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参考文献格式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6527 上传时间:2016-11-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PA参考文献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APA参考文献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APA参考文献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APA参考文献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APA参考文献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PA参考文献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PA参考文献格式(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文献】 文献引用,有两种主要方法,其中之一是作为直接参考的名字,如改为: 995)的研究.,另一种是直接参照或参数的研究,如结果:教学领导 副主席的重要职能(康威,1993 年)校长.1 种(见 该手册,207,分述如下: (一)基本格式:在同一段中,已被引用作者,第一次写的日期,第二 时代之后,日期可以省略。 1。英国文学:在最近的反应时间的研究,沃克(2000 年)所描述 该方法. 2。华文文学:秦梦群(中国 90)的重点是教育券的重要性上,.;秦梦群 还建议.(二) 作者为一个人时,格式为: 1. 英文文献:姓氏 (出版或发表年代 ) 或 (姓氏,出版或发表年代). 例 如:(20

2、01)或(2001). 认识 式 32. 中文文献:姓名 (出版或发表年代 ) 或 (姓名,出版或发表年代). 例 如:吴清山(民 90)或( 吴清山,民 90). (三) 作者为二人以上时,必须依据以下原则撰写(括弧中注解为中文建议格 式): 1. 原则一:作者为两人时,两人的姓氏 (名) 全列. 例 如:1994)或( 1994) 例 如:吴清山与林天佑(民 90)或(吴清山,林天佑,民 民 90) 2. 原则二:作者为三至五人时,第一次所有作者均列出,第二次以后仅写出第一位作者并加 et (等人). 例 如: 第一次出现 1994) (& 1994). 第二次以后 et (1994)或

3、(et 1994). 例 如: 第一次出现 吴清山,刘春荣与陈明终(民 84)指出或(吴 清山,刘春荣,陈明终,民 84). 第二次以后 吴清山等人( 民 84)指出或(吴清山等人,民 84). 3. 原则三:作者为六人以上时,每次仅列第一位作者并加 et (等人),但在参考文献中要列出所有作者姓名. 4. 原则四:二位以上作者时,文中引用时作者之间用 与) 连接,在括弧内以及参考文献中用 & ( ) 连接. (四) 作者为组织 团体 或单位时,依下列原则撰写: 1. 易生混淆之单位,每次均用全名. 2. 简单且广为人知的单位,第一次加注其缩写方式,第二次以后可用缩写 ,但在参考文献中一律要写

4、出全名. 例 如: 第一次出现 (1999) 或 ( 1999). 第二次以后 1999)或 (1999). 例 如: 第一次出现 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行政院教改会(民 87)或(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行政院 教改会,民 87). 认识 式 4第二次以后 行政院教改会( 民 87)或行政院教改会(民 87). (五) 未标明作者 (如法令 报纸社论) 或作者为无名氏(, 依据下列原则撰写: 1. 未标明作者的文章,把引用文章的篇名或章名当作作者,在文中用斜体(粗体) 在括弧中用双引号显示. 例 如:(1994)或 ( 1994). 例 如:领导效能(民 84)或(领导效能 ,民 84).

5、 师资培育法(民 83)或(师资培育法 ,民 83). 2. 作者署名为无名氏(,以无名氏当作作者. 例 如:(1998). 例 如:(无名氏,民 87). (六) 外文作者姓氏相同时,相同姓氏之作者於文中引用时均引用全名,以避免混淆. 例 如:R. D. 1995) . E. 1988). (七) 括弧内同时包括多笔文献时,依姓氏字母 (笔画) 年代 印制中等优 先顺序排列,不同作者之间用分号 ; 号分开,相同作者不同年代之 文献用逗号 , 分开. 例 如:( 1992; 1993a, 1993b, in in 例 如:(吴清山 林天佑,民 83,民 84a,民 84b; 刘春荣,民 84,

6、印制中制中 (八) 引用资料无年代记载或古典文献时,(1)当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年代, 以无日期( 代替年代,(2) 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原始年代,但知 道翻译版年代时,引用译版年代并於其前加 (3) 知道作者姓氏, 不知原始年代,但知现用版本年代时,引用现用版本年代并於其后注明 版本别,古典文件不必列入参考文献中,文中仅说明引用章节. 例 如: (1945) 或 (1842/1945). 例 如:论语子路篇. (九) 引用特定文献时,如资料来自特定章 节 图 表 公式,要一一标明 特定出处,如引用整段原文献资料,要加注页码. 例 如:(1992, 8) 或 (1990, p. 125) 或 (1

7、990)( p. 125) . 例 如:( 陈明终,民 83,第八章) 或 (陈明终,民 83,页 8). (十) 引用个人通讯纪录如书信,日记,笔记,电子邮件等,不必列入参考文献中,但引用时要注明:作者 个人纪录类别 以及详细日期. 认识 式 5例 如:(T. A. , 1993). 例 如:( 林天佑,上课讲义,民 83 年 5 月 1 日). (十一) 引用翻译著作时 ,要同时注明原出版年与翻译本出版年. 例 如:(1814/1951). (十二)网路等电子化资料:请参阅式网路等电子化资料引用及参考文献的写法一文. (十三)其他方面: 例 如:(2 993, 例 如:( 详细资料请参阅:

8、林天佑,民 84,表 1). 【参考文献】 考文献的格式与其他写作格式比较 ,虽然比较单纯但也相当复杂,以下先介绍文献的排列顺序,其次介绍几种常用文献的格式,其他格式请参阅该手册,第 215 至 281 页. 必须注意的是,参考文献部份与文献引用部份息息相关,引用过的文献必须出现在参考文献中,而且参考文献中的每一笔文献都被引用过,两者的作者姓氏 (名) 引用英文文献时,仅写出作者姓氏,但在参考文献中则须同时写出姓氏以及名字 (字首) ,中文文献则都写出全名 . 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如为中文文献,以作者姓名笔画为依据,大致上不会有什麼问题,如为英文文献,(一) 依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如以文章篇

9、名或书名当作者,而该篇名或书名是以数字开头时,以国字之字母顺序比较,如 21st 以 为比较的基准. (二) 第一位作者姓名相同时,如为同一作者,依年代先后顺序排列: 例 如:L. S. (1996) L. S. (1999) (三) 一位作者永远排在多位作者之前: 例 如:T. A. (1991) T. A. , & T. (1995) (四) 当有多位作者必须比较时,依序由第二或第三 第四 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例 如:J. R., K., & S. F. (2000) J. Y., & D. F. (1996) (五) 相同作者且相同年代,则依 (去除 A, 冠词之后) 篇名或书名字母

10、顺序排列,并於年代之后附 a, b, c, 等注记: 例 如:T. A., & T. (1990a). T. A., & T. (1990b). (六) 作者姓氏相同,名字不同时,依名字字母顺序排列: 认识 式 6例 如:C. (1993). M. (1990). (七) 作者为机关团体时,以机关团体全名字母作为比较的基础,当作者为机关团体的附属团体时,全名要以主团体先,附属团体后来呈现:例 如:(1994). 不可写为 (1994). (八) 作者署名为 比较. (九) 没有作者时,把 (去除冠词之后的) 篇名或书名视为作者来比较. (十) 引用后设分析(之文献时,不必以附录一一列举,但融入

11、於参考文献中,并在文献前加注 * 号,且在参考文献一开始时说明加注星号者为后设分析的相关文献: 例 如:* J. G., & N. L. (1968). in 014, 343版手册把参考文献分为 (1) 期刊 杂志 新闻文章 ,摘要资料,(2) 书籍 手册 书的一章,(3) 专门或研究报告,(4) 会议专刊或专题座谈会论文,(5) 学位论文,(6) 其他未出版之著作或不普遍之出版物,(7) 评论,(8) 视听媒体资料,(9) 电子媒体资料, (10) 法令等十类,每一类文献的格式都不一样,其重要者条列及举例说明如下. (一) 期刊 杂志 新闻,摘要文献: : 作者 (年代). 别,页别. 例 如:沈姗姗(民 85)育 资料与研究,4,14:(作者超过 6 人) 作者等人 (年代)刊名称,期别,页别. 例 如:林天佑,虞志长,张志毓,余瑞阳,邱春糖,杨士贤等人(民 85)等教育学刊, 5,1:(文章已获同意刊登,但尚未出版) 作者 (印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健康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