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278118 上传时间:2017-12-2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4层螺旋CT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64层螺旋CT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4层螺旋CT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4层螺旋CT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70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年12月第14卷第6期JPMI,December 2013,Vo114N0-6 磁共振等方法诊断4。子宫输卵管造影、官腔镜因注入造影 剂、膨宫增加宫腔压力,会使子宫憩室较实际有所增大,且不 能同时测量子宫憩室局部肌层厚度,子宫输卵管造影、官腔 镜、核磁共振等方法程序复杂并且费用高,超声检查重复性 好、无需特殊准备、操作简单、能明确诊断。经腹部超声不易 发现或不能清晰显示其内部特异性结构,常常造成漏诊,阴 道超声由于直接贴近子宫和宫颈,可以清楚显示子宫下段切 口情况是诊断切口瘢痕愈合情况的最简便、快捷、无创的方 法。本文14例均由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 子宫切口憩室

2、可引起经期延长、经期阴道流血、性交后 出血,甚至不孕、痛经等,还可引起子宫切VI瘢痕妊娠,若贸 然流产会导致不可控制的大出血,危及生命,后果极其严重, 所以子宫切口憩室的早期诊断相当重要,为临床对患者及早 进行有效的诊治并为患者的再生育、避孕提供相关依据,尽 量避免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14例均在剖宫产后4260 d诊断为子宫切口憩室, 我们认为产褥期常规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本病的早期发 现早期诊治有重要价值,并期望能深入研究病因,减少本病 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许海燕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诊断中的应用价 值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1966

3、2牛刚,罗璐,何科,等宫腹腔镜联合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 憩室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3):210 3Surapaneni K,Silberzweig JECesarean section scar diverticu lum:appearance on hysteroaslpingography Am J Roentgenol, 2008,190(4):870874 4吴钟瑜实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学天津:天津翻译出版公司, 2008:169 (收稿日期:20130808) 64层螺旋CT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金勤剑 曾少良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冠心病等疾 病的

4、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要降低该类疾病造成的病 死率和致残率。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关键_1。在 临床诊断方法上,选择性冠脉动脉造影术具有一定的创伤 性,对于检查者会造成一定的并发症。而且在对于冠心病患 者冠脉血管的痉挛与狭窄的鉴别上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提供 准确的诊疗。本文应用64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取得满意的 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2012年57例疑似冠心病于我院 进行临床诊断的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 性19例;年龄3579岁,平均(62-+9)岁;所有患者在1周内 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颈动脉插管(CAC)

5、检查,参 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无碘剂过敏史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 置,在初步临床诊断期间没有发现患者患有心肺及肝肾功能 不全情况。 12方法:57例接受冠心病诊断的患者在检查前先进行屏 气训练,使其能够适应检查的要求,在后续的检查中配合相 关医护人员的检查。对屏气训练后符合检查要求的患者采用 冠脉动脉造影和64层螺旋cT两种不同方式的检查同时汇 总检查的相关数据。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行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诊断标准:依据冠状动脉血管的痉挛判断标准。冠状 作者单位:516001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放射科 动脉出现一次性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6、性狭窄部位出现 一过性进一步狭窄或完全闭塞。硝酸盐类或钙拮抗剂类及 其他扩冠药物使上述狭窄或闭塞迅速消失或自行消失。符合 2个以上则为冠状动脉痉挛。 2结 果 通过对57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发现,采用64层螺旋CT 检查时冠状动脉图像优良,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的血管共有 423节段。其中正常的血管316段,轻度狭窄患者47段,中度 狭窄34段;重度狭窄患者26例,符合冠状动脉痉挛症状病 例87段;而与选择性冠脉动脉造影术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显 示血管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符合率以及冠 状动脉痉挛症状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64层螺旋CT与CAC评价冠状动脉血管的 痉挛与狭窄程

7、度比较 3讨 论 随着近年来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 人们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对冠心 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上,采用具有创伤性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 影术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要求,且诊断的准确率也有待提 高 。由于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不仅会对患者造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年12月第14卷第6期JPMI,December 2013Vo114No6 成创伤性损害,还会导致出现并发症等问题,尤其是老龄患 者的检查过程中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问题3。 分析57例检查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发现。采用64层螺 旋cT检查不仅图像清晰。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并发症等问题 不过该方法在检查过

8、程也发现图像的质量仍会对一定比例 血管产生影响而无法进行评估。选择性冠状动脉动脉造影的 检查方法容易发生并发症,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的检查更是 有着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在对于体质较差以及病情较为严重 的老年患者的检查过程中其检查并发症比64层螺旋cT检 查发生率高。因此,在给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时,采用64 层螺旋CT检查快速、安全,且准确性高,而且对于冠状动脉 血管的痉挛与狭窄的鉴别更符合诊断要求,有助于为临床诊 断治疗提供准确清晰的图像和相应的参考依据 7。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筛查上,采 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方法是临床诊断有效方法,其 有着安全、简便以及快速有效的检

9、查优势,且对冠心病患者 的痉挛与狭窄的鉴别上也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471 参考文献 1罗远健低剂量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效果 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35 2徐海龙,杨玉民,李洪臣,等64层螺旋cT动脉造影在冠心病 诊断中的价值及不足_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3):228 3何燕,杨文慧,魏云鸿,等64层螺旋CT和血清学标记物对冠 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诊断价值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15(2):213215 4刘艳霞,刘艳芹,朱殿春,等64排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 应用68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2):54615462 5

10、姜建威,王均干,常军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初探中国微 循环,2001,5(4):255256 6黄伟,王峻,暴洁,等稀释对比剂注射法在64层螺旋cT冠状 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3): 149151 7黄裕宏。杜国忠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影 响因素分析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2):8285 (收稿日期:2013-0808) 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评价 李永刚 膝关节损伤常见于体育运动中的接触性或非接触性损 伤。包括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肌腱断裂、膝关节韧 带损伤(两者常合并发生)等一系列膝关节的损伤疾病 。并 且

11、以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以运动员最为多见,受伤时 有时可听到韧带断裂的响声,很快便因剧烈疼痛而不能再继 续运动或工作,膝关节处出现肿胀、压痛与积液(血),膝部肌 肉痉挛,患者不敢活动膝部,膝关节处于强迫体位,或伸直, 或屈曲膝关节侧副韧带的断裂处有明显的压痛点。高处跌 落、车祸等直接暴力也可直接至韧带损伤或同时伴有骨折等 其他损伤。韧带损伤常常合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 像(MRI)在膝关节的损伤诊断上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本文 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3例膝关节 损伤患者进行相关性的核磁共振临床随访,探究MRI检查在 膝关节损伤中的实际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2、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 的73例(83膝)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12 65岁,平均(386)岁,男40例,女33例,所有患者中由于交 通原因致病的有27例,高空跌落的有21例,高空坠落物砸 伤的有15例,重物砸伤的有6例,其他的有4例。半月板损 伤为32膝,后交叉韧带损伤为21膝,侧副韧带损伤为15 作者单位:046200山西省襄垣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为5膝,骨质损伤为10膝。 12 MRI检查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扫描检查,患者采 取仰卧位,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15T超导核磁共振仪(Avan to)。使用柔线圈对患者膝关节进行相

13、关的检查。常规进行扫 描的基本序列为质子密度加权斜矢状位(沿前交叉韧带走 行),相当于自旋回波序列的rr2加权像,参数为TR 3 700 ms、 rrE 31 ms:斜矢状位r_加权像(位置直接拷贝质子密度加 权),参数为TR 500 ms、TE 11 ms;然后采集冠状位及横轴位 T,加权图像,参数为TR 4 3004 500 ms、TE 7275 ms。矢状 位及冠状位扫描层厚为3 mm,间隔为06 mm,横断位扫描层 厚为4 mm,间隔为08 mm。最终的MRI结果由不同医师采 用双盲法对检查图像进行独立的细致分析,意见一致直接出 具书面报告,意见不一致的经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得出MRI 扫描的书面报告结果。 13检查评定标准:以关节镜的诊断结果为标准,对进行 MRI扫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核磁共振的敏感性(即 患者中得出阳性检测的样本占患者总数的百分比)、准确性 (即检测结果的真实性)、特异性(即健康人中得出阴性检测 的样本占健康人总数的百分比)、假阳性率(指无病,但根据 筛检被判为有病的百分比)以及假阴性率(指实际有病,但根 据筛检试验被定为无病的百分比)上的诊断准确度,探究核 磁共振诊断结果是否可以作为膝关节损伤的实际病情诊断 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