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67800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当今,世界资源需求快速增长与现有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将是未来国际冲突的重要原因。我国已成为世界煤炭、钢铁和铜的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第二消费大国。未来 20 年我国石油缺口约 60 亿吨、天然气缺口约 2 万亿立方米,其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实施能源安全战略要加强能源产业基础地位,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提高其竞争力;加强国际能源合作, “走出去”参与国际资源合作开发;规范国内资源开发行为,实行保护性开发等。 一、世界能源资源争夺日趋激烈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资源有限性和经济增长无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尽管科技进步与生产力提高使人类可利用资源的前景越来越广阔,但世界资源

2、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现有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分布不均,使世界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以石油为例,目前国际石油价格已突破每桶 60 美元大关,2005 年 8 月甚至每桶超过 70 美元,为历史所罕见。与此同时,全球矿产资源逐渐形成垄断,致使矿产资源价格持续攀升。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10 家跨国矿业公司控制着全球 50%的铜矿资源,5 家跨国矿业公司控制着全球 80%以上的镍矿资源。尽管世界经济经过结构性改革,对石油危机的化解能力比 20 多年前大为提高,但国际原油价格过快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仍然很大。 除经济因素外,国际政治因素也是促使世界资源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有的大国从自身利益出发,试图

3、通过政治、武力等手段,控制世界战略性资源,导致世界资源争夺加剧,市场供求形势严峻。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控制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其结果导致该地区政局动荡,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幅下降。日本在中俄石油合作问题上搅局,亦有遏制中国能源供应的战略考虑,其结果使俄罗斯提高了能源合作的价码。这些因素对国际能源价格的走高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仅加剧了产油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动荡,而且影响了国际能源市场供求双方的心理预期,从而推动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同时,打乱了国际能源互利双赢的合作局面,引发了世界战略资源的恶性竞争。能源问题日益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问题交织,这就增加了解决能源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在

4、“国家利益 驱动下,世界各国争夺能源资源的斗争将日益加剧,能源问题将成为未来国际冲突和动乱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挑战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加大了对各种资源的需求,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建国 50 多年来,我国 GDP 增长了 10 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40 多倍。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煤炭、钢铁和铜的第一消费大国,世界石油和电力第二消费大国(美国为第一消费大国) ;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消耗量,分别为世界总消耗量的 7.4%、31%、30%、27%、25%和40%,而创造的 GDP 仅相当于世界 GDP 总量的 4%。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2

5、.4 倍,是德国的 4.97 倍、日本的 4.43 倍。我国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较高,石油、钢铁、铜、铝对外依存度分别为50%、44%、58% 、30%。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的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 GDP 处于 5003000 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是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最严重的时期,而目前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征是,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强度高,环境污染大。如果不优化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增

6、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那么我国的能源和资源安全将面临严峻考验。 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研究中心提出的“未来 20 年中国矿产资源需求与安全供应问题的报告”显示,今后 20 年中国的石油、天然气、铜、铝等矿产资源累计需求量至少是目前已探明储量的 25 倍。未来 20 年中国石油缺口将超过 60 亿吨、天然气缺口将超过 2 万亿立方米、铜缺口超过 5000 万吨、精炼铝缺口 1 亿吨,连目前供应较丰富的煤炭也将出现短缺,有色金属储量也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美国高盛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有色金属资源的最大需求国。其中:铜的需求年增长率为 1 7%、锌为 1 5%、镍

7、为 20%。2002 年,中国铜产量 60%以上、铝产量 40%、铅产量 20%、锌产量 1 5%是靠进口原料生产的。2003 年,中国的铁矿石、氧化铝、镍对外依存度分别达 36%、47%、55% 以上。我国资源的这种对外依存度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而且有继续增大之势。为改变资源短缺状况,笔者建议,根据我国资源需求和储量以及全球资源分布状况,加强国际资源合作,选择最佳投资点,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国外资源来源,以弥补我国资源缺口。合作开发重点可考虑选择非洲地区。非洲的黄金、金刚石、磷酸盐、铁、铅、铝等资源储量十分可观,世界上最重要的 50 种矿产资源中,非洲有 1 7 种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非洲森林资

8、源丰富,并盛产可可、咖啡、天然橡胶、棉花、棕榈油、天然香料等经济作物。加强与号称“世界原料库, ,非洲的合作,将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国能源及其它资源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要改变这种局面,一是必须进行企业整合重组,扩大规模,以形成合力;二是必须实现产品的系列化和产品延伸。产品系列化是企业深加工能力的体现,需要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才能达到。产品延伸分为纵向延伸与横向延伸,纵向延伸是指选采业向冶炼业、加工业、最终产品生产延伸;横向延伸是指由单一产品生产向多种产品生产延伸。产品延伸不仅体现企业以一业为主、多品种经营的经营方式,而且表明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延伸和

9、资源综合利用能女。 三、关于实施资源安全战略的建议 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应是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提高能源产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能源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变能源大国为能源强国。对我国这样一个能源资源相对短缺、正处于工业化阶段、仍需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能源市场供求矛盾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实施能源安全战略,保障能源稳定供应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政策措施应做如下考虑:一是加强能源产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能源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扶持。二是加强国际能源合作,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能源资源合作开发与分配;扩大能源进口来源,实现能源进口来源多元

10、化和品种多样化,分散进口风险。三是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国内能源资源,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杜绝破坏性开发能源资源的现象。四是加强能源资源勘查工作,努力寻找新的资源储量,鼓励、支持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劣等资源和二次资源。五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水平。六是建立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源保障能力。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的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生产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低、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产品结构档次不高等方面,尤其是非金属矿产资源产业,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要球。因此,提高矿产资源产业的国际竞争

11、力是矿产资源产业政策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矿产资源产业必须深化改革,通过企业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淘汰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素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如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技术研发等。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的行动纲领和发展模式。但国际经验表明,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虽然能促进经济发展,但由此带来的环境破坏的代价是沉重的,教训极其惨痛。因此,尊重健康、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矿产资源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将日益严格。为此,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对废矿石、尾矿进行二次开采和回收利用,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和节约型社会,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