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改善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63857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改善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品质改善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品质改善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品质改善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品质改善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质改善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改善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IT 品質改善圈,一.定義 二.目的 三.必備知識和技能 四.意義 五.QIT八大步驟 六.表達技巧,基本定義,品質改善小組Quality Improvement TeamQIT各部門運用腦力激盪方法,自動發掘並PREVENTIVE改進品質問題運用 QI STORY PDCA , SQC , SPC , QC 7 TOOLS 等手法,QIT 活動的目的,建立PDCA Continuous Improvement之改善循環落實相互學習之機制應用SQC 提升工程分析能力,參加對象,凡電源事業部所有部門均可成立 QIT,活 動 期 間,定期:半年發表一次 ( JUL. / JAN. )任何時刻均可

2、成立登錄 QIT TEAM,活 動 原 則,任何改善品質、成本、效率、士氣、交期 、流程?.等主題均可提出為題目鼓勵以團隊 ( TEAMWORK ) 組成活動, 但以個人名義提出亦可激發個人自發性改善工作態度與品質,一.定義公司上下所有成員,群策、群力共同解決工作品質問題的一種品質改善活動.是運用P、D、C、A持續改善管理循環,依其所規定的八大步驟与利用QC-7、N-7、 DOE、KT-PSDM等SQC手法扎實解決問題.并將解決問題的過程与成果有系統的整理報告出來的一種手段,也稱QC-story.,二.目的落實P、D、C、A,持續品質改善管理循環与科學驗証態度.2. 促進員工應用SQC提昇工程

3、分析能力,建立相互學習之机制.3. 提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三.必備之知識和技能 1.統計技巧(田口方程、變異數分析、品管 七大手法、檢定手法) 2.邏輯思考(品管新七大手法) 3.專業知能,四. 意義:a.獲得自信心 b.獲得他人贊賞 c.自己的能力能充分發揮 d.自己的真正實力能被確認 e.自己能不斷成長,充實f.能實現自己的潛在能力g.獲得与大家協力合作的愉悅,五.QIT八大步驟1. 主題選定2. 選題理由3. 現況解析4. 要因分析及改善對策實施計划5. 對策實施6. 效果確認及成果比較7. 標准化8. 殘留問題點,五.QIT八大步驟1.主題選定 1.1.封面設計(与主題相扣的藝

4、術渲梁) 1.2.圈的介紹(圈名、圈長、圈員、輔導 員、所屬單位、活動期間) 例:,1.3.選定主題 1.3.1題目:欲改善事物之何效率功能. 1.3.2問題定義:4W2H(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誰/改 善什么/改善多少?) 1.3.3評估特性:技朮認知之聲明. 1.3.4目標:欲達到改善之程度. 1.3.5規格范圍:被要求之目標范圍,例: 改善PS-5201-7D P1 Housing之卡鉤斷裂,由 2000DPPM降低至200DPPM. 改善PS-6191-1机种人力從107人降至97人. 改善PS-5201-7D制程,產能由200台/小時提 昇至240台/小時,人力由93人降至83人.,2

5、. 選題理由 *執行政策、紀律*減少顧客抱怨,提昇品質 *降低成本 *節省幵支 *簡化流程 *提高效率 *縮短交期、處理時間 *EARN money *智慧財產,2.1 活動計划表 計划各步驟實施的時間點,以利于QIT進展在 控制之中.,3. 現況解析 3.1.搜集事實与數据 3.1.1 管理不能只憑“經驗”与“靈感”,必須依据“客觀 的事實“來做決策,而客觀的事實是什么呢?那 就是數据,這里所說的數据也是解決問題時所 須收集的資料与意見的一部份. 3.1.2.收集數据要項 工程技朮陳述(發生過程)實際調查之原始數据 三現(到現場、看現場、了解現事) 3.1.3.情報的描述用4W1H(when

6、 、where、 who、 what、 how much),3.2. 將信息經過加工得到有意義的情報,也稱統計. 3.2.1.了解問題出現的歷史狀況 推移圖+管制圖+直方圖 3.2.2. 掌控問題構成的前几大事項,找出改善的重點. 查檢表+柏拉圖,3.2.3分析影響問題的直接參數 如: 1. Power當机与輸入電壓及負載變化有關. 2. SMD電容錫裂与制程机械應力及溫度有 關. 手法使用:DOE解析、迴歸方程式、變異數分析、因果要因圖、檢定手法以上問題解析之手法使用并非唯一,實際可靈活運用,達到事實明了為目的.,4. 要因分析及改善對策實施計划步驟:4.1.原因發掘与整理 利用團隊的力量,

7、使用魚骨圖、系統圖的手法,從人、机、料、法、環五個方面去挖掘真因,用why? Why? Why? 方式追究其根本原因,在原因發掘過程中應注意:,a.選定明確的主題 b.選定能調動組員積極性,充分發揮組員思維能動性的Leader作會議主持人. c.集思廣義,盡量使每個人思想自由奔放. d.禁止批評他人思想. e.不要太早下判斷性的定論. f.破除階級尊卑的意念,使大家無拘無束加以討論. g.將個人意見記錄下來 h.大家想出的創意,予以整理、評价,并冀能至又用.,4.2. 確認原因 從林林總總的各小要因中,找出根本原因,是一個復雜而又極具邏輯推理的過程,一般可通過以下方法獲得. a. 排除法 運用

8、P.D.P.C或箭頭圖方法制定原因分析計划,驗証各小要因,排除無影響之因素,得到影響問題的主要因.,例:用PDPC邏輯手法進一步思考AS431幵路之真因.,b.直接分析法 直接分析因子與現象的關連或經排 除后剩余因子與現象的關連. 可使用: * 查檢表 * 因子交錯影響(散布圖,關連圖),4.3. 再分析原因 運用系統圖的方式再分析要因(原因追求型) 結果 原因 結果 原因 結果 原因,4.4 .改善對策實施計划表(亦可事先使用頭腦風暴法,得出消除各原因之對策). a. 行動計划表 b. 甘特表 c. 實驗計劃 表 d.箭頭圖法,例:改善對策實施計划:,5. 對策實施 對策實施是對原因影響大的

9、几個因子做實驗配置最終找找到最适條件的過程. 5.1. 因子選擇 5.1.1. 實驗目的尋找真因影響度及最适化條件. 5.1.2. 望目特性值(目標值) 5.1.3. 檢測判別之條件. 5.1.4. 因子選擇(可控因子,不可控因子),5.2. 水准決定 選擇各因子欲比較之規格條件區間水准(溫度:40;45) 5.3. 實驗配置 N元M水准矩陣配置重復十次實驗.,如:有3個因子,每個固定兩种規格. 則配置有: 1 1 1 1 2 2 2 1 2 2 2 1,如:7個因子,每個因子兩种規格則配置為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1 2 2 1 1 2 2 1 2 2 2

10、2 1 1 2 1 2 1 2 1 2 2 1 2 2 1 2 1 2 2 1 1 2 2 1 2 2 1 2 1 1 2,5.4. 實驗數据解析 5.4.1.變異數分析 比較每個因子規格變化對原因的影響度. 5.4.2.水准效果與S/N比及感度回應表判選法, 由望目特性減少變異再調平均值,或S/N比 選較高者,感度S選較低者.5.5. 最适條件 從5.4過程中找到最佳化因子并做持續效果 追蹤.,6. 效果確認與成果比較 6.1. 效果確認 6.1.1.以最佳組合條件取至少20組樣本試驗 10 次.取再現性良好者,即確認實驗. 6.1.2. 用直方圖計算事物變化的平均值及 標准差,以確認事物的改善程度. 6.1.3. 用推移圖顯現改善前后事物變化的趨 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