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411760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救灾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抗震救灾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抗震救灾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震救灾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救灾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震救灾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01X 年5 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也是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抗震救灾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们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这样的大事件,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深刻的影响。在特定的意义上,抗震救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抗震救灾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抗震救灾中,也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一、凸显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是这次抗震救灾一个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要把挽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对于被掩埋在废墟中的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

2、要千方百计地抢救。对于伤者,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疗队救治,共救治伤者二百余万人。国家给96140 人住院治疗,并将上万名重伤人员用专列、专机等先进交通工具,运送到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医院救治,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在千方百计挽救生者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对死者的关怀。在抗震救灾现场,总理给遗体三鞠躬。5 月19日至21日,全国三天哀悼。5月19 日14时 28 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 分钟,汽车、火车、舰船,汽笛长鸣,防空警报拉响,国旗缓缓降下,我们以最庄重的形式,表示了对死难者生命尊严的尊重,入党自传抗震救灾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之,只要是生命,就要万分珍惜和尊重,而不管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民族

3、,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领导还是群众,是富人还是穷人,是先进分子还是犯过错误的人。以人为本,前后都没有限制词。抗震救灾,这是对以人为本所作的最好注解。在抗震救灾中,对生命的珍爱,对人的关怀,成为最广泛的共识,成为人们最高的行动准则。现在,党和政府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安置受灾群众生活、重建家园、恢复美好生活而努力。以上这一切都表明,以人为本,已经为广大的领导和群众所理解掌握,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根本要求就是,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句话,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

4、史进程中,当然包括正确解决各种矛盾、问题、挑战,包括认真妥善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灾难,包括今年年初发生的冰雪灾害,特别是这次汶川大地震这样的大灾难。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其意义远远超出科学发展观的范畴,应当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见学习时报第425 期,201X 年3 月3 日)这次抗震救灾的伟大壮举,是对此所作的更充分说明。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现代文明。但是,对于以人为本,不能仅仅从党的执政理念来看,更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问题。如何对待人,这是一种社会制度实质的主要表现。我们应从社会制度上来看这个问题。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归根结蒂取决于社会制度。只有从社会制度入手才能说清楚这个问题。马克思说: “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版第 1卷第411 页)马克思是针对德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而言的,但这个概括无疑具有普遍意义,完全符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