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中两个人物形象分析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425105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街亭》中两个人物形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失街亭》中两个人物形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街亭》中两个人物形象分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园I XUEYUAN 失街亭中两个人物形象分析 刘作淇云南省昭通市民族中学 创新教学方式是语文教学向前发展提升的不竭动力,在 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新的角度来分析小说人物形 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本文试以失街亭这 篇课文为例,谈谈如何巧取角度来分析人物形象。 在我国传统哲学和文学作品中,数字“三”是一个出现 频率比较高且文化内涵深厚的数字。现实之中就有三局两 胜、事不过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点固定一个平 面似乎哲人和文人都与它有着难以摆脱的情结,足见其 文化底蕴深厚。“跳出三界外,不再凡尘中。”三界者,欲界、 色界、无色界是也。“三友”释义有三:一日三种交友之道, 论语季

2、氏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 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二日松 竹梅岁寒三友。三日白居易以琴、酒、诗为三友。“三径就 荒,松菊犹存。”“三径”是陶潜归隐后所住的田园 而打开辞海与“三”有关的词条就有四五百个,可 以说,各个领域都涉及“三”这个数字。就文学而言,与“三” 有渊源的故事就有很多。单拿三国演义来看,作者罗贯 中也似乎对“三”这个数字特别有感情。里面好多内容都和 “三”有关联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 绝(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三 国鼎立、三分归晋等。不仅如此,就连好多单篇章节都贯穿 着“三”这一传统的哲学思想。因此在分析文章时,就

3、可以 从“三”人手进行剖析。 失街亭一文,在塑造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时,就充分利用了“三”这个数字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使人物个生鲜明形象。就孔明而言,立足于他点将布阵的“三 嘱”和斩马谡时的“三哭”;马谡立足于其收街亭时的“三笑”。 一诸葛亮的形象浅析 第一部分先写蜀军的战略部署,小说一开始就写出了极 为严峻的战略形势:孟达被杀,司马懿率兵出关。孔明判断 认为司马懿“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决定派兵防守街 亭,参军马谡自动请缨,孔明怕他轻敌,马谡以全家性命作 担保立下军令状,孔明才答应,这个过程中有三次叮嘱: 一嘱马谡:“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 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

4、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 极难。”孔明从利害关系方面,把困难说在前面,叮嘱马谡 要明确责任,做到心中有数。 二嘱马谡:“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合,乃魏 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这又从对手的情况,提醒马谡不 可骄妄自大,草率从事。 三嘱王平:“汝可小心谨守此地,戒之,戒之。” 这是从兵法方面叮嘱王平要商议从事。 在这里,通过点将三嘱,就充分地把孔明虑事周密、用 兵谨慎、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机智多谋、运筹帷幄的形象 一124 2014年第1期 凸显了,出来。 当马谡兵败失街亭后,孔明嘉奖赵云保护军资时不失一 兵一卒;并严肃追究马谡违反军令,失掉街亭战略要地的职 责,并将其“明正军法”

5、,在斩马谡这一过程中,抓住“三 哭”来表现诸葛孔明另一方面的性格特点: 第一次是“孔明挥泪日:吾与汝义同兄弟”马谡 临终嘱托与伤心痛哭之后,诸葛亮想起二人往日情同手足的 交情,鼻子一酸流出了眼泪。(伤心之泪有情有义。) 第二次是“孑L明流涕而答日: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 者合当斩之。”蒋琬劝阻的话深深地打动了诸葛亮的心, 但是马谡早已立下“军令状”,所以“流涕而答”,“合当斩之”。 (无奈之泪“军中无戏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 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治马谡,显示出他内心巨大的矛盾。 第三次是“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 已。”未听先帝遗嘱,有负先帝重托,痛惜、悔恨、内疚、

6、自责,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悔恨之泪) 此时的诸葛亮已是声泪俱下,五脏俱焚!这个平生统率 千军万马、征战沙场、谈笑风生的军师,也有“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的时候。“大哭不已”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诸葛亮 此时的真实情态赏罚分明,公正严明,不徇私情。 二马谡的形象浅析 第一次是马谡笑日:“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 魏兵如何敢来!”这里用笑丞相多心、魏兵怯弱表现他的麻 痹轻敌,他早就把诸葛亮的千叮咛万嘱咐当作了耳边风,而 且语气里还有点笑话军师谨慎多余的意味。 第二次是谡大笑日:“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 下,势如破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当王平向 他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议时,马谡满口理论

7、,什么“凭高视下, 势如破竹”,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把自己熟读兵书当做 炫耀的资本,完全听不进王平的一词半语。这个片断写出了 马谡的闭目塞听,刚愎自用,只会纸上谈兵。 第三次是马谡在山上见之,大笑日:“彼若有命,不来 围山!”表现他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从语言、神态描写充 分展现出马谡这个自视甚高、轻敌麻痹、夸夸其谈、目中无 人、理论脱离实际的谋士形象。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总体上把他当做智慧的化身, 而失街亭中却写到他用人的失误,而且写了他的勇于自 责、有情有义,使诸葛亮有了很浓的人情味,让人感受到诸 葛亮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而不是那种既能呼风唤雨又能料 知后事的神,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更有魅力。 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到切合学生实际,且能发 挥最大优势的切入点进行教学,这样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 学效果。 责任编辑:李锦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