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的理解及其它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424864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的理解及其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的理解及其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的理解及其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的理解及其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的理解及其它 四川省乐至中学佘蜀强 “回首向来萧瑟处”出自苏轼定风波。人教版教 材编者仅对其中“萧瑟”一词做了解释,将其余字词的 解释付之阙如,似有不注自会之意。然而,我们将“回 首”释为“回头”,“向来”解为“历来(或一直)”;“处”训 为“处所”后,难免生发疑意。因为,此句不论直解为: “(苏轼)回头历来(或一直)风吹雨落的地方”,还是稍 加意解,“(苏轼)回头,走到历来(或一直)风吹雨落的 地方”,终究与词境词情难以契合。 词前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便 是“不久”“一会儿”。难道苏轼在一会儿工夫里

2、,便能从 “烟雨”笼罩之地奔出,置身于“山头斜照却相迎”中,并 发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喟叹吗?于理考量,显然不 能。凭依注释,苏轼是在去沙湖郊游归途中遇雨,有感 而作定风波。于情考察,唯有同地“雨”“晴”的殊变, 才能与一生跌宕的苏轼,产生“景”与“情”的共鸣。因 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考究“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句意,尽 力完成符合情理的字词诠解。 笔者认为,“回首”应解为“回忆”。汉语大词典: “回首,回想,回忆。唐朝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诗: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南唐李煜虞 美人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清朝钱之青归里后 亲朋枉过有作诗:回首出门初,变迁几八九。李大钊 青春:人事万端

3、,那堪回首。”“回忆”是思维的活 动,而非“回头”等肢体的行为。兹解将苏轼的行程范围 大大缩减,更符合常理与词境。 “向来”可解为“刚才”。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 例释:“向来,犹刚才,而非历来之义。向来相送人, 各自还其家。(晋陶渊明拟挽歌)既觉渐明,见向 来豕犬变为人形,皆著玄衣。(拾遗记夏禹)丞相 乃叹日:“向来语乃竞未知理源所归。”(世说新语 文学)”又,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向, 作时间副词,义为原先,当初,刚才。向来,为向 J。- I48l 2014年第1期(总第287期) 加时间词词尾来而成,义为刚才。君向来不见湖 中采菱女子邪?“我向来逢见数人担谷从门出。 以上各例向来

4、并为刚才义,与今语作一向,从来 讲者不同。” 将“向来”解为“刚才”,不仅消除了“历来(或一直) 风吹雨打的地方”语意上扦格难通的尴尬,更与前文 “回首”(回忆)形成语意上的对照。 关于“处”。王瑛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处表时 间之例韵文极多(参见诗词与语辞汇释该条),散文 中虽不多见,但也不是个别现象,而且南北朝时已有此 用法。”另外,王瑛在诗词曲语辞例释一书给出了大 量诗词曲中的用例:“处(一),表示时间,作用和时间名 词略同,有时、际的意思,并不是指处所。 杨万里儿啼索饭诗:朝朝听得儿啼处,正是黄 粱欲熟时。高九万归寓舍诗:梅欲开时多是雨,草 财(才)生处便成春。“处均与时为互文冯延巳 舞

5、春风词:燕燕巢时帘幕卷,莺莺啼处凤楼空。 处与时亦互文汉宫秋剧二:太平时卖你宰 相功劳,有事处把俺佳人递流。“处与时义并同。” 我们重新检讨“回首向来萧瑟处”中相关字词后, 开篇所提疑窦也消失殆尽。苏轼“回忆起刚才风吹雨落 的时光”,与“山头斜照却相迎”的当下相比较后,内心 颇不平静。自然界中,诸如“雨”与“晴”等对立景象在 “已而”间都能逆转,那么,对于阅历丰富的人而言,联 想人世中的沉浮亦很自然。细究苏轼蹭蹬坎坷的一生, “雨”与“晴”的转化不胜枚举。苏轼惯看潮起潮落,摒弃 了起落于两极的大喜大悲的燥气,渐渐习得了一份“一 蓑烟雨任平生”的大气。可以说,我们对“回首向来萧瑟 处”的字词重新

6、诠解,不仅竭力复归了词人的本真心 境,更觅得了一个体认苏轼超脱圆融的生命境域的有 效切人点。 叙及至此,我们再来谈谈“处”。在古典诗词曲 中,“处”使用频率较高,且多有释解为“时”意的用 人踪灭处尽生悲 小石潭记“13-1笔”探微 河北省沧县教育局教研室 于世龙 永州之野的小石潭名以文显,永州司马柳宗元将 自己的情思与才华融进小石潭里,诉诸在这篇小石潭 记中。 对于本篇课文的教学处理,教师大都以学习本文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为教学目标,将解读文本 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发现小石潭景物的“乐”与小石潭 幽深冷寂气氛引起的“悲”上。因此在解读教材备课、品 读赏析授课中往往以这两处景物描写为主,

7、忽略甚至 无视几处“闲笔”。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的暗语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一句,人们往往将其简单 地解读为交代小石潭记的地理位置。然而,如果我们 研读永kl,Ik记会发现,这样交代地理位置的开头方 式在其它作品中也多次出现:“钴镯潭在西山西”(钴 镯潭记)“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 钴镯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钴镯潭 西小丘记)“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 五,莫若钴镯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 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 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袁家渴记)“自渴西南 SHlWENS ANGXI 9 H I

8、 -l 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石渠记)“自西山 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小石城山 记)。 可见,“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体现出了永州八 记八篇游记整体构思、一气贯通的结构特点。以交代 景物地理位置的开头方式使八篇游记前后呼应,成为 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艺术整体。 而最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实现永kllk记 整体结构完整的构思下,柳宗元似乎在刻意地通过交 代景物地理位置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这八处景物都 是未经多少开发的地区,僻远荒凉。 这不禁令人心生疑窦:打算踏遍永州山水,排遣内 心抑郁情怀的柳宗元因何选择了空无人迹、寂寥冷落 的地方进行游历? “永贞革新”的失败对政治上踌

9、躇满志的柳宗元是 沉重的打击,柳宗元作为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革新 家,在这样的处境里,还要时刻担心受更重的迫害,其 心情之抑郁苦闷可以想见。可以说,在永州的十年,是 柳宗元生平最为困厄、艰难,心情也最为孤寂郁愤的 十年。正如他自己所言:“自余为俘人,居是州,恒惴 栗。” 例。除张相、王瑛等先生认识到“处”有“时”意之外, 蔡镜浩在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中亦有相关论述: “处,犹时、时候,并不表示处所地点。适阮儿 书,其气散暴处便危笃,忧之怛怛。(王羲之杂帖, 全晋文卷二四)此云其气散暴之时,便十分危险。 处显然指时候,而非指疾病发生的地方。”笔者翻 检中学语文教材后,亦检录几例,现陈于文末,以备 查览。例: 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 铃) 2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 花) 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例1如将“留恋处”的“处”理解为“处所”意,那么, 在留恋的处所,“兰舟催发”,显然表意朦胧,且有主客 颠倒之嫌,将“处”解为“时”为宜。同理,例2“莺初解 语”是“一年春好时”。例3“怒发冲冠,凭栏时”,方“潇 潇雨歇”。 r 2014年第1期(总第287期)149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