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知识学习资料 消化和吸收学习课件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309216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6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知识学习资料 消化和吸收学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消化系统知识学习资料 消化和吸收学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消化系统知识学习资料 消化和吸收学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消化系统知识学习资料 消化和吸收学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消化系统知识学习资料 消化和吸收学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知识学习资料 消化和吸收学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知识学习资料 消化和吸收学习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和吸收,第六章,一、消化: 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二、吸收: 营养物质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概 述,第一节 消化管平滑肌的运动,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一般生理特性 2、电生理特性,(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1、自动节律性2、富有伸展性3、兴奋性低,收缩缓慢4、具有紧张性5、对化学、温度、机械牵拉敏感,(二)消化道平滑肌的 电生理特性,1、静息电位:数值:5060mv,不稳定 产生:主要是K外流;另外还有Na 、Cl 、Ca2 参与。,2、慢波电位: 在R.P的基础上自动产生的节律性的低振幅去极化波 波幅:515mv , 持续几秒

2、十几秒 频率:胃3次/分;十二指肠 1112次/分;回肠末端 89次/分,3、动作电位:在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 产生机制: Ca2 内流,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慢波的基础上产生A.P,A.P触发肌肉收缩; 慢波上A.P的数目是肌肉收缩力大小的指标.,R.P、BMR、A.P三者之间的关系,二、咀嚼与吞咽,1、咀嚼,2、吞咽: 三期,反射 0.1秒,三、胃的运动,(一)胃的运动形式及意义 1、紧张性收缩: 意义:1)维持胃的形态和位置 2)促进胃液渗入食糜有利于消化 2、容受性舒张:胃特有的运动形式。 意义;容纳和储存食物 3、蠕动:食物入胃后5分钟开始,3次/分 意义:1)搅拌食物,有利于食糜与

3、消化液充分混合。 2)将食糜向十二指肠方向推进。,(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1、胃的排空: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1) 特点:食物入胃后5分钟开始排空 排空的量3ml/次 排空的速度与食物的形状有关: 稀释 粘稠 固体 糖 蛋白质 脂肪 混合食物排空的时间:46小时,2、胃排空的过程,(1)胃内食物促进胃排空,食物入胃,胃壁机械,化学感受器,胃运动增加,胃内压增加 大于十二指肠内压,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胃排空),胃粘膜 G细胞,促胃液素,(2)胃排空的控制,食糜进入十二指肠,肠 壁酸、脂肪、渗透压 感受器,胃运动 减弱,胃排空暂停,小肠粘膜释放: 促胰液素,(三)呕吐,胃、十二指肠内容物经食

4、管、口腔被强力躯出体外的过程。,四、小肠的运动,(一)小肠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2、分节运动:是以小肠壁环肌收缩和舒张为主的节律性运动。 作用: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 使食糜与小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吸收 3、蠕动:速度:0.52.0cm/S 作用:将分节运动后的食糜向前推进。,三、大肠的运动,(一)大肠的运动形式,1、袋状往返运动2、分节运动3、蠕动,(二)排便反射,直肠粪便,直肠壁感受器,脊髓腰骶部排便初级中枢,大脑皮层,降结肠、乙状结肠、 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肛门外括约肌舒张,排 便,(三)大肠内细菌的活动,1、分解或腐败食物残渣2、利用某些物质合成维生素B和维

5、生素K,第二节 消化液及其作用,概 述,(一)消化腺的分泌,1、消化液: 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小肠液、大肠液 2、 分泌的量:68L/日 3、分泌过程:主动的过程 1)腺细胞从血液中摄取原料 2)在细胞内合成分泌物、浓缩,以颗粒或小泡吸收储存 3)以胞吐的方式排出。,(二)消化液的作用,1、稀释和溶解食物,以利消化;2、为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3、水解复杂的大分子营养物质为简单的 小分子物质;4、保护消化道粘膜;,一、唾液及其作用,(一)性质、量和成分: 性质:无色、无味近中性带电低等渗液体; 量:11.5L/日 成分: 无机盐 有机物:唾液淀粉酶,溶菌酶,(二)作用:P118,一、胃

6、液及其作用,(一)性质、成分 性质:无色、酸性液体,PH0.91.5 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粘液等。,(二)胃液的作用,1、盐酸(胃酸):壁细胞分泌的的一种无机盐。 1)量(基础胃酸):0 5mmoL/L 2)存在形式:游离酸、结合酸 3)生理作用 激活胃蛋白酶原 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 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促进胰液、肠液和胆汁液的分泌 促进小肠对钙和铁的吸收,主细胞,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PH 2,蛋白质,胨、月示少量多肽和氨基酸,2、胃蛋白酶原,3、内因子, 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作用:保护VitB12免受蛋白水解酶的破坏 并 促进VitB12的吸收。,4、粘液,作用: 1)润滑

7、胃粘膜,减少坚硬食物对胃粘膜的机械损伤 2)与上皮细胞分泌HCO3- 一起形成粘液- HCO3-屏障胃粘膜屏障作用: 胃粘膜上皮细胞顶部的细胞膜与相邻的细胞紧密连接成一层脂蛋白层,有阻止H+入侵胃粘膜和Na +进入胃腔的作用。,三、胰液及其作用,(一)性质和成分 性质:无色、碱性液体,pH7.88.4,12L/日; 成分: BHCO3、 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三)胰液的作用,1、 BHCO3: 保护肠粘膜免受强酸的侵蚀 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2、胰淀粉酶:,淀粉,麦芽糖,3、胰脂肪酶:,脂肪,甘油脂肪酸,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蛋白质,胨

8、、月示多肽、氨基酸,4、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四、胆汁及其作用,(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性质:粘稠、味苦、色金黄、pH7.4(肝胆汁) 胆囊胆汁色加深,pH6.8 成分: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胆色素等,(二)胆汁的作用:,1、乳化脂肪,以帮助其消化 2、形成水溶性脂肪酸,以促进其吸收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三)胆囊的作用,1、储存和浓缩胆汁 2、调节胆囊内压和排放胆汁,五、小肠液及其作用,(一)性质、量和成分 粘稠的、碱性液体 pH7.6,13L/分 成分:水、无机盐、肠激酶、粘蛋白等。,(二)作用: 1、保护十二指肠免受胃酸侵蚀; 2、稀释消化产物,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3、肠激酶激活胰

9、蛋白酶原;,一、大肠液及其作用,主要成分:粘液、碳酸氢盐;pH 8,38,4 作用: 润滑粪便 保护肠粘膜免受机械损伤,第三节 吸收,一、吸收的部位 口腔和食管:少量的水分和药物; 胃内:酒精和少量水分; 大肠:少量水分和无机盐; 小肠:是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吸收:营养物质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小肠: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的有利条件: 1、小肠很长,吸收的面积很大; 2、食糜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很长,38小时; 3、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成可吸收的物质; 4、小肠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二、小肠内各种营养物质吸收,形 式 机 制 途 径1、糖 单糖 葡萄糖载

10、体钠泵 毛细血管2、蛋白质 氨基酸 氨基酸载体钠泵 毛细血管3、脂肪 微胶粒 主 动 毛细血管 乳糜微粒 淋巴管,脂肪,甘油、脂肪酸、 甘油一酯 胆盐,微胶粒,胆盐,(四)无机盐的吸收,1、钠的吸收2、铁的吸收3、钙的吸收,(五)水的吸收,(五)维生素的吸收,第四节 消化器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一、神经调节,(一)消化器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1、外来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内在神经:壁内神经丛,1、外来神经及其作用,(1)交感神经 起自:T5L2的侧角 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NE 支配:唾液腺、胃、小肠、结肠、肝、胆、胰 作用:消化道平滑肌运动减弱,括约肌收缩; 消化腺

11、分泌减少;消化能力降低。,2、副交感神经,包括:迷走神经、盆神经、第、脑N的副交感纤维支配:1)迷走神经:食管下段、胃小肠、结肠右2/3,肝、胆胰。 2)盆神经:远端结肠和直肠, 3)第、脑N的副交感纤维:唾液腺递质:大多数释放Ach作用:消化道平滑肌运动增强,括约肌舒张; 消化腺分泌增加,消化能力加强;,2、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 指的是胃肠壁壁内的神经丛(壁内神经丛)。 黏膜下神经丛: 参与消化道腺体和内分泌细胞的分泌; 肌间神经丛:参与消化道运动的控制;,(二)消化器管的反射性调节,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食物入口,口舌咽感受器,中枢,消化液分泌胃容受性舒张,食物入胃

12、,胃粘膜感受器,胃运动增强消化液分泌,食物入小肠,小肠壁感受器,消化液分泌小肠运动增强,抑制胃运动,2、条件反射,食物的形象、气味进食的环境,与进食有关的语言,眼、耳、鼻感受器,消化道运动增加消化腺分泌增加,二、体液调节,(一)胃肠道激素: 定义:胃肠道粘膜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多种激素的总称。 生理作用: 调节消化道运动和消化腺分泌。 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 营养作用:促进消化道粘膜组织生长和促进代谢的作用。,1、促胃液素,迷走神经蛋白质分 解产物,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胃液、胰液、胆汁分泌,胃肠运动增强、胆囊收缩,促进消化道粘膜生长。, 胃窦、十二指肠粘膜的G细胞分泌,2、促胰液素, 小肠上部粘膜的S细胞分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