,中药用药护理,中药用药采用活血化瘀,通脉祛湿。由于药性较苦寒,服药时要告诉病人,药后可能有轻度恶心或轻度腹痛,小便次数增多等现象,这些都属于药理作用。若为颗粒冲剂,应详细告诉病人冲药的方法。对确有胃肠道不适者应将中药放在饭后半小时服用。,恢复期的护理,患肢水中明显减轻后,应适当下床活动,增加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活动后不感疲劳为度。,The End,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