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总结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330583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一、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参考方向与实际的关系;高电位、低电位的判断;关联、非关联的概念例电路的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如图 1.1 所示,已知 ,则电压与电流0,UI的实际方向为( )+ iu关联参考方向+ iu非关联参考方向功率:会计算电路元件的功率,并根据功率的正负来判断吸收功率还是释放功率三、熟悉常用的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感、 电容、电源的基本特性,建议大家结合第六章的电容电感一起复习。1、电阻元件:熟悉伏安特性、特 别注意关联还是非关联之间的区别U=RI U=-RI注意电阻是一种耗能元件,只消耗能量2、电感元件:电感为记忆元件,储能元件若电感的端电压 U 和电流

2、i 取关联参考方向伏安关系的积分形式 a bI+-UdtiLdttu)()(记住公式,并会根据公式计算电感上的电流或电压。特性:通交流,隔直流电感的串并联3、电容元件:电容为记忆元件,储能元件定义 单位是法拉(F),F(10 -6F)或 pF(10-12F)。伏安特性功率和能量)(21)(tcutWc电容元件储能的多少与其上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电容的串并联记住公式,并会根据公式计算电容上的电流或电压。特性:通直流,隔交流图所示电路中,流过元件 1 的电流 Ati)2sn(,其两端电压,Vtu)2sin(10, 则元件 1 为( A ):(A)电容; (B)电阻; (C)理想放大器; (D)电感

3、理想电感元件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 短路 (开路? 短路? )。4、独立源(电压源和电流源)tt idCidCu00tuqit ttt udLtiudLudLti 0 00 1)(11)( 0理解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特性,主要是概念的理解,电压源不能短路、 电流源不能断路;会判断电源是释放功率还是吸收功率;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对外部电路而言,它可等效于 理想电压源 。5、受控源:分为受控电压源与受控电流源,注意与独立源的区别;理解基本概念,会分析含有受控源的电路,注意控制系数的求法如图所示,已知节点电压方程 ,则 VCCS 的控制系数为( 205)(231UA)。四、基尔霍夫定律:熟悉 K

4、CL,KVL 定律,会列写方程。会灵活利用两个基本定律解决问题;会求电路的伏安关系方程;会求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例图所示电路各物理量的约束方程。图所示电路的伏安关系方程为: 。KCL 定律是 对电路中各支路 电流 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求图所示电路中的开路电压 。10/3图2U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一、理解电路等效的概念;电阻的串并联、注意串联分压计算以及并联分流计算;注意电阻与电导的关系;二、电阻的 Y 以及变换:要求记住变换公式。 ;三、求等效电阻(电导)、求某一端口输入电阻(电导) 注意总结的三种方法,结合第四章戴维宁等效电路学习。四、电压源与电流源的串并联,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

5、其等效变换:特别注意方向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 伏安 关系相同。图示电路中当开关 S 断开时 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为 45 ;当开关S 合上时 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为 45 。 21312321R131R 31213312231RR求图示电路的输入电阻 abR。图示电路中, 6321R, 4, VeUtS210,则电压 abU为( A ) 。(A) Vet2; (B) Vet21; (C)1V; (D)1V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一、电路的图;kcl、kvl 的独立方程数分别为 n-1,b-n+1会根据电路的图确定树(包含图的全部节点且不包含任何回路的连通子图)、树枝数(

6、n-1)、独立方程数目即连支数(b-n+1 )图示电路拓扑图中,下列集合不构成树的是:B(A) (1,2,3) ; (B) (4,5,6) ; (C) (1,3,4) ; (D)(2,5,6)对于具有 n 个结点 b 个支路的电路,可列出 n-1 个独立的 KCL 方程。b-n+1 个 kvl 方程二、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熟练掌握网孔电流法以及回路电流法的方程列写,并能根据问题灵活选择回路;三、节点电压法熟练掌握节点电压法的列写方程,并根据问题灵活选择参考点;写出图 3.17 所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第四章 电路定理一、叠加定理:理解概念并会根据该定理求解问题。叠加原理只适应_线性_电路。在

7、运用叠加定理时,不作用的电压源将其_短路_,不作用的电流源将其 断路 。二、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理解概念并会画出一端口的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路;特别注意开路电压与等效电阻的几种求法;通常结合后面的最大传输功率传输定律解题;开路电压的计算方法:a. 分压、分流公式及KVL、KCL定律;b. 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法;c. 电路的一般分析法 (支路电流、回路电流、结点电压);等效电阻的计算方法:a. 当网络内部仅含电阻时可采用电阻串并联和星角变换等方法。b. 加压求流法或加流求压法c.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特别注意:(1)注意是从那个端口看过去的等效电路,不同端口不一样; (2)如果电路中有受控源要保

8、留,切记;其余采用前面分析电路的方法就可以三、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理解概念,熟悉当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时的条件以及最大功率是多少,注意结合第九章的 9-6 的最大功率传输。由叠加定理可得图所示电路中电流 I: C(A)-1A; (B)2.5A; (C)1A; (D)2A图所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中等效电压源电压及电阻为( D ) 。(A)20V,50; (B)20V,10; (C)-20V,10; (D)-20V,50scoeqiuR 课后题 4-13 4-17图示电路中 R为多大时,它 可获得最大功率,并求此最大功率。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一、了解运放的特点: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

9、高放大倍数(增益)二、了解分析方法、比例运算电路输出电压为(A)10V; (B)-1V; (C)2V; (D)1V图 5.2 题 5-1-2 图注意虚短虚断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一、了解 0-与 0+的概念,熟悉换路定律,熟悉确定初始条件的步骤;会根据换路定律由 0-求 0+二、理解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概念;并会计算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 )0()0(LLCCiiuu状态响应三、利用三要素法求解全响应:三要素法是指依据暂态过程中电压、电流的初始值 )0(f、稳态值 )(f、时间常数 及三要素快速公式求解线性一阶动态电路的方法。特别注意时间常数的求法: =RC =L/R注意经常

10、需要结合戴维宁定理注意:分析时间常数以及终值是分析换路后的电路;分析初值需要分析换路前的电路;求电感上的电压,可以先求电感上的电流,再根据 u=Ldi/dt三要素快速公式为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中,三要素是指_、_、_。图所示电路在 0t时已达到稳态, 0t时开关断开,则电路的时间常数 = 0.1/25 。电路如图所示, 0t时开关断开,则 0t时, 8电阻的电流 )(ti为( A) 。teffftf )()()()( 0那么电感上的电压如何求?(A) e29t; (B) Ae29t; (C) Ae49t; (D) e49t第八章 向量法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一、复数的表示方法以及运算:这是基

11、础,要求熟练掌握复数的加减乘除二、正弦量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振幅、角频率、初相;熟悉最大值、有效值的关系;理解相位差,会判断两个正弦量的相位关系;能判断超前/落后已知 Ati)60314cos(51, Ati)60314sin(2,则 1i与 2的相位差为( A ).(A) 09; (B ) 9; (C ) 0; (D) 8正弦量经过积分后相位会发生变化,对应的相量的辐角较之原来( B ).(A)超前 0; (B)滞后 0; (C)超前 01; (D )不变。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 2u 滞后 (超前? 滞后?)电压 1u。相量法是分析研究正弦电流电路稳定状态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要求大家熟

12、练掌握其内涵。1 熟悉正弦量的相量表示,能相互转换2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熟悉相量形式的 KCL、KVL 定律以及电阻电容电感 VCR 的相量形式以及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能画出电路的相量模型;3 熟悉感抗、容抗的概念。已知 Vtu)4531cos(20S,则 SU V。04521图示电路中, AI021,则 I A。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 Vttu)5cos(210)(,求电流 )(ti。4 熟悉阻抗、导纳的概念,定义,会求等效阻抗会根据一个阻抗判断是感性、容性还是阻性图示线性无源二端网络 N 的输入阻抗 baZj,若电压 U在相位上超前电流 I,则有:B(A) ba,均为正实数且 ba; (B)

13、 a,均为正实数且 ba;(C) 为正实数, 为负实数; (D)上述三点均不正确。图示电路的输入阻抗 Z为: A(A)30; (B)20; (C)10; (D) 102j若电路的导纳 jBGY,则其相应阻抗 jXRZ中的电阻分量 R ,电抗分量 X (用 和 B表示) 。图示电路中,欲使 CU滞后 S于 045,则 RC与 之间的关系为_RC=1/W_。5、熟悉对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注意与线性电阻电路相类比( KCL、KVL、VCR 定律、回路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等)。6、了解正弦稳态电路功率的概念,包括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等,对单一元件了解有功、无功分 别 是多少2

14、21 ,| ,|RY cos :功率因数。)( VA :def 伏 安单 位UIS复功率把 P、Q、S 联系在一起,它的实部是平均功率,虚部是无功功率,模是视在功率;注意功率因数的含义如何改善; 7、最大功率传输:熟悉负载得到最大功率时的条件是什么,最大功率是多少,通常需要结合戴维宁诺顿定理;ZL= Zi*,即 RL= Ri XL =-Xi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一、理解互感的概念,自感电压、互感电压的求法,同名端的定义两个耦合线圈中,当电流从线圈的同名端流入时,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的由同名端指向非同名端的互感电压为:B() dtuM; () dti; () dtuM; () dtiM二、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熟悉各种形式的去藕等效电路dtiL tiudtu M d212121 IPcosindefi2Smax4RUP同向串联、反向串联、同向并联、反向并 联、 单侧同名端连接、单侧异名端连接两个耦合线圈中, 1L和 L 2为串联反接,HL1.0, .02, HM.0,则串联后的等效电感为: A()0.1H; ()0.4H; ()0.2H; ()0.5H三、理想变压器的计算* *n:1+_u1+_u21、变压关系2、变流关系 3、变阻抗关系图 10.1 示理想变压器变比为 1/2,则电路输入阻抗为:(A)8 ;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